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高速發展、中國經濟下行、限制三公消費、“酒駕”入刑、白酒消費斷層以及中國酒業自身的種種陋習,導致中國酒業集體陷入到一個恐慌、迷茫期,許多酒企以及經銷商難以取舍、定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與路徑,不知道前面的路是機會還是陷阱,徘徊、探索、嘗試等各類現象擁擠在中國白酒界。
在當前經濟大勢下的行業大勢,如何去把握未來白酒行業發展與趨勢?小編特意邀請了大商和行業專家分享了他們對 2016 年酒類行業大勢的觀點。
市場尚未回暖 渠道剩者為王
---- 廣州龍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溫文龍
經銷商仍將很困難
2013—2015 年是酒類經銷商調整、分化的三年。但是,對經銷商而言,無論是朝上游廠家品牌發展,還是朝下游零售終端發展,難度都比較大。這期間,小的經銷商已經基本退出了市場,甚至于一些曾經輝煌過的大商、超商也黯然失色、淡出市場來。
在目前宏觀經濟和市場經濟都不容樂觀情況下,我認為,2016 年酒類經銷商仍然會活得很艱辛。
首先從宏觀經濟而言,GDP 破7% 已成定局,由此,各行各業都將調整,酒類行業也不能例外。
其次從供需而言,酒類行業一方面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民間消費還未能完全彌補以前公務、政務消費的空檔,形成供需之間的嚴重不平衡。
第三從市場競爭層面而言,互聯網 + 的興起,也使經銷商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第四從市場價格層面而言,雖然 2015 年起,部分名酒有價格小幅上調動作,2016 年以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為代表的名酒有提價可能;但是名酒出廠價上漲,并不意味市場價格會隨之上漲,市場很有可能出現“廠家提價、市場平價”,畢竟在高端白酒主要依靠個人消費的情況下,白酒提價的基礎并不牢固。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因此,對經銷商而言最穩妥的辦法是生存下來熬過這個冬天,只要熬過去就有機會。
龍程將從三方面發力
2016 年,龍程會一手做精做細市場,一手深化和名酒企的戰略合作,以產生 1+1 > 2 的效果;同時還要持續關注電商以應對不斷變幻的市場。
作為以傳統渠道為主的公司,我們仍然會把精力放在商超、煙酒行等渠道,但是要進一步做精做細,讓我們在廣東省內的分銷渠道和終端網絡更加牢固、更加健康。
在營銷戰略上,我們也進行了調整,會進一步加大和名酒企的戰略合作,如進一步加大和五糧液、中糧酒業等廠家的合作力度,將綿柔尖莊、金蝴蝶葡萄酒等產品運作好。
雖然電商公布的銷售數據明確顯示出酒類電商對傳統渠道有一定沖擊,卻在酒類銷售占比中很小,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已,但是不可否認電商對傳統渠道價格沖擊較大;所以為了適應這種趨勢,廣州龍程酒業現在也開始發力電商,一方面是自營,另一方面是外包給京東、淘寶等第三方平臺,此外我們還將持續關注互聯網 + 對酒行業的沖擊。
高端白酒市場將持續集中
-----宇辰鼎豐貿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鑫
2016 年,茅臺仍會有小幅增長,五糧液有望趨穩,而國窖 1573 能否再次發力則主要取決于瀘州老窖的新政能否激活市場、重塑輝煌?偟恼f來,2016 年高端白酒將會呈現以下趨勢:
1、高端消費群體向高端商務人群集中。
雖然因限制“三公”消費,政務公費消費的情況減小,但隨著民間商務需求和高端需求的增加升級,主流高端名酒消費人群將出現持續集中趨勢,并將集中于日益擴大的中產階級中。
2、高端白酒價格向800-1000 元集中。
相對“黃金十年”對高端白酒的劃分,現在高端白酒整體的價格帶出現了下移動,能夠站穩 800 元價位段的品牌是屈指可數。而茅臺在這個梯隊中,顯然是領導者。隨著行業的調整,中國高端白酒的分水嶺已從千元以上下滑到800 元/500ml 價位段。
3、高端白酒品牌向全國一線名酒集中。
以前,各區域強勢品牌開發的高端產品,價格高于 1000 元 /500ml的很多,但是幾年調整下來,只有極少部分二線名酒的高端產品還勉強在 500-800 元 /500ml 價位段,并在普五與國窖 1573 的對標式擠壓中艱難存活。而站穩了 800 元 /500ml以上價位段的品牌,目前僅有茅臺。由此,以前高端市場各大品牌百花齊放的格局已被打破,并開始向一線全國性品牌集中。
4、高端酒禮品市場會更火。
高端白酒歷來就是禮品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隨著高端白酒的價格回調趨于理性,極大地刺激了其在禮品市場的份額。從廣東山姆商超系統反饋的數據可知,當下珍藏級茅臺禮盒裝(425ml×4 瓶裝)在大型商超的銷售勢頭極好,剛上市一個月就成為銷售量僅次于飛天茅臺的新秀。
連鎖專賣將出現 3大新趨勢
---- 黑格智業集團董事長 徐偉
“互聯網 +”成為連鎖大趨勢
更多的企業意識到了線上的好處,尤其是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客戶價值。基于國家政策驅動、互聯網生活方式的成型和未來的消費主力的消費方式等影響,“互聯網 +”在特許加盟各行業均有運用。據調查顯示,已有 97% 的百強企業開始發展 O2O 業務, 60%的企業選擇自建網絡平臺開展網上業務,近 25% 的企業選擇自建平臺與入駐第三方平臺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網上業務,還有 40% 的企業開通了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業務,而純線下的連鎖模式項目已然沒有了。所以,還不考慮與網絡結合連鎖項 目,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四線城市成為連鎖投資熱點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新發布的“2015 年度行業發展狀況調查”統計顯示,2015 年中國特許連鎖100 強企業在開店區域的選擇上,四線城市開始備受關注。在酒類行業實際情況是各個連鎖企業在選擇加盟商時,更多傾向于三四線城市。
首先,一二線城市品牌布局較早,市場已經成熟了,且競爭激烈、賺錢很難,所以傾向于轉戰四線城市。其次,三四線城市特別是四線城市發展空間大,盈利更容易,能大幅縮短回報期。再次,現在已經明確將重點放在四線城市的行業有超市、干洗、飾品專賣、快餐、汽車后市場等,這些都是民生結合度較高的行業,投資環境已經形成。最后,現在房租、人力成本依然是加盟者發展的瓶頸,據不完全統計,僅房租一項成本支出,同樣面積的同個品類門店,房租支出相差1 倍以上,由此相比一二線城市,四線城市在此方面的投資壓力相對較小。
省級連鎖品牌社區便利店更具成長性
黑格咨詢研究闡述的“未來商店”模式在未來會以幾何級的速度在全國高速成長,未來全國范圍和以省為單位的范圍內會有多家“品牌連鎖的社區便利店”品牌修成正果。但是礙于中國廣泛的疆土面積,在零售連鎖品牌化的過程中,省級區域內連鎖品牌化會崛起速度更快,全國性的連鎖便利店品牌會滯后于省級區域品牌;換言之,以省為單位的“連鎖品牌社區便利店”在短期內會更具成長性。
事實上各個省份的連鎖品牌便利店目前初具規模的案例已經不少。例如四川的紅旗連鎖、舞東風、老鄰居,河北的國大 36524、天元便利店,河南的正道、丹尼斯、胖東來、左右間等品牌都已經在高速崛起中,其開店規模多的已經過2000 家了,并且他們的普遍思路都接近或者朝著“未來商店”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