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輕工企業家高峰論壇暨輕工百強企業頒獎盛典”于2016年6月15日在北京召開。蘇酒集團董事局主席張雨柏出席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張雨柏: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企業家同仁大家上午好!當下中國,為什么倡導工匠精神,什么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如何體現工匠精神?很少有權威和全面的闡述。今天我以蘇酒集團的視角匯報一下,我們在工匠精神上所思所想所做所為,給大家一些參考,希望大家給予批評和指導。我今天發言的主題就是工匠精神是我們歷史性的戰略轉型。
首先我講,為什么要倡導工匠精神?
我們認為倡導工匠精神主要有三個理由。
第一個,2014年我在北京參加一個研究班,大家都是成功的企業家,如果我要問過去30年,你們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好多朋友講靠創新,還有人講靠技術,還有人講靠營銷,我認為所有人講的都是對的。
我們這群人是命運最好的一代人,改革開放30年帶動中國經濟蓬勃發展,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可以說到處是機會,遍地是黃金。以地產為代表的產業,都是100萬億計,一夜暴富。這個時候的中國企業,最大的任務應該不是堅守而是選擇。中國企業家機會多,選擇多,變化也會多,這樣就會浮躁,沒有人提倡所謂的工匠精神。
發達的經濟體恰恰相反,他們已經走過了高速發展的過程,無論是經濟和社會已經走向了穩定,所以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機會選擇,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唯一比拼的是工匠精神。最典型的就是德國和日本。當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實際上我們也面臨同樣的選擇,所以我們倡導工匠精神一定是歷史性的轉折。過去我們選擇工匠精神不一定是對的,不選擇工匠精神一定是不對的。
工匠精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補一降”是戰略性任務。
我們有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滿足需求,中國是制造業大國,現在產能過剩,要去產能,本輪問題是結構性問題。我們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這時候我們特別需要工匠精神的產品和服務。
第二個是更大的戰略目標就是創造需求。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有兩種主權,第一種主權叫消費者主權,就是消費者先有需求,生產者去滿足需求。第二種主權是生產者主權,生產者先生產出來,然后引導需求,德魯克講企業的本質,實際上是創造部分需求,需求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因為消費者不會告訴你自己不知道的需求,但是不知道不等于不存在。
最典型的案例實際上就是蘋果手機,在智能手機出來以前,我們所有人不知道,只知道手機是可以接通電話的,不知道手機還是手持電腦。所以我認為具有工匠精神的生產者是可以創造需求的。
第三個問題,一個工匠精神應該是品牌的最大的內容。大家知道華為手機,華為手機憑什么可以戰勝中國的國內品牌,甚至戰勝了三星、蘋果,成為中國市場的第一品牌。華為的工匠精神是其手機和所有產品的最大的亮點,選擇華為手機一定就是選擇華為的工匠精神。
時代變了,品牌最大的賣點是我們倡導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
第二個內容,工匠精神內涵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體現工匠精神?
下面我匯報一下蘇酒集團在企業戰略選擇以及戰略制定執行上是如何理解,如何選擇和如何踐行的。大家第一個印象可能是長篇大論說的很多,我們的發展戰略就是“五度五米,寬度一毫米,深度一千米,高度一萬米,長度萬萬米,溫度立方米。”
寬度一毫米是定位和選擇,工匠精神就講專注。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這就是工匠精神的專注。如果一個企業世世代代就做一件事情,就應該定位于專注,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一以貫之,毫不猶豫,絕不動搖。這是我們蘇酒集團跨度戰略的選擇,或者定為專業選擇就是做酒或者“酒業+”。
我們始終認為多就是少,少就是多,圍繞專注和精益,我們早在十多年前就剝離了玻璃廠、包裝材料廠、服務公司、所有的醫院,堅決不做房地產。我們企業酒的收入比例接近100%,在我們企業97%的車間主任中,老主任占80%以上,因為專注才是我們最大的立意。
第二深度一千米,僅僅有寬度,有專業,對工匠精神還是不夠的,把工作做到最好才像一名工匠,否則是一個沒有一技之長的笨蛋與傻瓜。我們深度戰略做最懂酒的人,做最會賣酒的人,做最會釀酒的人。
比如說酒行業里同行都知道,高端的低度酒是工藝難度最大的,也是成本最高的品種,好多人不太理解。但是我們是這個行業做低度酒最好的公司。
我們低度酒銷售總額占比達到89%,我們為了培養專業的品酒人員,實施了千人計劃,為了保護評酒人的味覺,我們要求評酒人,女孩子不能抹化妝品,為了訓練,每年消耗白酒的數量達到5-6噸。
有一部分還是我們買的其他品牌的酒,還有的是我們最珍貴的,珍藏在我們地下酒窖十幾年的原酒。我們不惜代價做工匠的培養,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組織的比賽中,前20名我們占了9名。
十二五期間我們技改投入花了90個億,打造成中國白酒行業規模產量最大的企業,我們有三個基地原酒生產達到16萬噸,都是目前白酒企業中最大的。
第三高度一萬米,體現工匠精神的堅守。你為什么站在萬米高峰,實際上為了看未來,看看有什么東西是永遠不變的東西,有什么東西是我們堅持不變的東西,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堅守。大家都知道,什么叫計劃,什么叫規劃,什么叫戰略,什么叫愿景,什么叫使命。相同的是對未來的展望,不同的是時間的維度不同。五年叫規劃,十年叫戰略,愛你叫愿景,一輩子是使命,我們堅守的不是計劃、規劃、戰略、愿景,真正的是使命。
我們堅守價值觀,以客為主,以人為本,以客戶為導向,我們要超預期的滿足客戶的需求,這是我們永遠的追求,是工匠精神的堅守。我們公司很多人說對傳統的東西要進行全面的繼承,要全面保持好,特別是工藝不能變,原料不能變,風格不能變,甚至所有的東西都不能變,這叫工匠。
這是工匠精神的堅守嗎?坦率來講應該叫保守,因為我們堅持的只是一種形式,不是本質,不是長遠。本質是消費者需求的滿足和創造,很多人講日本人很具有工匠精神,他們唯一不變的就是消費者需求的滿足和創造。
堅守和保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他們最大的相同就是長期的堅持,毫不動搖的固執,無論是堅守還是保守都是固執,固執這個東西有的時候是非常好的東西,有的時候也是非常壞的東西,因為明確方向的固執是幸福,迷失方向的固執一定是一場災難。
所以我覺得保守與堅守最大的不同,堅守是有高度的,是為本質而堅持,保守是沒有高度的,是為堅持而堅持,因為形式而堅持。所以我們倡導工匠精神一定是一個堅守的精神,而不是一個保守的精神。
在我們企業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我們剛開始做的時候,白酒行業的人都批評我們,酒怎么叫綿柔的,所有人都反對做綿柔,后來很多人都說綿柔是對的。之后所有的人既做綿柔又喊綿柔。因為綿柔的出現,有人把它定義成中國白酒的第三次技術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是1500年之前,第二次技術革命是800年前之前,第三次技術革命是2002年洋河綿柔。
第四長度萬萬米。我們講的是創新,企業最難掌握的目標不是做大,也不是做強,而是做巧。我們的理解就是時代,就是趨勢,就是創新。什么樣的人是最年輕的人?思想年輕的人永遠年輕。最難戰勝的是趨勢,順勢而為才能使企業真正達到目標,用創新的方式與時俱進,與世俱進就是我們的工匠精神。
我們只做酒和"酒業+",關鍵詞就是時代,時代的關鍵詞分解開就是酒+健康,酒+互聯網。我們在酒+健康上。酒+互聯網,我們已經構建了一個平臺,我們利用這個平臺不僅賣我們的商品,也可以賣其他的消費品。
第五溫度立方米,講的是熱情。前面我們講長、寬、高、深,實際上講的是一個立體,是一個立體理性的戰略角度。但是還需要一些感性和溫度,在立體的每一面加一點溫,讓工匠精神在每一個層面都有溫度,就是我們所講的熱愛。
中國的產業工人,幾乎沒有幾個人是工匠,工人和工匠精神最大的不同是態度,工匠有狂熱的喜愛,有自我驕傲,有品質的成功,有自我的尊嚴。我們的溫度就是點燃激情,重新打開中高速增長的通道。很多人到我們企業的第一個體驗。這是我們的五度五米,專注極致,堅守、創新、熱愛。這是我們蘇酒人的戰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