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酒企加速海外布局
今年,尤其是白酒生產企業,將會更多的走出國門,并購葡萄酒莊以及并購多酒種。多酒種融合成趨勢。法國、澳大利亞、美國會成為走出國門的首選國。意大利、西班牙、智利、阿根廷、南非等也會有更多中國酒企攜資本而來。走出去,意在消化國內過剩產能,分擔單一酒種經營風險。
2、酒業并購全面開花,尤其是地方強勢品牌的重組
去年,酒業并購多集中在酒類流通領域,酒類生產企業的并購并沒有大規模出現。今年,隨著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地方強勢品牌將出現多起重組,酒業并購真正進入快速通道。
3、進口啤酒加大進口力度
進口啤酒在2015年創下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長。這樣的增速在今年依然會繼續。中國酒業并購圈獲悉,不少終端連鎖便利店今年已加大進口啤酒采購,市場人士紛紛預測,今夏,一場國產和進口啤酒惡戰在所難免。
和進口葡萄酒搶占國內市場的最初戰略不同,據記者多方了解的消息是,此輪進口啤酒從進口到終端銷售鏈條縮短,采取了量大價跌的戰術。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進口啤酒的增長還有一定空間。但國產啤酒絕無被取代可能,進口啤酒以口味主打作為個性化產品出現,其市場容量有限,且新鮮度不占優。目前,國產啤酒企業無論從裝備制造還是生產水平,均不亞于進口啤酒。
4、高端白酒提價卷土重來
酒業調整最大的贏家是品牌企業。在大眾消費時代,激烈競爭下成本相應增加,行業洗牌提供產業集中度不僅讓品牌企業通過并購獲得更大市場份額,還擁有更多定價權,通過提價來消化增加的成本,保證日益下滑的利潤。
5、酒水O2O從提速到全面提升服務
酒水O2O在去年迎來了最紅火的一年:得到資本大面積和深度擁抱。但酒水O2O從融資跑馬圈地到提升服務,今年才是關鍵一年。投資需要回報。O2O的盈利能力待考,即時消費的配送速度只是體驗服務第一步,O2O需要全方位的服務提升。誰第一個重視消費者體驗成為吃螃蟹的酒水企業,誰就贏了未來。
6、中低端酒水快消化成普遍現象
記者走訪市場的結果是,在餐飲渠道和商超,中低端酒水的和陳列促銷越來越快消化。盡快熟悉快消打法和渠道,是中低端酒水的重要出路。
7、社區、微終端、自營酒水銷售成趨勢
多元化的新渠道不僅是原有傳統渠道的補充,有的甚至是顛覆。
8、白酒定制化成時尚
白酒定制,滿足的是部分人群需要,隨著消費升級,白酒定制成為細分市場和追逐時尚的先鋒。
9、酒水人才新老更迭加快,完成40歲新帥全面接替50后60后
既然創新是關鍵詞,那么,傳統的酒水企業尤其是白酒,黃酒,隨著50后大量退休和酒行業人才流失,更多年輕有為的人才會擔綱酒水行業的重要管理崗位,這也是中國酒業希望所在。
10、葡萄酒分化,極大的提高集中度
葡萄酒行業會有兩方面分化:在消費者主權時代,好的國產葡萄酒和進口葡萄酒將在口味和品牌認知下,呈現分化;在完全競爭市場和提供產業集中度的經濟規律下,眾多進口葡萄酒商會輪換、倒掉,國內大的葡萄酒進口商只剩下為數幾家,年內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