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系統的商業模式,是中國葡萄酒企業市場擴張受阻的主要因素。筆者認為,雖然經受著宏觀經濟低迷的影響,但是中國葡萄酒行業的發展機會遠遠大于其他酒類行業,外部環境趨于利好。但企業要擴張發展,應當解答以下五個核心命題,盡快完成企業的戰略調整和產業布局。
一是戰略上的。葡萄酒企業在精品酒莊酒與大眾品牌酒、在全國化市場擴張與本土區域為王之間搖擺不定,酒莊酒模式遭受到成本的挑戰,大眾酒模式難以實現全國化和規模化,這需要企業根據自身實力進行產業布局,張裕在產業上的立體性布局值得借鑒,但需要能力和實力。隨著西部產區的興起,不少的葡萄酒企業走酒莊酒線路,但需要耐心和耐力。
二是行業上的。葡萄酒企業對新世界與舊世界、國產酒與進口酒、美國酒與智利酒、品類化與細分化方面的認識處于淺層次狀態,簡單模仿、缺乏創新。舊世界葡萄酒國家注重概念性產品的開發,因為其有產區和酒莊歷史的支持,舊世界葡萄酒是產區下的品牌;而新世界是品牌下的產區。對于中國葡萄酒行業,如果沒有足夠銷售量的產品是無法建立起品牌影響力的,包括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企業的背書價值就很難形成,從而無法支持主流產品的放量或概念性產品的溢價。
三是需求上的。葡萄酒企業在需求細分和細分需求、產品開發與價值定位之間模糊不清,要么對市場太過細分得不到足夠的量,要么全方位介入而導致資源分散,葡萄酒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在不同的區域有著截然不同的消費認知和消費需求,難以把握需求就難以建立自己的價值、形成自己的風格。
四是市場上的。不管是全國性品牌還是區域性品牌在市場發展方面進入了一個認識誤區,中國的葡萄酒行業人士普遍認為葡萄酒市場不斷在向廣度上延伸,比如大肆渲染二三級市場、三四級市場的發展機會,這就導致葡萄酒企業追求市場布局的廣度而缺乏在深度上的培育和開發。葡萄酒未來的發展毋庸置疑,但絕不僅僅是廣度上的,更多的機會將表現在區域市場的深度上,這一點需要借鑒白酒對區域市場的理解能力和挖掘能力。
五是品牌上的。一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取決于品類的細分化和市場的細分化程度。中國葡萄酒企業不能完全依賴產區的價值獲得發展,這一點與舊世界完全不同,企業如果不能彰顯品牌價值上的鮮明主張,其發展將具有很強的短期性和局部性。中國葡萄酒行業目前不但呈現出巨大的大品類價值機會與市場細分機會,而且呈現出亞品類(產品化)的發展機會,借助品類化、產品化塑造品牌形象與價值,不但可以獲得超常規發展,而且可以推動行業進一步成熟、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