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葡萄酒----從古典時期到地理大發現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變史
(第九章)
第四幕 觸不可及的榮光——古羅馬葡萄酒文明(四)
龐培古城位于意大利半島西南角,距離羅馬城約200多公里,最初這里只是靠近地中海的一座小漁村,大約在公元前7-6世紀,依靠農業、商業和捕魚業,這里開始發展成為城市,其地位在西地中海也漸漸重要起來。在經歷了腓尼基人、希臘人和羅馬人圍繞這塊土地的控制權進行的長久角逐后,龐培城于公元前1世紀歸于羅馬人。公元1世紀,距離龐培城東北方5英里遠的維蘇威山發生火山爆發,讓這座古城在短短一天之內從地圖上消失,此后長達千年的時間里,人們對這一事故的了解只有通過流傳下來的古羅馬書籍,其中重要的參考資料有古羅馬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小普林尼寫給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兩封書信,筆者和他的母親當時親歷了這一災難,并有幸逃生,但他的舅父老普林尼卻沒有這樣好的運氣。
公元79年8月24日早上,是一個盛夏里普通的日子,人們像平常一樣,自日出開始就忙碌著。維蘇威山上漫山遍野是葡萄樹的綠蔭,農民們押著大木桶在山腳下采收葡萄,他們稍后將前往不遠處的農莊,在那里進行釀酒作業。這片土地長期以來受到了巴克斯的青睞,不僅產好葡萄和好酒,而且不遠處的龐培城里人們對于葡萄酒的需求量更是驚人,這一切保障著酒農們的豐衣足食,這片土地令人由衷地贊美。
晌午剛過,許多人已經用過午飯,烈日的暴曬讓他們飯后一般選擇沖一個涼,然后回房打個小盹,整個地區此刻暫時陷入了一片安靜,只有少數沒有午睡的人注意到了從維蘇威山不斷飄來大小與顏色都不同尋常的云,這些云在空中逐漸散開,許多土壤和灰塵從云層中散落掉到地上,但這些并沒有引起觀察者們的重視。
突然間,整個維蘇威山脈開始輕微地顫抖,隨后這種顫抖愈發猛烈,滾滾濃煙和火星不斷從山頂噴出,爆炸聲震耳欲聾?只诺那榫w來得如此迅速,來自維蘇威山腳下的居民,他們是最先意識到了地震和火山爆發的人們,年輕人開始奔向往遠處的村莊和城鎮尋求援助,各處的行政長官和軍隊開始調動,前往維蘇威山進行救援和疏散工作,其中包括老普林尼,他當時是那不勒斯海灣一位艦隊指揮官,然而,此時的他并沒有意識到這次災難的規模,和大多數前往救援的人員一樣,他們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此時的龐貝城尚處于一片熱鬧的景象,然而,與此同時維蘇威山上已開始出現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濃濃的火山灰和火山石毫無征兆地遮蓋住藍天,維蘇威火山噴發不僅將大片的葡萄園摧毀,龐培城也在瞬間被埋在了厚厚的火山灰下,戶外的人們死于火山灰的高溫和流石的擊打,室內的人則死于火山灰產生的毒氣,沙塵、泥土和毒氣將這座古城的歷史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刻。
16世紀末,一群意大利農民在維蘇威山下挖掘水渠,突然鐵鍬鋤向泥土中時發出了叮當一聲,似乎觸碰到了什么金屬,人們翻開泥土,這座沉睡了長達1500多年的古城一角才被人們發現,在隨后幾百年的考古工作中,因維蘇威火山爆發而掩埋在地下的龐培城以及周邊農莊開始陸陸續續被考古人員發掘,致命的毒氣讓當時的眾多人沒有足夠的反應便命喪當場,火山灰的覆蓋使這些地區較好保存了那時的原貌,于是,這里成為了研究公元1世紀羅馬人生活風貌的第一場所,但在這里我必須說的是,當看到龐培城里一個個定格在那個時間的受害者殘骸照片,我們多么希望公元79年8月24日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事實上,就在災難發生時,一個小女孩因從天而降的火山石無助地撲向母親懷里大哭,母女二人同時殞命,鎖在鐵鏈上的角斗士發瘋似的做著最后的掙扎,在遠處郊外的一座別墅,地窖里人們發現了十多具殘骸,應該是主人和他的全家在躲避火山爆發,誰料他們躲開了火山灰,卻死于毒氣。維蘇威山的葡萄園被徹底摧毀,村莊里的釀酒作坊和龐培城里的酒館也被歷史所遺忘,如今我們只能依靠考古發現去想象那個年代的熱鬧、生氣與人們的快樂。
龐培古城的居民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在這里有廣場、劇院、公共浴場、健身房和競技場,但是,這些應該不是龐培古城的居民最常去的地方,在古城里最多的娛樂場所是妓院和酒館,其中,僅酒館遺址在古城里就多達上百處,這些地方不僅賣酒,往往還提供住宿,在眾多遺址中酒館的特征最明顯,這不僅是因為酒館內獨特的設計和裝飾,而且也要歸因于龐培城特有的墻壁涂鴉文化:酒店老板通過在自家酒館外的墻上涂鴉來讓自己酒館招牌更加醒目,或打出一些近期即將舉辦的活動的廣告,又或者是對自己酒館不同品質葡萄酒的明碼標價;至于醉酒后的顧客,有的會在墻壁上發泄自己對于酒館服務的不滿,有的則會酒后在墻上信手涂畫,不知所言;而在酒館內留宿或飲酒的顧客往往也會在酒館內寫下自己當時的心情。
例如在龐培城的一個酒館就有寫道:
本酒館花1阿司(古羅馬一種小面值貨幣)可喝一杯普通葡萄酒,2阿司可飲一杯較好的葡萄酒,4阿司可飲一杯法蘭娜葡萄酒(Falernian,古羅馬時代的著名葡萄酒)。
另一個酒館的墻壁上,一位不滿的顧客則寫道:
老板,希望你在自己的謊言中倒霉!你自己喝著純酒,卻讓你的顧客喝水!
據記載,在那個時代葡萄酒的做法是在酒窖或庭院里擺上一個大的陶質發酵圓缸,人們把壓榨得來的葡萄汁引流到圓缸內,露天發酵,普通酒會在下一年葡萄收獲前入罐,以便騰出圓缸,若要釀造優質的葡萄酒,則需要讓酒在圓缸中存放更久的時間。在龐培古城發現了大量雙耳細頸瓶,根據瓶子上面的文字說明我們知道這些容器主要是用來盛酒的,還有一些則用來盛放水果和魚醬。酒罐上的文字對酒的年份、產地和類型做了描述,文字大多用希臘文寫就,說明那時龐培城里有大量希臘人居住。如今的考古發現龐培城里年代最早的酒是在公元25年入罐,而這里能夠提供的葡萄酒不僅來自維蘇威山的葡萄園,還包括了意大利半島其它地區,乃至小亞細亞海岸附近,至于酒的種類,除了普通葡萄酒以外,許多具有個性的烈酒和蜂蜜酒也受到人們追捧。
公元79年的維蘇威火山爆發很好保留了龐培城的原貌,而這座城市其實只是整個大帝國在這一歷史時期的一個縮影,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龐培城大量妓院和酒館的存在反映了古羅馬帝國在此時已經進入了一個道德墮落、物欲橫流的時代,古希臘時代傳承下來的文明已然一去不返,然而,其實此時的古羅馬帝國依靠其旺盛的生命力還不斷發展著,自公元4世紀基督教成為歐洲正統思想開始,人們的精神領域便一直受其控制直到今天,羅馬帝國的分裂不但沒有引起較大的動蕩,反而將古羅馬文明一直延續到了公元15世紀,只不過,西羅馬帝國由于公元5世紀蠻族的入侵而覆滅,此時的歐洲西部葡萄酒文明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東羅馬帝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信仰問題,這里的葡萄酒文明開始逐漸發生微妙的變化。不得不說,此時的世界葡萄酒文明,在繼古希臘、古羅馬葡萄酒文明之后,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