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而言,中小啤酒企業的生存環境不容樂觀。地域性強是他們主要的特點,往往只在當地建廠,在當地占有較高市場份額,但在其他區域卻難見其身影。
中小啤酒企業要想占領市場,重點應落在立足自身資源,加強改革創新,尋求價值差異,學會適度營銷,更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一般來說,中小啤酒企業無法與大品牌形成有效競爭。如何創造新的利潤點,建立競爭壁壘,回避紅海,開辟藍海,創造有差異化的產品,成為企業需考慮的重點。因地域限制,這些企業應在本地區域大力推廣,并逐步滲透到競品市場區域。要與大品牌形成差異化,回避正面競爭,形成自己獨特市場氛圍和份額,不斷擠壓競品空間,產品才會在各大品牌中間游刃有余,保持持續的旺銷勢頭。但縱觀我國啤酒品牌,基本上都是走大眾化路線,缺乏細分市場,這對于中小啤酒企業發展來說是很大的欠缺。
中小啤酒企業無法匹及大企業的廣告宣傳、渠道建設和終端促銷的力度,只有充分體現其自身的零活性、針對性,針對不同區域市場、不同渠道特性、不同客戶需求量身定做,讓產品更加具備市場適應性,才能不斷提高目標消費群體的滿意度和區域市場競爭力。
“只有疲軟的產品,沒有疲軟的市場”。企業只有不斷去適應市場、引導市場、開發潛在的市場需求,才能占領市場一席之地。要學會借大勢,順應大的消費趨勢,注重消費者禮尚往來的消費習慣,借事營銷,如根據不同節日推出不同的主題產品,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更好培養消費者對于該品牌的消費習慣。
在當今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產品“銷售”開始轉向產品“營銷”。銷售追求的是把產品賣出去,營銷追求的是以何種方式把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推薦給消費者。因此,中小啤酒企業應深諳營銷之道,F在的營銷已不是單純的渠道為王或者決勝終端操作模式,而是立體化、多層次的整合營銷操作模式,加之新零售的興起,線上線下并行,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影響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當然,想要得到長足發展,除了所謂“攘外”,還須“安內”。很多中小啤酒企業大多是民營化家族企業或者集體性質企業,管理創新能力相對欠缺,而這種能力是一個企業做強做大的關鍵。很多企業正是因為沒把精力放在企業內部的精細化管理以及銷售流程化管理上,導致企業運營成本上升,沒有實時抓住消費升級趨勢進行產品結構升級,導致企業舉步維艱。
盡管我國啤酒行業有繼續集中的趨勢,但無論行業集中度有多高,仍然會有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如此看來,這個小小的空間愈發彌足珍貴,如何找準并搶占這個空間,成為當下中小啤酒企業必須修煉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