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科普一下李德美老師,性別男,屬性資深葡萄酒釀酒顧問。十年間,李德美的名字被國內外葡萄酒界所認可,并成為國內酒莊酒品質的某種符號與象征。
2006年Jack Daniel威士忌釀酒師本杰明稱贊他是“中國最有潛力的釀酒師”并給予獎勵;2011年他所指導的寧夏賀蘭晴雪酒莊加貝蘭榮獲英國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賽最高大獎,也成就了這個中國精品小酒莊的傳奇;同年,倫敦《Wine intelligence》授予李德美“世界葡萄酒商業十佳人物”;2012年,他入選英國Decanter世界葡萄酒影響力名單。直到2013年,倫敦《The Drinks Business》稱其為“世界十大最有影響力的葡萄酒顧問”……
2015年又是李德美的豐收年,他所指導的中國酒莊在英國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賽與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賽上,摘得1金8銀4銅,共13個獎項。
各種牛光閃閃的耀眼背景,不必多說,大家也懂得,他不在江湖,江湖卻都是他的傳說。
采訪李德美老師之前,小編做了小范圍的社會調查,對象群體為90后,看他們對于“紅酒”的某些看法。
調查結果是“看臉的社會啊,像我們90后美女子要喝點紅酒,對皮膚好”、“待我功成明就,我會端起一杯紅酒”、“裝逼必備品,高逼格”、“今年還小,不到喝紅酒的年紀“等等。小編總結下來,寶寶們對紅酒幾乎“零認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專訪恰逢李德美老師打排球跟腱受傷后,正在進行治療康復訓練。
為此,大家切不可錯過此篇難得一見的小高端接地氣訪談。
Q1:您曾在法國學習過兩年葡萄酒相關專業,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李德美:最大的收獲不是學習到哪個關鍵技術要點,我覺得更多是得到一種理念的影響,并樹立起內在的自信。去法國學習之前,我已經大學畢業工作幾年,法國的學習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我之前,已經有一批去法國學習葡萄酒的先行者,因此除了學習傳統的葡萄酒栽培釀造技術以外,我也一直在尋找屬于自己學習的方向,一個新穎的促進葡萄酒行業領域發展的方向。
當帶著某個問題一直去思考的時候,冥冥中總會出現靈感的契機,我開始明確自己的葡萄酒理想——怎樣促進引導中國葡萄酒消費。再好的葡萄酒,最終還是要賣掉,有消費者來喝。這是我去法國學習至今,時刻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即怎樣促進和引導中國葡萄酒的消費。
Q2:自從進入葡萄酒行業,這么多年來有沒有很想感謝的人?
李德美:如果具體化到一個人身上,還真說不上來,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每個人給我影響的側重點都不同。至于酒,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機會嘗到,每逢年節,在老家山東吃飯,作為家里的“男丁”,長輩們通常會喊我過來陪客人喝點酒湊個熱鬧,在我們家,酒并不是一個禁忌。
第一次喝葡萄酒,是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對當時釀酒老師的仰慕,花了大半個月的生活費,買了一瓶葡萄酒,之前喝的都是勾兌的葡萄酒,這是第一次喝到真正用釀酒葡萄釀出來的葡萄酒,頓感又酸又澀,并不是很習慣。畢業之后,對自己今后就業的方向有點迷茫,適值1994年中國農學會成立了葡萄分會,我由葡萄開始接觸到了葡萄酒領域,也對葡萄酒行業開始產生興趣;蛟S離不開自己大學專業的相關性,加上后來機緣巧合有了去法國學習的機會,便更加明確自己要進入葡萄酒行業。
Q3:其實現在很多消費者對葡萄酒有不少誤區,您怎么看?
李德美:在中國人的餐飲習慣中,餐與酒是分開的,吃和喝總是分開,每個人喝酒的方式不一樣。有的人,就著一碟花生米、一盤咸菜也能喝到天黑,品出美味,他根本不會在乎盤子里、碟子里的裝的是什么。
消費者對葡萄酒認知的許多誤區要區分看待,不能全盤否定。的確如你所說,有人為了所謂的時髦,端著一杯紅酒,各種擺拍,可能算是一種“作秀”,但在我眼里也是一種好現象,即使“作秀”,他們舉起來的不是啤酒,也不是白酒,而是紅酒。只要中國人的餐桌上越來越多的出現紅酒,更多的中國人對紅酒感興趣,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欣慰。
Q4:這些年,您所指導的寧夏、新疆產區的酒莊,都有不小的成績。比如這兩年異軍突起的新疆中菲酒莊今年在國際頂級賽事上斬獲各種大獎,您選擇擔任其釀酒顧問的契機是什么?
李德美:可謂機緣巧合,我一直是新疆焉耆縣的葡萄酒產業顧問,中菲酒莊的投資人要在當地投資酒莊,作為當地政府釀酒顧問,自然就有許多機會與投資人溝通交流,逐漸彼此信任和尊重,我也相信今后的合作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Q5:目前,國內酒莊酒發展趨勢很好,您覺得中國能否誕生世界級的酒莊?
李德美:某種意義上,世界級酒莊的標準很模糊。葡萄酒講的是個性,如今中國葡萄酒最需要的是穩中求進,逐漸形成成熟飽滿的消費者市場,創建屬于自己的大時代,相信必然會誕生屬于我們自己的世界級酒莊。
Q6:這幾年,媒體經常曝光葡萄酒市場的混亂現狀,您覺得規范這種現象需要做什么?
李德美:與屢禁不止的食品安全問題,或是打擊盜版差不多,政府也應該參與規范,但重要的大前提是消費者具備一定的防范意識。
當消費者的要求還很低端時,制造商也樂于用低端的酒滿足市場,無需投入過多,便能獲得利潤,對于無良酒商而言,又何樂不為?只有當消費者提高消費水平,對葡萄酒的質量與口感提出質疑與要求時,必然會促使廠商拿出更好的技術,并最終提高葡萄酒市場的整體水平。
Q7:您能否能夠向我們90后推薦一款葡萄酒?
李德美:在我眼里,90后是個很可愛的群體,今后的葡萄酒市場80后和90后消費群體比例很大。葡萄酒本質上和90后很像,葡萄酒允許民主,90后不愿意委屈自己,敢于表達自我,如同選一款你們自己喜歡感興趣的品牌,沒必要為了面子和輿論去購買一款葡萄酒。
如果說,啤酒像我們的鐵瓷,那么白酒就是我們的家長,而紅酒就像我們自己,個性獨立。其實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讓葡萄酒融入到生活中,喝的時候心情愉悅,這就足夠了。只要是用心種的葡萄,認真釀的酒,盡管會風格迥異,但都會有消費者喜歡。我們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酒,就這么簡單。
我希望能夠推廣這樣一個概念,讓葡萄酒可以輕松地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
Q8:除了做酒莊釀酒顧問,與葡萄打交道,您還有什么其他興趣愛好?
李德美:以往的很多采訪,幾乎都在談論葡萄酒,這幾年對攝影很感興趣,每次旅行我都攜帶兩個包:一個相機包,一個行李包。畢竟葡萄酒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帶著相機去看看。
采訪花絮:
說了這么多,小編透露點花絮,李德美老師還是葡萄酒圈的“網紅”,微博坐擁26萬粉絲。詢問李老師平常是否在意掉粉現象,他“澀澀”地講,剛開始玩微博的時候,每天都在很用心的經營,也會在意。
如此耿直可愛的李老師,小編已被圈粉。各位還在等什么,快到李德美老師的碗里來,完美!
李德美簡歷
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副秘書長,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副秘書長。
現供職于北京農學院,講授葡萄酒相關課程,法國ESA大學客座教師。
曾擔任中法政府合作葡萄種植與釀酒示范農場首席釀酒師,目前擔任國內多家酒莊技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