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調整以來,不少原酒企業遭遇嚴峻考驗,一方面銷售量持續下滑,噸酒價格也持續下滑;另一方面,下游酒廠拖欠貨款嚴重,一些企業自上半年開始,主要精力就放到收款上了。這種情形之下,不少原酒廠被迫減產,甚至停產封窖,將工人放了長假。
不少投資機構認為,這是并購原酒廠的機會,開始多產區考察,接觸并購目標。特別是四川貴州兩地,因為具有明顯的源頭價值,不少原酒廠成為資本私募頻頻光顧的對象。但是,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在原酒廠的并購問題上,尚存在諸多障礙,比如,估值問題、經營者的心態問題、土地問題等等。一些前期到宜賓、瀘州、仁懷等地考察過的投資機構也證實了這種說法。
資產估值關
筆者聽說有原酒廠的經營者,希望把廠賣出去。找了各種關系,朋友、客戶、投資機構等等,都沒談成。原來,他以自己的產能折算成經營額,并以此為基礎,計算并購的價格。結果,他的心理價位高出投資機構估價近5倍,自然雙方談不下去了。因為沒有一個成熟的資產估值體系,并購雙方的議價變得困難而且效率較低。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原酒廠的資產估值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核心資產難以估值,如窖池(濃香)、原酒,除了硬資產,還有部分無形資產,也很難估價,如:品牌價值、制曲秘方、特殊工藝等等。在雙方議價過程中,往往會因為這些專業資產價值評估差異巨大而談不攏。
比如窖池是濃香酒釀造的核心,但窖池估值是難點中的難點。筆者向幾位業內人士打探,得到的答復也不盡相同。一位投資機構朋友的方案是,回溯歷史,主要考核三點:第一,以往三年的出酒率和出酒品質。如果歷史成績優秀,那么窖池估值可以高一些;第二,窖池連續使用的時間,濃香型窖池必須連續使用。如果中間有斷檔,則估值會相應下調;第三,是否發生過事故,如停產、垮窖、水淹等等,如果出現過這些問題,估值也會下調。
但一位技術出身的朋友認為此方案可行度幾乎為零。他認為,這個方案太籠統,而且不可行。他指出,回溯歷史是假設白酒企業管理嚴格,不僅生產有記錄,而且還要精確到班組和窖池。事實上,白酒行業目前沒有幾家企業,能夠做到這個水平。他舉例說,一個白酒廠往往有新窖和老窖,產出來的酒品質差異很大,但是,酒廠管理一般到班組,并不會將每一口窖池產出來的酒分開存放。因此,想查每一口窖池的出酒率和出酒品質基本上不現實。如果用歷史回溯的方法,只能對該酒廠給出一個整體粗略估價。事實上,忽略掉細節,整體討價還價正是目前行業內并購原酒廠的議價方法。
無形資產部份,尤其對品牌價值估值偏差,也是并購的一大障礙。從屬性上講,原酒廠生產的產品屬于工業品,銷售的范圍相對固定,顧客群體少,購買量相對集中。這種情況往往導致原酒廠的經營者容易高估自己的品牌價值。在品牌價值的估價上,與資本方產生分歧,成為議價過程中的一大障礙。
心態關
等一等,看一看,是目前原酒企業并購買賣雙方時常出現的心態。原酒企業雖然承受巨大壓力,但不少企業底子厚,通過停工封窖等方式,減少開支,還想等等看。筆者在瀘州、邛崍等地看到,盡管大面積減產,但是多數酒廠還是竭力維持最低量的生產,完全停產的企業不到1/3。
原酒廠一副愛賣不賣的表情,也影響了投資機構,他們普遍擔心目前出手時機太早,多花了冤枉錢,考察一圈之后猶豫不決。一位從仁懷和瀘州考察歸來的投資機構朋友告訴筆者,他們現在傾向于后年或者后年以后并購機會更好。
有業內人士指出,投資機構想要等到最低點抄底并不理性。原酒廠業績確實還可能繼續惡化,其估值可能進一步下降,用更低價格可以收到酒廠。但是,那時候用更低價格收購的酒廠,其實是一個品質更低的酒廠,因酒廠的產品質量、產能和人員素質等等與現在相比可能又下了一個臺階了。其中的原因是酒廠需要連續生產,無論是濃香型酒還是醬香型酒,如不連續生產,品質都會受到影響。
以濃香型酒為例,有專家告訴記者,按照現在酒廠的做法,如果封窖時間超過一年,那么那一窖酒醅的出酒率可能下降30%左右,更重要的是微生物群將會鈍化,重整激活一口窖要投入5000元左右。
況且,等待過程中還有一個風險,那就是行業尋找到脫困之道。只要有企業找到方向,或者行業整體找到方向,原酒企業和白酒企業的估值都會往上升。
生產許可證和土地性質
筆者觀察得出,還有一些條件,平時對于白酒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并不大。但是,對于涉及到所有權變化的并購而言,這些問題都是障礙。
白酒生產企業管理采用生產許可證制度,原則上無證企業不可以生產。但事實上,在各地市場,均存在掛靠生產的現象。即無許可證企業掛靠到有證企業,借用有證企業許可證生產。而各地政府并未重視這種現象,更未有過徹底打擊。但在并購時,許可證變成了特別重要的條件,因為多年未增加發放,許可證具有一定稀缺性,酒廠往往將許可證單獨報價。而資本方的心態恰恰相反。許可證是一柄政策懸劍,成為并購雙方博弈周旋的重要棋子,也是并購的一大障礙。
另外,很多原酒廠地處農村,土地性質屬于集體所有,不具備流轉的特性,這也成為很多原酒廠轉讓的障礙。此種情形在私營原酒廠和原先的集體酒廠中比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