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名酒企業們不約而同推出中檔和次中檔產品,這是否意味著名酒們已經認定,這個市場將是下一個主力戰場?
近期觀察可知,白酒企業以往喜歡集中開發500元以上的新品,現在則聚焦到100元~300元價位區間。這種轉變,無疑會給白酒帶來新的變化和想象空間。
有人早已下判斷稱,眼下白酒的風口或許正是中檔產品,中產階層的橄欖型結構成為共同認知,搶占未來龐大的中檔消費市場,正在成為顯性的戰略機會,白酒在產品開發的熱潮早已集中到了中檔酒,下一步將是次中檔。
在熱潮之余,中檔白酒面臨著商業秩序的重建。
尋找中檔酒機會
自嚴控“三公消費”、“禁酒令”出臺之后,白酒行業一直在積極適應——回歸大眾消費,積極渠道下沉,努力調整產品結構。隨著行業繼續下行,飽受調整壓力的白酒企業,已經感覺到調整產品結構應該是當務之急,即便是行業領軍企業。
在2013年,茅臺即向低端酒生產基地增資3.73億元,增加“腰部”醬香產品的產量,直接調低了部分產品的零售指導價,將其子產品53度茅臺迎賓酒從158元/瓶降至109元/瓶;漢醬酒的零售指導價從799元/瓶下調到399元/瓶;仁酒的零售指導價則從599元/瓶下調到299元/瓶。同時,為了彌補降價后對經銷商帶來的損失,貴州茅臺斥資數億元對2012年后進貨的漢醬和仁酒經銷商進行補貼。
一向信心滿滿、姿態高昂的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在當時說,當前整個白酒行業正處于轉型階段,加碼腰部是絕大部分品牌的選擇,茅臺可能會借此機會尋找戰略合作伙伴,幫助增強管理技能,提升中低檔產品的表現。
時至今日,五糧液連續推出三款中檔產品:低度五糧液、五糧特曲、綿柔尖莊。茅臺在推出了中檔新品漢醬后,又再推出“三茅一曲”,而瀘州老窖則新推特曲老酒,定位中檔主流價位。
有業內人士評價,名酒企業這些新品推廣舉措,很有可能是為了修正此前對社會消費水平的過高評估,是一種心照不宣的行為。
今年7月1日,紅花郎全線產品全面嚴格控貨之后,郎酒集團于7月12日在成都市推出戰略性新品。定位中檔中度純糧醬酒的兩款“郎哥”新品,以158元和168元的定價面市,郎哥新品預計2015年銷售7000萬元。
一位評論人士對記者表示,名酒這些行為也是基于它們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定價158元、168元的紅藍兩款郎哥,也是郎酒對中檔市場的理解。
當然,每個企業在中檔酒的推廣有著各自的考量和優勢。就郎酒的郎哥來看,首先,目前醬香酒100元~300元價位空間存在戰略機會,沒有全國性品牌。在300元~1000元價位段,除了茅臺和紅花郎這樣的品牌,其他品牌競爭力不足;而在100元以下,因為醬香酒生產成本偏高,其他產品難以提供充足的市場培育費用;其次,郎酒在中檔市場運作多年,有一定的中檔市場消費組織運營經驗。
自行業進入調整以來,高端白酒銷售價格和銷售量雙雙出現斷崖式下跌。惡劣的境況持續將近一年左右,曾經高速增長的高端白酒市場(500ml零售價格500元以上)形成了一輪殘酷洗牌,絕大多數區域品牌開發的高端產品遭遇市場經營慘淡。
這一輪調整現象讓白酒企業深刻反思,并發力中低端建設,以及由此面臨的商業秩序重建。
價格過高,是本輪調整中白酒企業最重要的反思。價格過高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高檔產品比例過大;二是對社會消費能力評估過高。調整之后,“做大眾酒”曾成為白酒行業的口號。雖然后來很多企業發現自身資源并不具備做大眾酒的條件,但是意識的轉變是明顯的?空⻊障M、靠團購不能支撐一個白酒品牌成為共識。此時,基于日漸壯大的中產消費群體,搶占未來龐大的中檔消費市場,成為顯性的戰略機會。
上述評論人士指出,修正對社會消費水平的過高評估是名酒企業心照不宣的行為,對比調整前和調整后的新品定價,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一點。調整之前,對高檔酒的價位主流判斷是千元以上,茅臺推出中檔新品漢醬,定價799元;瀘州老窖新推特曲老酒定價也在此區間內。這很可能說明,名酒企業當時預判的中檔主流價位在700元附近。
再看調整之后,漢醬價格直接腰斬至399元,茅臺又再推出“三茅一曲”,價格主要分布在100元~600元區間,其中打主力的賴茅系列,價格區間在200元~300元。這是這些企業用實實在在的經營傳遞出,他們對于未來市場的判斷。
對于未來商業秩序的建設,白酒企業已經意識到終端白酒也存在泡沫。高端白酒存在泡沫,已經是業界共識,高端白酒在價格中的泡沫成分,極大透支了企業很大一部分的未來資源,從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來看,高端白酒的整體價格之高,實際上是超過市場現有的實際消費能力。
但中低端白酒市場無疑也存在著泡沫。當所有人都涌向中低端白酒市場,泡沫怎么會不出現?中低端產品的利潤相對較低,隨著中低端白酒市場價值的逐漸凸顯,尤其是名酒企業來押寶中低端市場后,競爭無疑將愈加激烈,再加上不斷攀升的銷售費用,看似中低端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其實并非想像中的那么客觀。
我們觀察到的現象是,已有經銷商在轉戰中檔產品后鎩羽而歸。對于廠家而言,尤其是名酒高端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已經根深蒂固,突然降低之后,品牌形象與產品價格不匹配,動銷困難。伴隨著更多的品牌涌向中低端白酒,新一輪的白酒“泡沫”——更多的產品同質化、結構同質化、營銷同質化,無疑將在中低端白酒上顯現出來,也許將會為整個行業帶來更多的問題,所以必須謹慎。
不僅僅是價格
隨著名酒企業集中轉戰中檔酒,開發中檔白酒產品成為市場上的一股熱潮。但從多數中檔產品來看,其公司新品中檔酒更多體現在價格方面的“中檔”,僅僅是在調整價格,并沒有發揮價格在企業資源配置中的關鍵作用,其局限性非常明顯。
也有做得好的例子。郎哥新品發布會被業內媒體稱頌許久,其發布會是在巨大的顯示屏下,郎哥品牌的運營負責人、老郎酒事業部總經理易明亮手持遙控翻頁器,從感恩時代講起,向與會者詳細闡述了郎哥的品牌戰略、產品特點、商業模式、組織結構、運作特點等核心問題。
這與以往白酒產品上市比較成熟的套路有很大差別。整個發布會現場,從頭到尾都比較安靜;現場布置也簡單整潔,沒有大紅大金。用易明亮的話來說,“以往新品會主要目標是促進現場的沖動性簽單,所以營造現場氛圍調動情緒。郎哥希望經銷商先理性思考,權衡利弊之后再合作,共同實現轉型。所以,我們現場給大家安靜傾聽、安靜思考的空間。這也是郎哥平等、自由的品牌文化的表現。”
其敘述方式讓我們想到了蘋果發布會上的喬布斯、錘子發布會上的羅永浩和講《穹頂之下》的柴靜,具有極其感染人的現代商業宣傳方式。
在產品上,作為老名酒郎酒的中檔新品,郎哥則是詮釋了當下市場時尚化和年輕化消費潮流的理念,致力迎合了70、80后年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貼近消費者的購買心理。采用全新銷售系統,“喝著不皺眉頭”的品質,站上白酒消費新時代的風口,立志做中檔純糧醬酒的旗幟。
一位做郎哥酒的經銷商告訴記者,郎哥這兩款酒在風格上與經典醬香白酒差異極大,這一點出乎他意料之外。一般來說,郎酒這樣的名酒企業,做事情比較講究中庸之道,不會特別出格。但一款創新中檔產品標新立異,很適合大眾的口味?傊,郎酒的中檔產品郎哥,從現場發布會布置到包裝設計,從產品口感到傳播調性,都更時尚化,更靠近年輕人的審美,更能調動大眾消費者的消費渴望。
而北京方德營銷咨詢高級咨詢師舒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轉型期對廠商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看誰能堅持得更久。廠商要對自己的產品瘦身,梳理現有的產品,對于銷量不好且沒有市場前景的產品、價格重疊的產品需要舍棄,保留那些有量有質的產品,產品利潤低但是對渠道影響力頗大的產品也要保留下來,以保證當前的渠道穩定;突出重點產品,集中資源投放在這些重點產品上,打造未來的盈利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