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酒熱已行至中場。2021年秋糖前后,業內發現:尋找醬酒產品的經銷商變少、市場場渠道開始賣不動了。當時,醬酒遇冷一度引起了部分人的恐慌,有悲觀的論調甚至認為醬酒直接不熱了。但之后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是醬酒賽道開始回歸理性,醬酒并未從行業頂流的位置退出,只是行業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進入到了“中場”階段。
那么,醬酒熱從前期到中場這一轉變到底是轉變在哪些方面?醬酒熱中場又有著怎樣的特征?將為業內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01、同醬酒熱前期相比,“中場”有何不同?
在茅臺的帶領下,前期的醬酒熱整體市場呈現出的“粗放式增長”,但醬酒行至中場后,最明顯的標志,就是“躺著都能賺錢”的時代過去了。對比前期,能發現醬酒熱中場有幾個主要不同:
1、外界資本“介入”的趨勢暫緩
自2021年秋糖前后醬酒遇冷,資本對醬酒的熱情便開始減弱,眾興菌業、吉宏股份等更是相繼“告別”醬酒賽道。這其實并不奇怪,業外資本涉足醬酒市場,帶著大量的資本財富涌入,其核心的因素是2016年以來“醬酒熱”帶來的爆發式增長,讓這些資本大鱷看到了商機。但現今醬酒熱到了中場階段,醬酒發展更理性,資本自然開始理性觀望。
2、醬酒品牌梯隊基本形成
初期的醬酒賽道雖然是遍地開花,但除卻茅臺引領在前,中小醬酒品牌在消費者中的聲量仍然太小。但隨著不斷發展,現今步入中期的醬酒賽道,已經開始形成了品牌梯隊。除了茅臺作為醬酒的老大依然領跑在前,郎酒、習酒、國臺、金沙、珍酒、釣魚臺等品牌也緊隨其后,醬酒品牌新秀金醬、肆拾酒坊、宋代官窖等也開始起勢。
3、中小型醬酒企業開始“夾縫求存”
相比走在前列的醬酒品牌,中小型醬酒企業或將開始“夾縫求存”。曾品堂聯合創始人、勻酒銷售公司董事長張國朝公開指出:做低價位的、尤其是開發性醬酒品牌可能會在2022年迎來市場大洗牌。部分企業可能會面臨即使拋貨,也面臨拋不動、消費者不愿喝的窘境。
02、醬酒熱中場有何特征?
醬酒熱步入中場后,不少業內人士、專家都對其有過深入的分析,從中也不難發現醬酒熱中場的幾大特征:
1、品牌競爭加劇
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成為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競爭。對于醬酒熱前期階段,有酒業人士曾公開指出:“可能所有的醬酒公司本身都沒有意識到醬酒能火的這么快,所以產能許多是準備不足的,這也是不斷提價的根本所在。目前的醬香酒不存在品牌之間競爭,主要敢于做三件事兒:瘋狂做廣告、瘋狂做市場,瘋狂去招商,就可以了!”
但現如今醬酒賽道回歸理性,“老三樣”可能不再行得通,業內已經有明顯的感知醬酒中場階段的競爭壓力,品牌之間的競爭不會再如初期一般和平。
2、“良幣”驅逐“劣幣”
自上半場開閘放水的大漫灌形態呈粗放式增長,無論優劣各自搶占市場先機,先“撈一波”的心態不在少數,也屬于產業發展初期現象之一,自然有不少“劣幣”摻和其中。
有專業人士就指出,隨著品牌熱的醬酒行業趨勢顯現,品類熱下“短期主義”、“投機主義”意識到之前操作的紅利消退,又不具備長線投入的準備,自然會在醬酒中場“有出”。市場固然會把機會留給秉持“長期主義”的醬酒品牌。換句話說,醬酒熱中場,“良幣”開始驅逐“劣幣”。
3、行業成熟度提升
如果說2021年下半年醬酒遇冷讓不少人擔心,那現今正式宣布進入醬酒熱中場階段,則讓不少業內人士安心:這代表著行業成熟度的提升。
酒業營銷專家指出,醬酒熱中場,行業幾個典型現象會出現,最典型的就是三個多元化:價格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口味多元化。醬香品類的擴容勢必催生品牌全價位布局,從單一團購渠道向多元化主渠道戰場擴容,以及酒企的差異化創新品類布局。醬酒行業將朝著愈發成熟、愈發理性發展。
03、醬酒熱中場有何趨勢?
海納機構創始人、總經理呂咸遜認為,醬酒熱的“前場”基本上是盲目熱、魚龍混雜的熱,片面的認為只要是醬酒、只要是茅臺鎮釀造的就好。正如2015-2016年的進口葡萄酒,只要是進口的、只要是法國的就好。這種無秩序、不合邏輯的“熱”是對醬酒、對白酒行業的危害。而目前醬酒熱已經進入“中場”,且具備四大趨勢:
一是從“米清濃醬”的白酒香型進化中,消費者的口味逐漸從低風味向高風味發展,從輕口感向重口感轉變。
二是醬酒是中國白酒消費新潮流,將從醬酒全國化到全國醬酒化。
三是醬酒高端化到大眾醬酒化,隨著醬酒品牌不斷培育市場,醬酒將逐漸發展成為主流香型。
四是醬酒品類熱到品牌醬酒熱,理性發展階段,品牌才是決勝的關鍵,而建立在醬酒釀造、營銷能力建設等因素之上的品牌打造,也非一日之功。(原標題:都在說的醬酒熱中場,究竟有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