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5年,無論是白酒生產企業染指進口葡萄酒、上海灘上演的并購大戰、還是O2O和互聯網+的繼續發酵、網絡零售商大規模進入B2B領域、抑或是精品國產葡萄酒產區在海外酒展亮相、國內葡萄酒生產商和流通商收購海外上游,毫無疑問是充滿變動和極其躁動的一年,也必將是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成熟過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年。
站在2016年伊始,筆者根據多年身處海外上游生產環節和對國內一二線市場環節的了解,以一個多年葡萄酒商業領域從業者的角度,在此展望行業2016年的四大趨勢。
趨勢一:盤整期行業回升,葡萄酒消費市場容量持續增長
盡管中國葡萄酒消費量增長速度沒有進口數據的增長迅速(2015年11月,原瓶裝進口葡萄酒進口量增長超過40%),但中國市場容量在持續增長這是毫無疑問的。市場的充分競爭,促使產品以更高的性價比、更優質的服務、更便捷的方式到達更多的終端消費者。因此,筆者認為,在2016年,葡萄酒消費市場的容量將持續增加。
趨勢二:價格進一步去泡沫化,進一步趨近自由市場競爭水平
一線市場供大于求未有緩解,市場競爭甚至更趨激烈,行業盈利水平進一步趨近理性化和市場化水平。但二三線市場還尚未大規模啟動,大批傳統白酒和啤酒酒類流通商,受到傳統大酒種的市場需求下滑和葡萄酒消費市場的增長,更多傳統酒類大商將增加葡萄酒運營板塊。這就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方面會促進葡萄酒市場容量的增長,另一方面也會使原有非主流消費的二三線市場的“葡萄酒暴利時代”終結。
趨勢三:行業集中度和入行門檻將提升
盤整環境下的完全和充分的自由市場競爭,促使眾多商業模式簡單、低差異化、模式容易被復制的進口商和分銷商轉型、關門或轉行。更逼使戰略長期立足行業的酒企不得不更多走向并購、收購、重組以及登陸資本市場,建立更高的競爭優勢差異門檻,形成更大的不可復制性和不可替代性。2016年伊始,“聯想控股投資酒便利”是標志性事件。
趨勢四:市場格局將重構
行業消費模式和消費者主體的轉型,對從“海外供應商~進口商~分銷商~經銷商”整個價值鏈,從產品類型、渠道類型、市場類型,進行了顛覆式的影響。
在酒類這個傳統和古老的行業,針對葡萄酒這個在中國市場還顯年輕和新銳的酒種,在5~8年的行業盤整期,酒企只能用創新、突破、效率、模式、綜合管理,二次創業的心態來適應新的變化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