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酒業同仁,您好!中國白酒業自2013年進入調整期,如果說2013-2014年是酒類流通環節的去庫存、2014-2015年是原酒釀造環節的去產能,那么2015-2016年很可能是產業鏈上的去主體(釀酒主體、賣酒主體),四五線酒廠和中小型酒商的數量將減少已經是業內的共識,這也是白酒業反彈的前提;越來越嚴峻的經濟形勢,越來越難找的銀行貸款,無異于雪上加霜;區域酒廠酒商如何渡過“寒冬”?產融互動很有可能是一個路徑,錢就是經濟寒冬的柴薪。新三板是中小企業的重要機會窗口,但白酒消費稅、商貿公司關聯交易是制約掛牌和市值的主要障礙;基于此,近日與申萬證券/安信證券、天職律師事務所(新三板最多)、大成律師事務所(中國最大)多次研討,已經對關鍵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案。18個月,新三板,您有興趣嗎?如有興趣請私信我。希望資本能助推更多的酒類企業發展!
一、區域酒廠酒商為什么需要新三板?
1、新三板可以幫助區域酒廠酒商實現融資
2013年限制三公消費以后,特別部分原酒企業和小型酒廠出現資金鏈困難,使得區域酒廠酒商銀行貸款困難
融資方式的三種情況:①導入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啟動新三板后,企業的經營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法務管理)規范化,投資人在市值洼地投資;②新三板掛牌后的定增或協議交易;③老股東的股權質押貸款
2、新三板可以鞏固酒廠酒商的區域王者地位
區域酒廠酒商往往是通過品牌忠誠度控制消費者或買店攔截手段控制終端,從而形成了區位集中領先優勢;但酒品消費的多元化(如進口啤酒、預調酒)和自主性(如自帶酒水)正在形成威脅
區域酒廠酒商可以“e+傳統渠道”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并通過新三板的資產證券化將創新市值化,以公信力加強終端和消費者的忠誠度
二、區域酒廠酒商如何更好更快新三板?
1、區域酒廠必須啟用或者注冊一家產品總經銷商貿企業,并且不能限制其代理其他酒品,消費稅帶來的稅賦過高是區域酒廠新三板的障礙:全額納稅則產品性價比沒有競爭力;部分避稅則經營收入流水做不起來
區域酒廠的流水相當于全部裝入了總經銷商貿企業,并且商貿公司沒有增加區域酒廠的稅收風險(但也沒有減少)
2、商貿企業的戰略定位和商業模式(海納機構服務了1919、華龍酒業、五州國酒行)
戰略定位:區域綜合酒品O2O連鎖體系
商業模式:①綜合酒水,為鎖定消費群體提供多品類的酒類、飲品,如白酒、紅酒、啤酒、保健酒、黃酒、飲料;②授權連鎖,以授權店的方式建立(準)連鎖體系直控終端;③O2O互聯網化,線上引流吸粉-線下體驗送貨-線上便捷支付的閉環直控用戶
市場前提:自帶酒水率越高越好,最好是不低于70%
3、商貿企業如果與區域酒廠實際控制人是一個,則需要依法公告并解決好關聯交易問題
會計師事務所界定區域酒廠與商貿企業的交易公式,嚴格控制區域酒廠的加價率、對比同行業的成本加價率,以解釋關聯交易
加大區域酒廠外產品的銷售貢獻率,降低交易的關聯度,最有效的是“剛需/低價/高頻”的飲品,如進口啤酒、飲料等
三、區域酒廠酒商如何提高新三板前后的市值?
1、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的“市場價格總值”的簡稱。市值管理,顧名思義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號,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以達到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的一種戰略管理行為。市值管理是推動上市公司實體經營與資本經營良性互動的重要手段。市值管理的核心是價值管理,是價值創造與股東價值實現;目標是追求可持續的上市公司市值最大化;其本質是一種長效的戰略管理機制。
2、酒類企業新三板市值提高的關鍵點
(1)傳統的一般是“市盈率=利潤*市盈率”,但如果能歸入戰略新興企業、互聯網化企業也可以參照“市值=銷售收入*市銷率”
酒仙網盡管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3月經營性活動產生凈現金流量分別為-1.458億元、-4.723億元和-724萬元,即在過去兩年酒仙網虧損超過6億元,但新三板市值65億元左右,京東凈利潤-7.8億元的時候市值更是高達398億元
(2)利潤屬于產業端,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產業布局、商業模式、核心競爭力、團隊打造、財物報表策略,華龍酒業2014年12月開始與海納機構合作,2015年7月啟動新三板,至11月市場估值已經是凈資產的4倍、A輪融資6000萬元,其亮點就在于“29分鐘送酒的O2O供應鏈連鎖”商業模式
(3)市盈率屬于資本端,主要影響因素是股東結構、主題管理、股市周期、4R管理(投資人、分析師、監管機構、媒體)
【以上商業邏輯和推進路徑已經過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