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散裝酒二季度進口量同比增長接近200%
數據來源:國觀智庫
事實上,散裝酒的突然增長同起泡酒的情況極其相似,當大家發現起泡酒火起來時,大量廉價的人工加氣酒就進入了;同樣的,當大家看到葡萄酒市場火起來時,大量的廉價葡萄酒就開始進入了,這個廉價的葡萄酒就是散裝進口酒。
因此,整個進口葡萄酒市場也面臨類似起泡酒市場的問題,市場的趨勢是產品逐步升級,價格逐步大眾化,性價比高的瓶裝酒將會成為消費主流,而在這樣的趨勢下,散裝酒的大幅引進,擠壓瓶裝酒市場,必將帶來價格戰甚至惡性競爭,商家利潤將會下滑,如果市場消化速度不夠,也可能還會面臨庫存積壓問題。
風險三:
成本上升,利潤下滑
雖然葡萄酒市場的價格一路下行,但未來進口成本未必會降低。這一點是基于宏觀數據信息的分析,未來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人民幣匯率可能還會進一步貶值。
圖6:8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了近5%
數據來源:Oanda; 國觀智庫
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包括:
(1)出口壓力巨大,今年3月份,我國經常項目就已經出現逆差,并帶來國內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而經濟改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短期內經濟面臨嚴重的壓力需要人民幣貶值來挽救。
(2)中國的外匯儲備,表面上看規模很大,但由于中國央行拿外儲購買了大量日元、歐元等非美元債券,這些國家貨幣大貶已經導致中國外儲出現巨大損失。而且前段時間人民幣大貶、資金外流等已經消耗了很多外匯儲備,外儲不足將使人民幣喪失幣值穩定的基礎。
顯然,人民幣貶值會增加進口葡萄酒的進口成本,但市場的價格卻有一定剛性,降價容易漲價難,市場習慣了低價之后,漲價勢必會嚴重打擊需求,因此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成本上升,很難通過漲價轉嫁給消費者,未來主要還得由商家自己消化。
以上這三大風險都隱藏在整體高速增長的數字背后,不易發現,而如果繼續發展下去,進口葡萄酒市場的復蘇勢必會走許多彎路。國觀智庫基于其數據研究,將這些風險揭示出來,以警示廣大商家采取措施。最后,我們就上述風險,基于我們的研究,簡單分享一些可供參考的對策。
對策一:
針對起泡酒市場的下滑,未來需要開拓新的消費區域。
北上廣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但其他地區幾乎空白,尋找黑馬市場將是起泡酒逆轉的關鍵。例如四川市場,國觀智庫數據顯示,四川省起泡酒進口量2014年同比增長14倍以上,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200多倍,即使是二季度全國起泡酒進口量負增長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也逆勢增長10倍多。
對策二:
市場逐漸成熟的趨勢下,應重視以質量為基礎的品牌塑造
散裝酒的徒增是暫時的,散裝酒的發展也僅限于不成熟的市場區域,中長期而言,市場的方向一定是更加重視酒的質量,有質量有品牌的酒受歡迎,但價格相對透明,利潤空間較小,而有質量無品牌的酒,才是價值洼地,以質量為基礎的品牌塑造就是挖掘價值的過程。
對策三:
成本如果升高,應主攻高性價比的中端和中低端酒
成本的上升,受影響最大的其實是低端酒,不論提價還是不提價,都會受到損失。想反性價比高的中端和中低端酒有質量和需求的支持,相比低端酒,既有提價空間,也能承受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