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年間,全球葡萄酒貿易隨著經濟的興衰而跌宕起伏。但專家認為,目前全球葡萄酒業正在進入穩定增長期。據美通社(PR Newswire)報道,全球權威的市場調研機構Technavio的分析師預測:未來5年,葡萄酒市場收益的復合年增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為2.86%,葡萄酒產量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36%。
2013年,全球的葡萄酒總產量高達291萬千升,2014年下滑至279萬千升,葡萄酒消費量也隨之由242.4萬千升降至240萬千升。不過,這一小幅下降并未影響全球葡萄酒貿易量的上漲趨勢。據今年年初公布的數據,全球葡萄酒行業的總產值約為260億歐元。時至2015年第三季度,讓我們對全球葡萄酒行業進行回顧,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
新世界漲勢洶洶
2014年,法國以46.7萬千升的產量位居全球第一葡萄酒生產大國,意大利以44.7萬千升位列第二。業內人士對這種情況早已習以為常,近年來,這兩個國家的位置經過了數度輪換。法國、意大利,再加上排名第三的西班牙,歐洲主要產酒國的產量占全球葡萄酒總產量的47%。
雖然舊世界國家仍在全球葡萄酒業占據主導地位,但新世界國家的增長卻不可小覷。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和南非等新世界產區的出口量近年都出現大幅增長,一些報告稱,漲幅高達370%。
但與此同時,歐洲國家的葡萄酒產量卻不斷下降,許多人將此歸咎為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為拔除葡萄樹的酒農提供補貼,導致種植面積顯著下降。在21世紀初,歐洲的葡萄酒供應量占國際市場的73%,如今這一比例已降至約60%,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到2030年,歐洲將不再是世界上葡萄酒產量最大的洲。
盡管如此,法國仍然將繼續保持全球葡萄酒業領導者的角色,這主要得益于其在高端市場的影響力。意大利近年來采取一系列措施打擊假酒,其中包括與eBay合作,清除市場中的假冒意大利葡萄酒。在過去的幾個月,eBay下架了160瓶假酒,價值約5500萬美元。
美國仍是全球最大市場
對于歐洲國家來說,除了葡萄酒產量的大幅下降外,葡萄酒消費也在不斷不滑。去年,美國正式取代法國成為最大的葡萄酒消費國。專家認為,美元升值是推動美國葡萄酒市場增長的一大因素。目前美國年人均葡萄酒消費量約為12升,據美國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預測,美國葡萄酒的消費量在2015年還會進一步上升。此外,高端葡萄酒在美國市場越來越受歡迎,高端市場估計將增長14%到18%。
中國葡萄園面積超過法國
2015年,全球的葡萄種植面積為7,519,000公頃,相比2003年減少了約500,000公頃,但中國等新興葡萄酒的葡萄種植面積卻在大幅上漲。就在數月前,中國以799,000公頃的葡萄種植面積(包括鮮食葡萄)躍居全球第二大葡萄種植國,僅次于擁有1,020,000公頃葡萄園的西班牙。當然,中國的葡萄并非全部用來釀酒,相當一部分被直接食用或加工成了葡萄干。
葡萄酒消費進入“精品時代”
大多數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的鑒賞能力越來越高,推動全球的精品葡萄酒市場蓬勃發展。預計未來高端市場將保持著更加快速的發展,9美元/瓶以上的葡萄酒銷量不斷上升的同時,9美元/瓶以下的產品銷量持續下降。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預計,受智利遭受不利氣候等影響,今年南半球葡萄酒產量可能略有下降。
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2014年全球葡萄酒貿易的興盛勢頭將繼續下去,全球葡萄酒業未來仍將保持著進一步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