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二月份我在上海確定看多白酒,我當時判斷去年8月茅臺價格會起來,實際上7月份就起來了。現在看多白酒毋庸置疑,很多人也開始加碼了,重要的是在看多的趨勢上,后面怎么判斷,這也是第一次在券商的會場上來說我的觀點,對高景氣下中國白酒行業的新思考,這一輪我把它概括成:價值彰顯,渠道重構,這也是解釋今年中報的核心詞。
我們看到這一輪貴州、四川產區,和其他產區的白酒的差距在拉大,這是很典型的現象,其實就是價值彰顯,渠道重構。
高景氣中國白酒將會發生哪新五大趨勢變化?
2016-2017年上半年,我多次用這12個字概括白酒行業:強回暖,高景氣,大單品,新零售。
強回暖說的是2017年,回暖的速度會超過大家的預期,中報來看也應驗了。
高景氣說的是未來3年的預期,2019年之前不會有問題。
大單品是指從廠家來看要強調大單品的作用、看大單品的貢獻。劍南春今年水晶劍南春能超過1萬噸,單品超過80億元,不僅僅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中大單品作用也很大。
新零售講的是渠道變革。比如茅臺銷售公司王崇林董事長要求,30%的飛天茅臺銷售要放到云商上,就是要線上線下融合,茅臺醬香酒公司董事長李明燦更在今年春季糖酒會上提出,得零售者得天下,零售業態的關注是下一輪渠道變革的核心。又如五糧液李曙光董事長也提到五糧液推進“百城千縣萬店”工程。
“強回暖,高景氣,大單品,新零售”這12個字是我過去的判斷的總結,站在現在的時點看未來,我提出高景氣中國白酒的新五大趨勢:
1、消費升級白酒業,白酒業升級消費
2、全國競爭區域化,區域競爭全國化
3、主流價格品牌化,主流品牌價格化
4、互聯網化渠道,渠道互聯網化
5、產業鏈資本化,資本化產業鏈
一、 消費升級白酒業,白酒業升級消費
第一個視角是消費視角,我最近在看經濟指標,這一輪經濟消費拉動占到45%,消費也是這一輪助推白酒的最重要的力量。AC尼爾森2016年《2016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預測報告》的主題詞是“品質”,追求高品質產品就是消費升級的核心特征。其實品質生活的核心就是追求高品質產品和高品質的服務,這是消費趨勢推動中國白酒的強回暖、高景氣。消費升級對白酒帶來的變化體現在:
1)高端白酒擴容,1000億元為期不遠
2)次高端白酒小基數高增速增長
3)100-300元/瓶的主流化和30-100元/瓶盒裝酒的萎縮。這一輪擴容最快的兩個價格帶是600以上的高端品和100-300大眾主流化產品。300-600的價格帶擴容速度反而沒有100-300價格帶快,低端盒裝酒30-100元的很難做。
4)光瓶酒的高端化,白玻汾、李渡高粱酒:低端盒裝萎縮,20-50元的光瓶酒高端化賣的很好,山西北京內蒙都不錯。
M2超發“財富效應”和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消費升級驅動力。白酒是個面子工程,另一方面高度關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能夠幫助消費升級、幫助白酒升級。
未來白酒主動消費升級的趨勢,主要包括品牌創新和品質創新。
品牌創新:白酒行業進入高景氣期,是廠家話語權較大,如果白酒進入低谷期,則是商家的話語權較大。2017年白酒業話語權重回廠家,酒業創新將從商業模式創新轉型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五糧液交杯牌、夢之藍手工班、青花郎都已經在行動。中國不缺低端酒,缺的是有品牌的有品質的酒。
品質創新:這幾年中國白酒的品質大幅度上升。中國酒業協議再定義“勾兌和勾調”、“年份酒各表”、“白酒酒莊酒”等正在再定義白酒品質;未來三年也是產區品牌崛起的時期,“仁懷醬香酒”、“邛崍酒莊酒”等產區品牌將把產區品質標準化。
二 、新競爭趨勢
1. 全國競爭區域化(全國性品牌未來的競爭趨勢)
今年很多廠家的動作都是不約而同的,華北華東市場成為競爭的主戰場,河南是很有趣的情況,省外第一銷量市場茅臺、五糧液、洋河、古井、水井坊等都是河南,劍南春是天津,國窖1573在河北。所以對于衡水老白干這個企業來說,我覺得最應該研究的不是怎么合并,是如何跟老窖、五糧液競爭,這就是全國競爭區域化的趨勢。
以高端為主的茅臺股份2017年醬香系列酒“井噴”,茅臺王子酒迎賓酒供不應求,以中端為主的洋河股份2017年夢之藍增速最高,五糧液系列酒啟動百億戰略,全國性一二線名酒廠將對三四線酒廠形成“天花板”。
2. 區域競爭全國化(三四線名酒面臨的壓力和天花板)
區域性三四線名酒,將面臨兩大“天花板”:1)向主流價格帶升級面臨“產品品牌力不足”,但是消費者升級的時候,是品牌轉移來實現,到了這個價值帶之后,到了120塊錢就選海之藍,所以小品牌向上產品升級還是有難度的。2)向區域外拓展面臨“市場費用空間不夠”,研究要先劃分區域性、全國性品牌,這一輪還是全國性品牌的機會比較大。100-300元/瓶價格區間將是全國性一二線名酒和區域性三四線名酒的膠著戰、持久戰、消耗戰,投入很大;區域性三四線名酒,最容易的增長方式在于“擠壓”更小的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