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任性的中國投資者,近年來對投資海外酒莊的興趣持續不減。
6月下旬業內的最新消息是:法國葡萄酒業巨頭伯納德·瑪格雷(Bernard Magrez)將自己名下的佩雷酒莊(Chateau Perenne)和格瑞酒莊(Chateau Guerry)兩座波爾多酒莊賣給了中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
這也是馬云繼今年二月份收購薩爾斯酒莊(Chateau de Sours)之后在波爾多的又一大動作。據統計,目前在波爾多地區,包括趙薇、史玉柱、姚明等知名人士在內的中國人擁有約120座酒莊,而這一數字還在繼續增加。
除了一些富豪名流以外,一些國內的紅酒制造商也把觸角伸向了海外。張裕集團去年一口氣收下西班牙愛歐集團以及法國密合花農業公司。計劃還要在智利、澳大利亞進行布局性收購。張裕副總經理孫健表示,希望海外銷售能夠為張裕整體銷售貢獻三成,目前張裕的海外銷售占比僅在7%-8%左右。
有專業人士認為,現階段投資海外酒莊價格較為合理,中國人現在收購的120個酒莊大部分都在一千萬歐元以下。最為關鍵的是,葡萄酒行業在中國的發展還是一片藍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下游決定上游,想要從上游掌握資源,收購酒莊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不過,花看似不太高的價格收購一家酒莊,并非一勞永逸的行為,而是要持續投入成本,如果考慮到回報性和盈利報表,可能并不會有很理想的結果。
酒莊持續受青睞
馬云此番出手收購的兩家酒莊都頗具知名度。佩雷酒莊位于波爾多北部的布拉伊丘(Cotes de Blaye),其歷史可追溯到17世紀。目前酒莊的葡萄園總面積為77公頃,種植的葡萄品種以梅洛(Merlot)為主,葡萄藤的平均樹齡約為30年。酒莊的年產酒量約為40萬瓶。另一個酒莊格瑞酒莊則位于波爾多右岸的布爾丘(Cotes de Bourg),它成立于1790年,是布爾丘產區內歷史最悠久的酒莊。酒莊的葡萄園總面積約為22公頃,主要種植梅洛,葡萄藤的平均樹齡約為40年,年產酒量約為12萬瓶。
這兩家酒莊的主人表示,酒莊之前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法國、歐洲和一些亞洲地區。希望將更多精力放在波爾多列級酒莊上,所以選擇了出售這兩座酒莊。
名人青睞去海外購買酒莊儼然成為了一股風潮,去年影視明星劉嘉玲也以自己的英文名字“CarinaLau”推出葡萄酒品牌。趙薇在波爾多收購了夢洛酒莊后,酒莊旗艦店也在去年入駐天貓銷售葡萄酒。與名人同時出手的還有個大國內造酒企業。
茅臺、寧夏紅酒業集團、道和酒業、海昌集團等公司曾先后出手并購或控股海外酒莊。其中,茅臺集團曾以2000萬歐元收購了法國波爾多Chateau Loudenne酒莊(海馬酒莊),現階段已經開始產出干紅和干白;海昌集團和陽(大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陸續收購了14家海外酒莊;此外中糧、張裕則是希望通過收購酒莊降低原酒進口成本,并進一步擴充公司海外銷售渠道。
資本頻繁出海的背后,是國人對葡萄酒逐漸升溫的熱情。中國早在2013年就超過法國和意大利,成為世界最大的紅葡萄酒消費國。同時,中國和美國也是過去十幾年中葡萄酒消費量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
投資酒莊真能賺錢嗎?
雖然對于名人來說,個人投資酒莊更多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但對于企業來說,這樣的投資不得不考慮到回報和收益。
國際上高級的酒莊集種植、釀造、裝罐、貯藏、管理、經營于一體,后期投入成本高昂。投資者在選擇時,還需根據氣候、緯度、濕度等因素,了解當地土質及往年產量等。受土壤本身及年份氣候的影響,因其局限性使得短期內很難獲得收益。
前述專業人士透露,后期的投入包括人工成本,葡萄園器械、設備、農藥、葡萄苗等的投入,酒窖設備。另外,紅酒銷售還相當考驗企業的銷售渠道和銷售能力,酒的品質最終決定了酒的價格。
以法國為例,酒莊的人均月工資大概在2400到2500歐元。公司每招聘一個工人就得投入48000歐元,折合人民幣35萬左右。因此,在收購了海外的酒莊后,著實還需要持續大量投入資金。因此,在海外買家中還出現了房地產、酒店、旅游等行業的身影,投資酒莊的同時,其實也是為了幫助企業形象宣傳,滿足旅游、招待等方面的用途。
據悉,不少中小酒莊的擁有者采取了直銷+旅游的模式,通過這種體驗加直銷的手段,或許能讓酒莊能夠獲得更長久的發展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