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上半年的報表已悉數披露完畢了,不出意料,茅臺、五糧液、洋河總利潤蟬聯三甲,從二級市場市值來看,當前茅臺市值2700億,五糧液和洋河各自950億上下,排第四的瀘州老窖是340億,其他酒企均為200億以下。
可能直觀的感受是,各大品牌差距不會像市值差距那么明顯,但是我相信市值多少也能反映市場對于公司的成長前景的預期。茅老五作為老牌名酒,市場向來都極度看好,即便是禁止三公消費這么嚴峻的形勢下,茅老五的市值仍然遙遙領先于其他中小型上市酒企。
18家上市白酒企業半年報數據顯示,全行業上半年共實現銷售收入572.79億元,凈利潤總額175.25億元(不含順鑫農業)。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前三強營收、凈利潤分別占全行業比例64%和82%(未單獨公布不含順鑫農業)。
3家龍頭占據全行業80%以上的凈利潤,形成完全的寡頭壟斷,你告訴我走量營銷怎么玩?不走高端路線,一瓶白酒幾塊錢的利潤 ,還有巨大的庫存壓力,茅臺酒一瓶有接近50%的利潤率,這個是凈利潤,是扣除了稅費、生產成本、人工成本等因素之后算出來的值,這都沒法說了。
為什么即便大力打擊貪腐,茅臺依舊高價,還是這么多酒企要走高端路線?看看數據答案全部揭曉!你不走高端路線,拿什么跟人家拼?我們看到洋河是后起之秀(雖然這也是一家歷史悠久的酒廠),它是怎么做大做強的,兩點可以概括,首先是并購做大規模,旗下除了洋河還有雙溝品牌;其二就是高端品牌,和茅臺的定位不一樣,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的營銷做的很好,樹立了高端品的口碑。
洋河的經驗個人認為是值得中小型酒企學習的榜樣,包括新上市的江蘇酒企今世緣在這方面就有些類似,隱約中有當年洋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