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低增速
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后,整體發展速度都處于低增速狀態。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宏觀經濟低位運行,白酒消費量不在擴容;另一方面,白酒銷售增速始終走低,短期內難以實現上揚。宏觀經濟的低位運行和白酒銷售收入的低增速所形成的“雙低”態勢,必然決定了白酒行業發展的低增速趨勢。
1、宏觀經濟低位運行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自2011年起持續下滑,表現出了L 型形態。據相關機構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7%,短期內GDP增速下降是已經是必然的趨勢,預計2017年我國GDP增速可能跌至6.5%。另外,2016年1-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0%,始終保持在低位運行的狀態。因此,整體來說,當前中國經濟處于低位運行狀態,增速進入個位數增長。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低位運行,作為同宏觀經濟聯系較緊密的白酒行業必然也會受其影響,未來發展增速放低已經是必然的趨勢。
2、白酒銷售增速放低
自2012年深度調整期以來,白酒行業將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低增速的狀態,想要回歸到調整之前的全行業高速增長時代已經不可能。白酒銷售收入增長,但增速逐年走低。
由表四可以看出:
2007-2016年白酒行業銷售收入整體上保持增長,在2016年達到了6125億元。然而,對比歷史數據,近幾年銷售收入的增速明顯走低,基本上都保持在個位數增長,其中2016年的增速更是只有7.6%,與歷史上20%以上的增速相比差距較大。
四、漸回暖
當前,隨著名酒以及部分區域性酒企業績的反彈,“回暖”一詞似乎已成為白酒行業內的“關鍵詞”和“流行詞”。然而事實上,這種回暖的跡象只是在部分強勢酒企的顯現,更多的中小型白酒企業依然在市場上舉步維艱。
1、酒企庫存的逐漸消化
經過2012年以來的行業調整,白酒企業紛紛都在加大去庫存,尤其是對于渠道環節庫存的清理。到了2017年,可以說庫存大部分已經消化掉了。其中,一線名酒甚至預收賬款又開始破了前期的高位,說明渠道愿意加大打款進貨的力度了;同時很多酒企在銷售收入提升的前提下,愿意降低存貨周轉率來合理的提升存貨的比重,都說明對于庫存這一存量指標已經處于好轉的臨界點了。
2、酒企業績的分化回暖
從2016年多家白酒企業發布三季度報可以看出,基本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集體顯示白酒行業的回暖跡象。在行業分化式增長的前提下,具有競爭力的酒企正在迎來行業新常態下的增長時機。例如,五糧液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7.00億元,同比增長16.97%。洋河1—9月公司實現營146.67億元,同比增長7.36%。瀘州老窖前9個月實現凈利潤15.06億元,同比增長13.72%。汾酒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4.01億元,同比增長10.57%。沱牌舍得司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0.99億元,同比增長34.72%;今世緣1—9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同比增長7.77%。金徽酒1—9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6億元,同比增長12.66%?谧咏讶径葘崿F營業務收入 23.35億元,同比增長10.48%。老白干1-9月實現營業收入16.56億元,同比增長8.92%。
遠景咨詢認為,隨著高端白酒價值回歸和大眾消費升級的雙重疊加效應下,高端酒需求釋放,帶動了整個白酒行業業績的階段性回升,尤其是一線酒企和二線強勢酒企業的績穩步增長。同時,我們也需要理性看待這次行業回暖:一方面它不是行業全面回暖,而是行業分化回暖;另一方面它只是漸回暖,白酒市場全面回暖仍需時日。最后,此次漸回暖的開始,很可能是區域性小酒廠被洗牌的倒計時。
目前,中國酒業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整個產業的經營環境已經發生了新的改變,產能飽和、需求疲軟、增長放緩、利潤降低、競爭越來越激烈,各種營銷費用更是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