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瀘州老窖發布的一條提價通知在圈內流傳。按照行業漲價規律,每年春節后、中秋國慶前夕以及元旦前后,是各大酒企的集中漲價期。不過,目前距離中秋國慶雙節旺季僅月余,除了瀘州老窖宣布漲價,其它各大酒企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觀望,并沒有像往年一樣大張旗鼓地宣布漲價。
這種集體“失聲”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對此,佳釀網在市場一線進行了走訪調研。
漲不漲價,品牌說了不算
事實上,今年春節后,行業曾出現短暫的漲價潮,瀘州老窖、劍南春、珍酒、汾酒等酒企先后對旗下的一些產品進行了提價。不過,受制于經濟環境的不景氣,疊加消費市場萎靡不振,這輪漲價并未很好的傳導到消費端,因此漲價也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落地。
“今年春節白酒消費迎來了‘小陽春’,行業整體呈現向好發展態勢。基于此,不少廠家開啟了新一輪漲價,但春節后市場呈現消費疲軟之勢,導致本輪漲價未能很好的傳導到消費端,后續各大酒企對提價也就更加謹慎。”河南酒商張老板表示,產品價格本質上是酒企、經銷商與消費者等環節多方博弈的結果,雖然酒企掌握著定價的絕對主動權,但市場反饋才是調價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據瀘州·中國白酒商品批發價格指數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白酒月環比價格指數為99.98,下跌0.02%,其中名酒環比價格下跌0.03%。而到了8月上旬,這一價格指數雖然環比上漲0.06%達到100.06%,但名酒價格環比依舊下跌0.19%。顯然,名酒批價下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各大酒企在旺季來臨前提價的信心。
尤其是有高端白酒“硬通貨”之稱的飛天茅臺近期終端價格也呈現下降趨勢。據渠道調研反饋,飛天茅臺終端價格已從此前的3200元/瓶左右下降至目前的2900元/瓶左右。這從側面也說明,即便是中秋國慶雙節旺季臨近,白酒市場消費疲軟的現狀并未得到明顯改善,而各大酒企若此時逆勢提價,也難免淪為一紙空文。
庫存高企、價格倒掛是漲價的“攔路虎”
渠道庫存高企、價格普遍倒掛的現實情況,是目前各大酒企并未對產品價格“動刀”的另一大原因。據佳釀網統計,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在2022年總存貨達到1323.6億。中國酒業協會市場專業委員會近日公布的《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也顯示,較2022年同期相比,80%的白酒經銷商在2023年庫存嚴重積壓,同時今年1-5月,白酒市場價格倒掛問題最為嚴重,嚴峻程度超過現金流壓力和庫存壓力。
實際上,行業性去庫存和產品價格普遍倒掛等現實情況,也導致一些渠道終端遠離了白酒行業。今年以來,河南酒水市場出現了煙酒店關門潮,預計超過2萬家煙酒店倒閉關門,無疑說明了這一點。
在山東酒商王先生看來,相較于對產品提價,各大酒企加速去庫存及實現順價銷售,更具有現實意義。“2023年誰率先完成去庫存、實現順價銷售,誰就將未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握在了自己手中,對于廠家是如此,對于我們酒商而言亦是如此”。
近期,不少酒企對外宣稱,公司渠道庫存處于合理區間,且實現了順價銷售。不過,在佳釀網團隊調研市場時發現,現實情況與一些酒企的上述表述大相徑庭,不少行業頭部企業中高端產品的終端售價仍舊呈現不同程度價格倒掛,甚至不少產品與出廠價相比接近“腰斬”,特別是醬酒高端產品是價格倒掛的“重災區”。
對此,不少酒商也透露,目前庫存仍然過高,很多去年進的貨到現在都還沒有消化掉,不排除中秋國慶期間繼續低價拋貨,以便回籠資金維持公司正常經營。
眾所周知,各大酒企在往年之所以于旺季來臨前對產品漲價,動力源一方面來自于消費端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則得益于渠道對市場預期看好并大量囤貨。而現在消費端的需求不確定性越來越大,疊加渠道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等現實情況,導致上游廠家失去了旺季前漲價的市場基礎。
同時,在這種情況下,若逆勢提價也可能存在被渠道拋棄的風險。產品提價若不能傳導到消費端,直接蠶食的是經銷商隊伍的利潤,而經銷商打款進貨意愿必然不強烈,甚至因此也將遠離這些漲價酒企,畢竟在白酒行業最不稀缺的就是平替產品。
部分品牌“日子”還算滋潤,不打算提價
當前,行業頭部企業和區域強勢酒企的經營現狀較為穩健,這也導致對產品提價欲望相比往年并不十分強烈。
目前,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發布了2023年半年報或業績預告,財報顯示大多數酒企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收、凈利潤的雙位數增長。其中,茅臺、汾酒、今世緣、金徽酒等白酒上市公司的營收、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都超過了20%。
與此同時,這些酒企在直銷渠道的增幅也較為明顯,比如今年上半年,茅臺直銷渠道增速接近50%、金徽酒直銷收入(包含團購)同比增長也達到35%以上等。而直銷渠道的增量,一方面提高了各自酒企整體的毛利率,另一方面也促進企業實現了穩健增長。
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各大酒企無需像往年一樣,在中秋國慶旺季來臨前借助漲價增厚公司業績,以免透支公司后續提價空間和行業預期。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其中擴大服務消費與白酒行業直接相關,包括擴大餐飲服務消費、促進文娛體育會展消費等,均關聯白酒行業目前常見的消費場景以及消費定位,這對白酒消費增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反觀各大酒企在政策助力下,今年下半年能否順利完成去庫存、促動銷工作,減輕渠道壓力,并充分發揮旺季的市場優勢,保持業績穩健增長,無疑值得關注。不過,有一點可以預見,至少在2024年元旦以前,整個白酒行業大概率不會出現往年那樣的“漲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