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間,貴州茅臺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95.76億,同比增長20.76%;實現凈利潤359.8億,同比增長20.76%。
在高基數背景下,貴州茅臺營收、凈利潤均實現20%以上同比增幅,勢必為全年15%增長目標完成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將提振整個白酒行業的發展信心。
而除了茅臺,汾酒、今世緣、金種子酒、順鑫農業和水井坊等白酒上市公司也于日前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財報或業績預告。
綜合來看,上述白酒上市公司業績穩健增長者有之,業績大幅下滑者有之,陷入虧損者有之,可謂是“冰火兩重天”。那么,這些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透漏了行業怎樣的發展現狀,同時行業又呈現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呢?
行業馬太效應加劇,酒企業績冰火兩重天
據佳釀網統計,上述6家發布財報或業績預告的白酒上市公司中,3家酒企營利實現較高增長,2家酒企陷入虧損,1家酒企業績大幅下滑。
茅臺之外,汾酒和今世緣同樣在今年上半年表現不俗。汾酒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收190.11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3.98%左右;預計實現凈利潤67.7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5.15%左右。凈利潤增幅明顯高于營收增幅,說明汾酒以青花汾酒等為代表的中高端產品在上半年保持了較快增長,從而提升了公司利潤。
今世緣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收、凈利潤分別為59.7 億左右和20.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也分別達到28.46%左右及26.7%左右。對于業績增長,今世緣在公告中表示,得益于公司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推動公司整體發展態勢向好。
而金種子酒和順鑫農業兩家白酒上市公司則均預告今年上半年虧損。其中,金種子酒預計虧損0.32-0.48億,去年同期虧損為0.55億,虧損有所收窄;順鑫農業則預計虧損0.55-1.1億,其上年同期盈利為3997.78萬。
對于虧損原因,金種子酒在公告中解釋為,公司在報告期內,中高端新產品尚在推廣培育中,低端產品銷售占比較大,利潤率較低;順鑫農業則在公告中將虧損原因歸咎為兩點,一是受公司房地產項目影響,二是公司生豬養殖與屠宰業務兩端承壓。
此外,作為另一家正式披露2023年半年報的白酒上市公司,水井坊的業績表現同樣難言樂觀,其營收和利潤雙雙呈現大幅下滑。數據顯示,水井坊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5.27億及2.03億,同比下降分別達到26.38%和45.15%。
窺一斑而知全豹。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面對同樣的宏觀經濟環境壓力及消費下行影響下,行業龍頭企業的競爭優勢正在進一步被放大,尤其頭部酒企在高基數背景下依然保持穩健增長,這從側面凸顯出白酒行業“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另一方面也表明,隨著行業馬太效應持續增強,一些區域中小型酒企甚至是三四線白酒上市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也將日趨加劇。畢竟,在白酒行業存量競爭時代,酒企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一場零和博弈,品牌力、品質力、市場執行力等方面強勢的酒企必然將獲取更多市場需求紅利,而在這些層面處于弱勢的酒企,生存空間自然也將被壓縮,甚至一些品牌未來被市場淘汰出局也在所難免。
兩大看點:行業老三或易主,百億軍團正擴容
事實上,透過上述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行業至少有兩大看點值得關注:其一,汾酒營收在今年能否反超洋河,重回“茅五汾”行業三甲之列;其二,哪家白酒上市公司在2023年營收將突破百億,躋身“白酒百億陣營”。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行業的“老三”之爭。在白酒“老三”位置上,洋河自2010年營收首次超越瀘州老窖進入白酒前三后,“茅五洋”格局一直持續到現在。
不過,目前來看,洋河這一地位已岌岌可危。一方面,洋河與汾酒的營收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二者在2018年營收差距高達149億,而到了2022年已縮小至38.9億,顯然洋河的領先優勢正在逐漸變弱;另一方面,洋河業績增速也低于汾酒,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洋河營收增速保持在15%左右,同期汾酒增速則均超過20%,此消彼長之下,為汾酒沖擊行業三甲提供了想象空間。
具體到今年上半年,汾酒預計以23.98%左右的同比增幅錄得營收190.11億元左右,這一營收規模已超過2022年洋河上半年189.08億營收水平。而結合2023年一季報來看,汾酒在今年1-3月實現營收為126.82億,這意味著其二季度營收在63.29億左右,同比增幅在32%左右(汾酒去年二季度營收為48億)?紤]到二季度是白酒消費淡季,疊加市場消費疲軟等大環境影響,汾酒能取得如此增幅,充分說明其強勁的品牌勢能正在加速釋放。
若按此增速,汾酒2023年20%左右的營收增長目標,即營收達到315億左右,必將超額完成。考慮到近期國家出臺多項恢復和擴大消費舉措,疊加下半年的白酒消費旺季,汾酒在這些利好因素推動下,2023年全年營收達到350億,甚至努努力營收站上400億臺階,也不是不可能。
反觀洋河,從2018年營收突破200億后,業績增速便明顯放緩,直到2022年才成功站上300億營收臺階。今年一季度其營收同比增長為15.51%,基本完成了公司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15%的目標任務。
目前,洋河尚未發布2023年上半年經營數據,其今年二季度能否延續一季度的增長勢頭,甚至二季度能否取得汾酒的30%左右增幅,這還都是未知之數。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今年上半年兩大名酒的業績,對于行業“老三”地位的爭奪將具有一定指向意義。
不少業界專家預測,若按汾酒目前增長速度,極有可能在今年,遲一點也將在明年營收上超過洋河,從而實現汾酒重歸行業三甲的發展目標。業界專家預測能否成為事實,未來二者的年度報表也將給出答案。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誰將成為“白酒百億俱樂部”的新成員。據佳釀網統計發現,目前白酒行業營收超過百億的酒企共計9家,其中8家營收在200億以上,僅有古井貢酒(2022年營收167.13億)營收在100-200億區間。那么,在整個白酒行業中,誰是下一個躋身“白酒百億陣營”的種子選手呢?
目前來看,在白酒上市公司中,今世緣最有希望在2023年營收突破百億。數據顯示,今世緣在2022年以23.09%的同比增幅錄得營收78.85億,顯然這一營收距離百億不在遙遠。尤其是今世緣2022年百元以上中高端產品銷售占比高達92.93%,其中特A+類產品營收51.97億,同比增長24.78%,這說明其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基本盤進一步穩固。
而今年以來,今世緣快速發展勢頭不減。據日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今世緣預計今年1-6月實現營業總收入為59.7億左右,同比增長28.46%左右。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今世緣只需要取得40多億營收,即可實現百億目標。同樣考慮到國家多項恢復和擴大消費舉措的驅動,疊加下半年白酒消費旺季,今世緣在今年實現百億營收目標幾乎沒有什么懸念。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雖然今世緣百億營收在望,但目前公司發展也存在一些短板。據2022年年報顯示,今世緣省外市場營收占比公司總營收僅為6.58%,相比2021年的7.01%更是不增反降。
若是拉長時間線來看,自2018年以來的近五年時間里,今世緣省外營收占比均在7%左右徘徊,可見盡管今世緣即將躋身“白酒百億俱樂部”,但從區域品牌成長為全國化品牌,今世緣仍有較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