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一季度,洋河延續了此前的良性增長勢頭,進一步明確并鞏固了自己的行業新地位。洋河股份公布的201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59億元,同比增長10.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2.27億元,同比增長11.28%,通過這種兩位數的強有力增長,洋河穩穩占據著行業第一集團位置,特別是在凈利潤方面略超五糧液,使各界對洋河的發展潛力高度看好。
對此,熟悉洋河的人普遍有一種感覺,洋河之所以能夠改變行業格局,首先在于他們不斷改變自己,不斷尋求自我超越,把一個接一個的創新,累積成其今天地位與高度的基石。
而在第四屆中國白酒領袖峰會上,江蘇蘇酒集團董事局主席張雨柏則談到了自己的切身體會,白酒發展始終離不開傳承與創新,二者缺一不可,對于白酒行業是一個具有哲學意義的重要命題,“不傳承,就會亡于腳下;不創新,就會倒在路上。”
白酒堅守的本源是什么?
中國白酒傳承之悠久厚重,是世界上各種烈性酒所難以媲美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蒸餾酒,是釀造工藝最復雜的酒種,也是營養成分非常豐富的酒種,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
在張雨柏看來,這些都是白酒的競爭優勢,酒企必須將之保護好、繼承好。“但我們進一步去思考,白酒堅守工藝、堅守文化、堅守品質和品牌,在這其間是否有一種內在聯系?也就是中國白酒的堅守本源。”
張雨柏說,歷史推動著中國白酒不斷往前走,無論釀造工藝、產品質量還是文化內涵,其實都是日新月異,超越過往的。那么,白酒堅守的本源究竟是什么?
對這個問題,張雨柏曾經做過一番深刻思考,試圖追溯白酒堅守本源。“從4C的企業經營理論來看,提出顧客、成本、便利和溝通四個問題。其實這與白酒是相通的,任何改變和發展,都是圍繞著消費者需求,白酒行業所要真正堅守的,同樣是消費者需求,這才是我們堅守的本源。”
張雨柏具體分析說,首先,消費者需求是不斷變化的,隨著時代背景和市場環境變化,消費者對白酒的要求、訴求都有很大改變。“僅僅以商品品質作為自我要求,是不是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這值得酒業好好思考。”
同時,消費者需求往往是潛在性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能夠率先發現并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往往就能給企業帶來市場勝機。比如蘋果公司,就是一個挖掘甚至創造消費者潛在需求的“高手”。
張雨柏提出,對于今天的白酒企業,僅僅去做市場調研已經不夠了,而必須去對消費者進行跟蹤、洞察和體驗,找到其潛在需求。
顯然,消費者需求這種動態的、隱性的“堅守”對象,要求白酒行業為之加倍付出。張雨柏進而提出,怎么才能做到堅守消費者需求,關鍵是要有“工匠精神”。
今年春節前后由中國游客掀起的日本電器搶購熱潮,對張雨柏觸動很大。“為什么日本家用電器有這么大的吸引力,甚至很多產品賣斷了貨,我們的民族工業從此是不是應該獲得一些啟示?從企業角度來看待這個現象,其實就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發現和滿足所導致的一場市場大勝。”張雨柏分析認為,上述日本產品不僅是在原有基礎上做改進,而是對消費者需求做到更加極致化。比如適用于任何坐便器的馬桶蓋,吹頭發更具松軟柔順效果的電吹風,確實為消費者考慮到更多細節,也就是更精準把握了消費者需求。
“對于民族工業,對于中國白酒,接下來應該做這件事,用我們的工匠精神,去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張雨柏說,工匠精神如何實現?“我覺得第一個是精益求精,第二個是不惜代價,這是高度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一種基本方法和品格,第三個是持之以恒。”張雨柏認為,做到這三者,就稱得上“工匠精神”了,將使中國白酒更好地堅守本源,傳承發展。
白酒創新的核心是什么?
談及創新,洋河可算白酒行業的一個典范,無論當年的洋河藍色經典、綿柔型,還是近期的“微分子”、“洋河一號”,都堪稱開行業之先河。毫無疑問,洋河是一個極具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白酒企業,這與其在這一輪行業調整中的亮點表現存在哪些內在聯系呢?
張雨柏認為,對行業和企業的發展而言,創新確實非常重要,但對創新的理解和行動方面,不同企業之間往往差別很大,這就使得創新成效截然不同。比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比如尋找機遇和搶抓機遇,這是相當一部分酒企所關注的創新點。“從事實來看,這都是行之有效的發展途徑,解決一個問題點,就能給企業帶來一個增長點,抓住一個機遇點,更可能是一個爆發點。”
但張雨柏認為,以上兩種途徑或缺乏效率,或風險較大。人們能夠發現的問題,往往不是深層次問題,其帶來的增長也是有限的、短期的;在迷失方向下的機會,往往不是機會,甚至可能引發一場“災難”。
“白酒創新必須跟著時代走,必須從趨勢當中尋找創新。”張雨柏說,企業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最難戰勝的既不是對手,也不是自己,而是“趨勢”。在發展趨勢的潮流沖擊下,沒有哪個企業愿意逆勢而上,或者嘗試著去改變趨勢。而通過創新行為去順應趨勢,使企業更好地跟上趨勢步伐,往往就意味著發展。
在明確了創新的方向之后,張雨柏又提出酒企創新的三種具體路徑。
首先是科技創新,或者說是將傳統化的白酒產業,與現代科技進行創新結合,“其主旨首先要堅持白酒釀造傳統工藝的精華,但不能固步自封,要積極應用最尖端的科技,改良我們的工藝,提升我們的產品品質。”
其次是要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在張雨柏看來,現代工業走過了蒸汽機的1.0時代,流水線的2.0時代,自動化的3.0時代,現在已經進入智能化和互聯化的4.0時代。“以大數據、3D打印、云計算、社交圈組成的互聯網,正在改變我們的社會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張雨柏說,不論你是否喜歡,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它都撲面而來。錯過了互聯網,并不是錯過了一個時機,而是錯過了一個時代。錯過一個時機也許意味著落后一兩年,而錯過一個時代,則意味著落后別人一兩代,這是難以逆轉的差距。因為白酒創新必須與互聯網時代的大勢所趨相結合。
另外,張雨柏還很關注白酒企業在現代化管理方面的創新。中國白酒是傳統行業,白酒企業是傳統企業,而釀造白酒的工藝也是傳統工藝,那么傳統企業、傳統工藝,就應該用傳統方式管理嗎?“顯然不對。我們應該在傳統產業之內嫁接現代化管理機制,通過現代化的管理創新,才能成就一個與時俱進的現代化企業。”
從傳承與創新讀懂洋河
“獅羊文化”是洋河所獨有的一種企業文化,即像雄獅一樣撲向市場,戰勝對手,同時也要像羊一樣反哺社會、贏得尊重。而洋河的傳承與創新,同樣是互為一體,彼此依存的,既有獅子般的創新氣魄和勇氣,也有對堅守本源的綿綿傳承。這或許值得深度調整階段的白酒行業廣泛借鑒與思考。
洋河的創新行為,往往領先于行業。當大家都在談論白酒年輕化時,洋河已經簽下了人氣年輕偶像陳偉霆;當很多酒企嘗試著進入互聯網渠道時,洋河已經啟動了“百城萬家店”的線下網絡建設;當健康飲酒成為一種行業性訴求,洋河已經推出“微分子”酒,實現了健康訴求的產品化。
正如洋河當年推出藍色經典,倡導綿柔風味的時候,同樣因“超前”而引發質疑,但事實證明這種創新行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這正是張雨柏表述中所蘊含的一種哲理思想,創新的成功領先,離不開對傳統的堅守,從洋河藍色經典到“微分子”,不變的是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與滿足,是白酒“工匠精神”的一以貫之。
消費者的需求,是聯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是傳承與創新的結合點,是獅子與羊共用的“心臟”。
同樣,從盤中盤、深度分銷到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洋河始終跟隨著趨勢的腳步,從趨勢中獲得創新的活力和動力。
在中國白酒這樣一個極其特殊的行業中,要成為創新發展的贏家,應首先做一個合格、優秀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