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2017年,中國白酒首次進入消費主權時代,中國白酒市場的競爭環境、競爭格局、競爭要素和競爭邏輯將發生顛覆性變化。
那么白酒消費將呈現哪些新特征?白酒市場將會出現哪些新趨勢?中國白酒企業下一步創新和轉型的方向在哪里?這些都值得轉型期的中國白酒企業思考。
判斷一個行業是否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產業經濟學原理上講,一個重要的經濟變量是消費環境是否發生根本性變化。從消費基礎、消費能力、消費意愿和消費文化看,中國白酒已經完全進入“消費者主權時代”,中國白酒市場將呈現兩大特征、三大趨勢、四大轉型方向。
白酒消費兩大特征
特征一:聚焦中產化。未來五年,中產階層的規模將大幅度提升,這為中國白酒消費提供了堅實基礎。
讓我們看一組來自高盛對中國2016年的人口統計數據。
根據國際通用標準,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時,中國將達到中產階級消費水平。從數據看,2016 年,除去老人、兒童,中國7.69億勞動人口中,都市白領占19%,都市藍領30.7%;兩者占據總勞動人口的49.7%;消費水平已經達到人均8000美元以上,而農民工階層未來收入也將大幅提升。另外,政府將釋放諸多政策紅利,助推中產階層規模壯大。
可以預測,未來5到10年,中國白酒消費聚焦中產化特征更加突出。具體表現在:
1、 茅臺具備1500元市場價位基礎,五糧液市場占位800—1000元。
2、 500--800元白酒市場增長空間巨大。增長基礎源于中國經濟結構性升級與高端商務消費理性回歸。
3、100—300元價位白酒市場將出現井噴式增長。
未來五年,一方面,中產階層消費將從80元左右價位持續升級到100元以上價位,另一方面高端商務消費將會出現大幅回暖。
特征二:消費者主權化。2017年中國白酒消費呈現出明顯消費主權化特征,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權和知情權。消費心態更加成熟、自信和理性,對產品追求更加彰顯個性、自我,更加強調健康、品質、體驗,對高性價產品有著自己的判斷,不再盲目信任廣告和營銷,喝酒和品質、喝酒喝健康成了新的利益點。
消費者主權化有兩大標志:一是消費升級:表現在市場上就是價格升級和品質升級。2016年出現的超值光瓶酒成了新亮點,把光瓶酒賣到每瓶30元、40元,就是消費者對品質升級主張的最好表達。
消費者主權時代白酒市場的三大趨勢
什么才是趨勢呢。準確地說,趨勢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前瞻性動向。從白酒發展的規律看,只有名酒引領的前瞻性創新,才具備成為趨勢的條件。未來五年中國白酒市場將會呈現三大戰略趨勢,并對企業產生深遠影響:
第一大趨勢:”品類戰略化“趨勢。
2017年開始,“品類戰略化”將成為包括名酒企業在內的所有白酒企業的集體戰略行動。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和劍南春、古井2016年不約而同地做了了三件大事:
一是加速區域全國化進程。
二是加速結構中低端進城。
三是競爭要素強化組織化。
未來五年,省級領頭羊、區域小而美企業的競爭戰略關鍵是品牌化加品類化的雙競爭戰略,品類戰略化將是未來白酒企業的戰略趨勢,白酒企業品類化課題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