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8月底,9家國內啤酒行業上市公司2015年中報盡出,再掀啤酒行業負增長討論及轉型思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2456.91萬千升,同比減少6.17%。這一現象意味著,自去年7月份開始,至今年上半年結束,國內啤酒行業的產量已經接連13個月出現下跌,為近二十年來前所未的有的持續負增長。
在此大背景下,華潤創業(00291.HK)旗下雪花啤酒上半年銷售量達到624.9萬千升,較去年同期下降0.8%;燕京啤酒(000729)報告期內實現銷售量297萬千升,同比下降3.58%;而青島啤酒(600600)發布報告稱,公司上半年累計實現啤酒銷量491.8萬千升,報告期內啤酒銷量下降,使得營收減少。
隨著2014年終結中國啤酒業連續24年的增長,2015年變成中國啤酒行業發展的重要時期,被認為走到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關鍵路口。面對進口啤酒大幅度增長和國內啤酒增長方式轉變,半年報表再次提示,啤酒業面臨轉型。
企業表現乏力
華潤創業2015年中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潤創業營業額946.6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作為華潤創業最重要的業務板塊,華潤雪花啤酒業務營業額達196.09億港元,同比增長6.1%;凈利潤5.44億港元,同比增長30.5%。
雖然由于內地經濟放緩等因素導致啤酒行業銷量增長放緩,但華潤雪花似乎受到影響較小,其在內地的啤酒廠已經達到了95家,年產量超過兩千萬千升,今年一季度即顯示凈利潤大幅上漲。為此,華潤創業還發布公告稱,已經完成出售全部非啤酒業務,并將改名為華潤啤酒。
今年上半年,華潤雪花啤酒業務銷售量雖然下降,但通過完善產能布局,配以因地制宜的銷售策略,提升與當地分銷商的長期緊密關系,加強品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牌推廣,擴大市場覆蓋率,仍保持了營業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其整體銷量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展望未來,華潤雪花將致力精制酒推廣,通過內涵增長及收購,增加地區覆蓋范圍,確保市場領先地位。
同為一線啤酒巨頭的青島啤酒上半年實現營收160.67億元和凈利潤11.99億元,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經營效益雖略有下滑,但這與青島啤酒上半年公司積極推進并實施產品創新、供應鏈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差異化競爭戰略有重要關系。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青啤管理費用同比增加6.06%,主要系職工薪酬增加所致。
下半年,青島啤酒將繼續推進市級市場及大城市基地市場的建設,優化品牌結構、品種結構,加強高附加值產品銷售,拉動消費者需求,確保了高端產品增長和基地市場競爭優勢;持續創新營銷模式,圍繞新特產品加速布局市場網絡,轉變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模式,引領產品消費升級;積極調整投資方式,從“增量擴能”到“提質增效”,合理控制擴建投資項目進度。最后,青島啤酒將出售一個全資子公司的全部股權,預期為公司帶來約3億元的收益。
在兩大國內啤酒巨頭業績企穩的情況下,我們看到其他國內啤酒企業表現相對乏力,燕京啤酒上半年營收70.38億元,同比增長為-9.28%,凈利潤5.98億元,同比增長2.83%。珠江啤酒(002461)報告期為17.41億元,同比增長8.21%,凈利潤為0.38億元,同比增長27.81%;重慶啤酒(600132)營收16.83億元,同比增長9.6%,凈利潤0.82億元,同比減少23.05%。蘭州黃河(000929)上半年營收達到7.96億元,同比減少10.36%,凈利潤0.79億元,同比增長207.23%;啤酒花(600089)營收7.21億元,同比增長14.17%,凈利潤達到0.30億元,同比增長1.98%;惠泉啤酒(600573)營業收入為4.05億元,同比減少0.99%,凈利潤0.11億元,同增69.38%;西藏發展(000752)營業收入達到1.97億元,同比增長5.26%,凈利潤達到0.12億元,同比增長17.03%。
轉型勢在必行
如果中國啤酒業2014年產銷量出現了0.96%的降幅,尚不能讓啤酒企業完全覺醒,那么,國內9家啤酒企業今年的中報業績,則以慘烈的數據提醒,中國啤酒行業面臨除舊布新,亟需共創產業發展新模式,以此走出泥淖。
在世界經濟疲弱,國內宏觀經濟伴隨“三期疊加”陣痛,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和工業生產價格持續下降的背景下,白酒和葡萄酒行業銷量穩增、效益下滑,而啤酒行業則出現銷量下降、效益上升的趨勢,進入“負增長”階段。
對于“負增長”,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表示,主要原因是啤酒總體消費需求趨于飽和。與此同時,經濟增長換擋,“政令風暴”深化對消費市場的影響,白酒、葡萄酒和預調酒等其它酒種的低端產品大幅增長,對啤酒消費產生跨界影響,而啤酒產品相對低廉的售價和現有主要包裝形式,不利于日益增長的非現飲網絡化渠道,并且產生了一定沖突和渠道斷層等。
“負增長的出現并不意味著中國啤酒業從此步入下降通道。”何勇表示,未來三至五年,中國啤酒業的消費容量仍有增長的空間,但大幅增長或連續多年增長可能將不復存在,波段上行將成為主基調,這是中國啤酒業出現的新常態,也是中國啤酒業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由量變轉向質變必然經歷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中國啤酒行業理應加速轉型,比如說通過差異化產品、中高端啤酒產品以及更為細分市場特色產品的需求帶動增長,觸發并支撐啤酒行業的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和創新意識,通過調整和創新,使我國啤酒業從價值鏈和產業鏈的低端走向中高端,該創新并非單指產品創新,它涉及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創新等系統創新。
未來,中國啤酒業將迎來市場容量趨于飽和的轉型期,從勞動力驅動和投資驅動等傳統驅動力過渡到以創新為驅動力,啤酒企業進入一個新階段——從“二次創新”走向“原始創新”。一般而言,“原始創新”可遇而不可強求。但是,中國啤酒市場可以依賴具有中國元素的“原始微創新”,而這種“原始微創新”的累積效應,將為中國啤酒業持續發展提供創新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