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自2012年以來,受政策影響驟然進入寒冬,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調整期。進入2016年,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漸顯成效,市場有回暖跡象,同過去相比,行業已經進入“新行業”階段。那么,“新行業”究竟會有怎樣的新變化和新趨勢呢?本文將從量橫盤、價提升、低增速、漸回暖四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量橫盤
自2012 年開始,受宏觀經濟和政策的影響,白酒行業已經由黃金十年的量價齊升轉向深度調整期。一方面沒有大的需求增長點作為支撐,另一方面全國大多數酒企近幾年正忙于去庫存。因此,當前中國白酒總產量和增幅有限,整個大盤已經處于橫盤狀態,行業已由擴容式增長轉向擠壓式增長階段。
由表一、表二可以看出:
一方面,白酒產量仍保持增長,但增速逐年放緩。2007-2011年,是白酒行業的產能狂飆期,白酒產量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但2012年以來白酒產能出現萎縮,2013-2016年,白酒產量基本都在個位數徘徊,其中2016年白酒產量1358.4萬千升,同比增長3.2%,增幅較低。
另一方面,2016年各月份白酒產量增幅有限。2016年12月白酒產量為145.1萬千升,同比增長5.7%。1-12月以來,每月增幅有限,同比增長率也在個位數徘徊。
二、價提升
2016年以來,白酒市場紛紛刮起了一股漲價風。不僅一線酒企的名牌白酒基本都已開啟了漲價模式,就連有些中端白酒也已經漲價或者是正在醞釀漲價。尤其是在國慶、中秋的時候,絕大部分的名酒都將價格調高了100到200元。節日過后,一線酒企們也不約而同的采取了停貨、控貨的方式來維持市場上的白酒價格,白酒全面提價已成趨勢。
遠景咨詢認為,中產崛起、消費升級、私人消費升溫等因素正逐步的填補政務消費留下的空缺,為高端酒復蘇提供了經濟基礎。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漸顯成效,市場開始回暖,高端白酒市場進入消費持續擴容階段,其中以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三大高端白酒最為典型。事實上,并不局限于高端市場,而是白酒市場上出現了整體性的消費升級。這一輪消費升級,名酒和次高端酒幾乎全部受益,只是增長的彈性和速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