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河酒曾經是中國白酒市場的一顆明星。然而今年以來,瀏陽河酒業先是終止“借殼”大元股份,轉而與皇臺酒業傳出“緋聞”。此外,近期皇臺酒業官司纏身,瀏陽河又被曝“資金鏈面臨斷裂”,都讓其上市前景蒙上陰影。記者在對這家企業進行深入調查時更是發現,其相關預案中提及的幾家供貨商目前并未向其供貨,那么,這家企業一路擴張壯大的背后,有哪些資本的身影和運行軌跡?其業績下滑的背后原因何在?對其上市前景又會有什么影響?
上市迷局·業績
瀏陽河業績大幅縮水或受大股東“多元化”拖累
梳理瀏陽河酒的發展不難發現,其“沒落”既有脫離五糧液貼牌的外因,也有自身產品定位“搖擺”、內部管理混亂等多重內因。
另外,與湖南瀏陽河酒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瀏陽河酒業)大股東轉求多元化發展也不無關聯。瀏陽河酒業坦承,巔峰期后,“由于股東多元化投資、內部管理更新跟進不及時、資金短缺等問題制約了瀏陽河酒的發展。”
目前,瀏陽河已逐步從一、二線城市撤退。記者近日走訪成都市區多個大型連鎖超市、酒類直營店以及煙酒商發現,已難覓瀏陽河酒的蹤影。對此,瀏陽河酒業西南大區總監劉朝陽表示,西南市場戰略布局已經轉移到三四線城市。
被迫轉戰三四線市場?
曾經家喻戶曉的瀏陽河酒,當前其市場銷售情況如何呢?記者近日對成都市場進行了走訪調查。
“瀏陽河?已經很久沒賣了,銷量不好,早就給退回去了。”成都紅旗連鎖肖家河店一位銷售人員如此表示。
成都沃爾瑪亞太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則表示,“瀏陽河2008、2009年都有在賣,之后就沒了”。而問及原因,該工作人員稱,“瀏陽河自己沒請促銷,銷量不太好。根據商場規定,單品一年沒賣到2萬,就將自動縮檔,縮檔后該產品就無法進入超市,只有廠家自己掏錢重新建檔,才能進來。”
隨后,記者又連續走訪了多家大型連鎖超市和酒類專賣店,都難覓瀏陽河身影。銷售員幾乎都一致稱,“沒賣過,也沒有人問”。
四川最大的酒類連鎖超市1919,也表示未銷售瀏陽河酒。1919董事長楊陵江稱,瀏陽河屬全國三四線產品,而1919一般只關注本地酒和全國一二線產品。
對于成都市場鮮見瀏陽河酒,5月30日,瀏陽河酒西南大區總監劉朝陽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西南大區市場已經轉向三四線的地級市和縣城”。
緣何撤離,劉朝陽給出了他的說法,“成都市場競爭激烈,且主打高端白酒,如茅臺、五糧液”,瀏陽河屬中低檔白酒,市場布局向三四線轉移,相對能保持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幾年市場高端酒快速增長時,瀏陽河酒也一度希冀轉向高端市場。
《2012-2016年中國白酒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在瀏陽河酒發展的巔峰期,2007年左右,其開始推出青花瓷系列、年份酒系列,意在突破低檔酒產品的形象,但實際銷售效果并不好。而在規劃生產基地時,瀏陽河也計劃主要生產中高端酒。
2012年初,瀏陽河酒業一位高管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鑒于中高端市場的前景和附加值,新瀏陽河在維持中低檔酒原有銷售額度的同時,將把開發年份酒市場作為瀏陽河酒的營銷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