進口葡萄酒市場在經歷了2013年短暫下滑后,2014年開始復蘇,我們當時結合各方數據和信息,判斷2015年進口葡萄酒市場將開啟一個分水嶺式的發展階段,而市場復蘇的跡象也隨后被敏銳的國內葡萄酒商迅速地察覺,于是2015年葡萄酒的進口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上半年進口量同比猛增40%以上,進口額增速也在30%以上,以這個速度,三年內市場規模就能翻倍。但是在我們研究了今年上半年市場內外的數據并分析了當下的市場形勢之后,我們發現了高速增長的數據背后,潛藏著不易被察覺的風險。
圖1:2014年葡萄酒進口量及其增速均開始回升
圖2:2015年上半年葡萄酒進口量同比增長43.6%
圖3:2015年上半年葡萄酒進口額同比增長30.7%
數據來源:國觀智庫
從數據上看,上半年進口的高速增長,背后其實伴隨著起泡酒的大幅下滑,散裝酒的異軍突起,以及葡萄酒進口均價的持續下滑,結合當前市場信息和宏觀形勢進行分析,這些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后事實上暗示著行業面臨的三大風險。
風險一:
起泡酒面臨瓶頸,增長受阻
過去幾年,尤其是2014年,起泡酒進口增長迅猛,市場份額較2011年翻了3倍多,年均增長近45%,而今年二季度開始,起泡酒的進口增長出現了斷崖式下滑,2015年上半年,中國起泡酒進口量2.46億升,同比增長已經下滑至5.14%。事實上,今年二季度起泡酒的進口量增速已經轉為負增長,同比減少4.7%
市場總會有跟風現象的出現,當大家看到起泡酒成為新增長點之后,難免蜂擁而至,起泡酒這樣一個相對較小的市場,而且消費主要集中在北上廣——三地的市場占比高達83.5%,消費很快就達到階段性的飽和,增長減緩十分正常,但值得注意的是,起泡酒的價格持續下滑。
到今年上半年,起泡酒的進口均價第一次跌到瓶裝酒均價之下,可想而知,廉價起泡酒是過去起泡酒增長的主要動力,而這部分廉價起泡酒基本都是人工加氣酒,保質期不到一年,大量廉價起泡酒的進口如果不能在一年內消化,將面臨過期風險,因此在這部分庫存被市場消化之前,起泡酒商家不會貿然進貨。另外,本身利潤較薄的廉價起泡酒在價格下滑的趨勢下,也面臨虧損的壓力。
因此,總體來看,今年下半年起泡酒市場難以有起色,未來起泡酒是否能恢復高增長的勢頭,主要取決于新區域市場的開拓,同時這一輪增速回落之后,今后市場上自然發酵的起泡酒將逐漸成為主流。
圖4:起泡酒價格下滑幅度遠高于其他類葡萄酒
數據來源:國觀智庫
風險二:
警惕惡性競爭和庫存積壓
散裝酒的市場份額近幾年來不斷被瓶裝酒和起泡酒擠壓,而這本屬于消費市場升級帶來的健康趨勢,卻在今年被打亂,從二季度開始,散裝酒異軍突起,同比增長197%,環比增長130%;整個上半年進口量也同比增長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