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澳(RIO)繼上半年出現頻繁“賣斷貨”后,首現庫存風波。百潤股份曾在今年10月發布201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修正后的預計業績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200%~230%,股東的凈利潤為67,114.53萬元~73,825.98萬元。
同時,百潤股份也給出修正的原因:基于長期發展規劃,2015年第三季度對品牌和渠道建設持續加大投入,但受宏觀經濟和前期渠道庫存結構影響,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并未達預期,所以對利潤影響較大,因此對原業績預告作出修正。
一直保持快速上升勢頭的銳澳,首次出現了庫存問題——有經銷商表示,廠家按照周轉金制度,持續向他們一批商強行壓貨。而在各種擦邊球產品的競爭之下,銳澳各渠道出現差異,銳澳的傳統渠道不好做,只見陳列,動銷不太好,傳統渠道經銷商月月壓貨。
一些白酒企業推出的雞尾酒產品面臨更為嚴峻的問題,譬如2015年上線的德古拉預調雞尾酒,據透露其銷售情況并不理想,著名葡萄酒專家李德美就表示,以白酒為基酒在現調雞尾酒領域中早有嘗試,如采用茅臺、五糧液等白酒調制的雞尾酒在酒吧中也都可以品嘗到,這與傳統的雞尾酒調制的風味口感差別較大,消費者還是普遍接受威士忌、伏特加等基酒調制的雞尾酒。另外,經過調制的中式預調酒與原本基酒的口感完全不同,白酒的消費人群可能對此種飲品并不感興趣。
細分產品,空間有限
實際上,作為細分品類出現的預調雞尾酒,其市場空間極為有限。業內人士認為,即便其每年都出現較高增長率,但是未來市場空間會集中于少數幾個品牌手中,而整個雞尾酒的市場占有率依然不會太高、無法與主流白酒相比。
2014年調查數據顯示,RIO是預調酒行業的龍頭老大,市場占有率在40%左右。加上百加得冰銳,兩大龍頭對預調酒的市場占有率約為60%~70%。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細分品類,預調酒雞尾酒產品價格定位較低,利潤偏少,其針對的消費群體也較為有限,這就造成了預調酒行業總體規模較小,容納不了太多企業,會誕生1~2家龍頭企業。由于產品具有互補性,預調酒雞尾酒寄生在大酒水企業或消費品企業下,成為品類補充的可能性較高。
有專家認為,預調酒行業在國內尚處于萌芽階段,很多企業都在往這個方向發展,但并沒有企業做出非常個性化的產品,盡管部分白酒巨頭占據了渠道、資金、團隊的優勢,但是,其未必能夠在預調雞尾酒方面大展宏圖。
“雞尾酒是一個小酒種,此前在酒吧受到年輕人的追捧。而銳澳則把雞尾酒從傳統的單一酒吧渠道推向大眾市場,由于特殊的口感,時尚靚麗的形象引起年輕人的關注。”智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惠認為,除了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外,雞尾酒有望覆蓋白酒行業尚未觸及的女性酒精消費群體。因為部分雞尾酒產品含有3%~10%的果汁,符合女性消費者口味。
根據調查,目前雖然雞尾酒市場增長迅速,但是其銷量僅占整個中國釀酒行業的0.12%。預測到2020年,我國預調酒銷售金額將達到百億級別,有望成為酒類飲品的一個重要品類。但即便如此,以目前白酒市場每年4000億~5000億級別的市場而論,百億級別依然只占據2%左右,還是屬于小眾品類。
業內人士認為,這并不說明預調雞尾酒就此止步。實際上,預調酒的發展趨勢說明了細分化時代、多元化時代的來臨,也就是說針對年輕人口味的酒品將會越來越多樣化,預調酒不會一枝獨秀。
研究者認為,自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由于以年輕人為中心的消費群體開始選擇向傳統和時尚創新分化,消費開始進入市場化、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傳統和時尚創新酒種逐漸擠壓其它酒種份額,其中,預調酒作為時尚創新酒種,其低酒精度、口味眾多、方便飲用的特性,成功吸引了以往飲酒量較少的年輕女性和剛開始接觸酒飲的適齡男性飲用,逐步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據調查,預調酒在日本市場頗受歡迎,日常飲用頻率極高。
對比日本消費市場,近30年國內酒品消費多元化的趨勢十分明顯:之前銷量占絕對優勢的啤酒消費占比大幅下降,從之前的66.45%降至31.44%;清酒從之前的23.12%降至7.41%;起泡酒和利口酒的消費占比,猛增到9.15%和23.12%。
業內認為,中國酒類市場的多元化也會越來越明顯,其背后是消費者需求細分化的結果,如果預調雞尾酒率先成為細分化時代的成功者,未來將會有更多其他品類的成功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