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晚間,美夏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突然在其官方英文網站中發布一條中英文公告,公告稱:美夏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和葡道商貿(上海)有限公司(隸屬美夏),今日榮幸地宣布,接受澳大利亞Woolworths酒業集團(WLG)的收購。
但是,到目前為止,WLG通過并購美夏并將其業務嫁接到中國酒類市場的具體計劃細節,并無只言片語在公告中曝出。公告只是表明了雙方擁有共同的愿景和價值觀。且WLG是美夏目前為止尋求到最適合于后者業務和團隊的合作方。王德惠也指出,通過他研究各個渠道對于該事件的報道,很少有接近事件核心的。美夏與WLG兩家公司,也都沒透露接下來的具體計劃。
風格并不搭調
WLG是個擁有酒莊,掌控渠道,并擁有強大終端的全產業鏈零售集團,而美夏只是一個在中國市場代理多家酒莊產品的貿易公司,沒有自己的終端,渠道建設也主要在商超和五星級酒店,這與WLG極不匹配。WLG收購美夏,并不像前不久卡塞拉收購彼得·利蒙那樣,相互的品牌可以很好的互補。我們很難想象WLG會如何究竟該如何去嫁接美夏的現有資源。
而且,隨著近幾年幾大精品酒莊轉投別家,已建成渠道的部分收縮,美夏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也已經有所縮水?梢哉f,美夏現在只不過是個實力不太強大的國際酒販子。相比WLG,是個不折不扣的輕資產。這樣來看,WLG收購美夏不僅不是美夏公告標題所形容的“強強聯手”,而且還顯得有幾分“門不當戶不對”。與其收購這樣一個輕資產,擁有全產業鏈的WLG要在中國開展業務,為何不像家樂福、麥德龍那樣以獨資的形式直接建店?
就此,席康也表示,要去揣測這些問題目前還十分困難。也很難看出WLG究竟能夠從美夏身上得到多少實際利益。他甚至懷疑,WLG是不是有可能因為并不熟知中國市場,從而沒有弄清楚美夏在中國究竟有幾斤幾兩。
保留經營權?
即便雙方門不當戶不對,WLG卻還相當地“善待”小媳婦,為美夏兩名創始人保留了現有職位。美夏國際發布的公告指出,目前其人事架構尚未發生大的變動,美夏的創始人付一安與歐陽銳仍會留在美夏,付一安仍會擔任CEO一職。
也就是說,美夏被收購后,付一安與歐陽銳不僅僅成功套現,還能繼續在現有的位置上拿錢吃飯、發揮影響力。此外還可以享用WLG豐富的硬資源和軟資源,從這方面來看,美夏要到了錢、經驗,還保證了權力,無疑成為此次收購案中最大的贏家。
對此,黃海平指出:美夏拒絕了拉菲羅斯柴爾德家族卻最終答應了WLG,很有可能就是前者所給的條件更為苛刻,但后者明顯更為寬松,至少目前為止保留了創始人的職位。
席康也表示:美夏答應了WLG而拒絕了拉菲羅斯柴爾德家族,沒準就是因為后者不能保障創始人的權力,而前者可以。但如此來看,WLG很有可能是認同美夏先前在中國市場的做法。如果是這樣,那WLG進入中國市場的效果,他便不是十分看好。
“事實上,包括美夏在內的許多外資酒商,在中國開展業務時,都沒有真正地了解中國酒類市場的特點,沒有去做適應市場的事,而是按照他們在當地的做法去做。反應到現實中,則是很少有外國酒商像中國人那樣重視渠道的建設。美夏近幾年的渠道建設不僅沒有進展,反而退步就是一個例證。同樣作為外資背景的WLG,是否也有這樣的問題?很難說。”席康進一步解釋。
只為借殼?
另有人指出,美夏收購案,從表面上看,的確不能給WLG帶來太多顯著的成效,但對于一個初來乍到者,WLG對中國市場的陌生,恰恰是深耕中國市場15年的美夏,及一直工作在中國的付一安和歐陽銳可以彌補的。
這種以空間換時間的收購案,事實上在外資企業中并不少見。由于中國市場仍存在不少特殊性,一些計劃開拓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往往會通過并購當地一些業務類型相當的企業,來彌補自己對這一市場的空白,有的是為了獲得一些自己不持有的牌照、證書,有的則只是為了經驗。而且,為了減少成本,他們往往還會去收購一些在中國業務不能不咋樣的公司。筆者知道某外資企業為進入中國的能源領域,曾收購了中國本地一家業務能力一般、名不見經傳的同類型公司,該外企通過收購除了得到被購方的部分行業準入證,還意在通過這家公司在中國的一些公共關系開展業務。為此,盡管業務有所重合,這家外資企業仍保留了被收購公司的整個經營團隊。
這種資產重組換條熟路的模式,在商業地產領域則更是屢見不鮮,譬如2007年臺灣商業巨頭新光三越進入北京市場,則選擇了與經營業績并不出挑,卻很有“背景”的北京華聯合資建店。
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夏對WLG來說反倒是十足的優勢資產。而且,美夏在中國市場也并沒有差到猶如“票房毒藥”一般。方奕指出:最重要的是,美夏是個擁有高知名度的品牌化公司,形象也還不錯,這對WLG,絕對算是一個頗為優良的資產。WLG完全可以直接使用“美夏”這一品牌。
聯手做直銷
王德惠也持WLG借美夏之殼入市的觀點,他指出:WLG看重的絕不是美夏手中的那幾個品牌,是美夏在中國經營15年,對該市場形成體系的判斷與管理基礎。WLG是一個終端連鎖巨頭,它很重視與終端消費者溝通的過程。對于一個初來乍到者而言,通過美夏這樣可以落地的關聯,無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而且,WLG收購不了王朝、張裕的銷售公司,商源、吉馬等做得不錯又經驗豐富的貿易商又不見得會拿給它去收購。而美夏遇到了自己的管理問題,希望尋求國際資本解決問題。這樣來看,美夏與WLG,實際上是契合的。
對此,董懷成認為:WLG對美夏的收購,投石問路是一方面,其實他們雙方從理念上完全是情投意合。“從我們與美夏的接觸來看,付一安在骨子里是非常喜歡做直銷的。而且,美夏的產品本身也特別適合做直銷。”董懷成告訴記者。
“也正是由于美夏老想著做直銷,才導致對經銷商保護不足。但是,做直銷對資金成本和運營經驗的要求又極高,美夏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市場大環境出現改變,才致使近年來原本的五星級酒店直銷渠道逐漸喪失、直銷門店的擴張也舉步維艱。”董懷成分析到,“而隨著WLG這一直銷大佬的注資,無疑可以解決美夏沒有資金又缺乏經驗的難題。”
董懷成認為:美夏算得上是遇到了伯樂,而WLG與美夏表面上看不太般配,但打心里實際上是情投意合的。他們的結合,正是利用各自不同方面的經驗組合在一起,聯手做直銷。
記者手記:就美夏被收購一事,記者也第一時間與美夏相關負責人聯系,對方也立即確認了此事。但至于收購金額、原因,美夏的經營狀況以及未來與WLG的具體合作計劃,截至記者發稿前,美夏方面都尚未予以回應。記者也希望美夏與WLG能趕緊做出相關動作,至少讓那些與美夏相關的人知道,接下來大家究竟可以以何種方式,來從此番收購案中獲取公告中所說的巨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