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報告延續上一篇《啤酒行業深度系列(之海外篇)啤酒消費見頂,小清新多于重口味》,目的在于厘清國內啤酒行業銷量見頂后啤酒口味革新路徑,找出國內啤酒產品口味及升級方向,探究行業低增速,龍頭及部分二線品牌何去何從,看好青島啤酒、燕京啤酒、惠泉啤酒在行業困境中尋求變化之舉,需重點關注外延式擴張和國企改革動向。
國內市場:低濃度,高品質啤酒成消費趨勢,生啤及聽裝化是主要爆發點。延續上一篇啤酒行業海外篇報告,我們認為國內啤酒換代正處于第一階段,消費量見頂,人均酒精消費量開始下降,口味革新漸啟。
我們認為啤酒消費由增量轉為增質,差異化、低濃度、高品質啤酒成消費升級趨勢;對照日本發展及國內具體情況來看,生啤和聽裝占比顯著低于日美,預判未來品質升級的主要爆發點在生啤及聽裝化啤酒。
另外,從日美發展情況來看,低濃度偏好驅動女性消費群體占比提升,預測未來啤酒企業將開發更多針對女性的啤酒消費品,例如果啤、預調酒等。
“8+1+1”市場格局雛形凸顯,毛利率提升在即;渠道扁平化、多樣化的精耕細開啟,中高端市場競爭趨熱。我們認為啤酒的行業格局是“8+1+1”,CR4占比80%,進口占比10%,其他小企業占比10%;TOP4座次及占比已基本確定,依照日本及歐美發展經驗,龍頭企業盈利能力有望趨強,行業毛利率提升至40-50%之間是大概率事件。量增和消費升級的機會在哪里?數據顯示西部人均消費量較沿海地區有較大提升空間,量增仍存空間;東部地區消費量已觸天花板,未來機會在產品結構升級。
2014年啤酒CR4達75%以上,預測龍頭企業受益行業高集中度毛利率將提升,主要邏輯:(1)、日本行業集中度提升之后,產品差異化和高端化趨勢凸顯,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國內啤酒行業處于集中度高且消費量見頂的拐點,高集中度及消費量觸頂加快產品高端化及差異化,提升品牌企業毛利率;(2)、高集中度改變過去壓低價格競爭的產業格局,龍頭企業關注品牌構建提升下游溢價能力。此外,國內企業發力高端市場,建立直銷團隊,多樣化、地毯式鋪建渠道,搶占高端市場享受消費升級紅利。
啤酒子行業中看好行業龍頭青島啤酒,未來有望從橫向和縱向擴張以避免行業低增速帶來的業績下滑目標價65元,“買入”評級。(1)“1+1+3”戰略明晰主副品牌定位;(2)定位年輕化高端化;(3)渠道微觀運營高效,并建立“網絡銷售商+官方旗艦店+分銷專營店+官方商城”四位一體全方位的“互聯網+”渠道;另外啤酒行業低增速增長將成為常態,如果青啤僅以啤酒業務作為主營業務,公司必將忍受業績平庸且單業務不足以支撐公司發展的痛苦,我們認為公司外延式擴張空間巨大且動力十足,未來有望從橫向和縱向擴張以避免行業低增速帶來的業績下滑。預計2015-2017年青島啤酒營業收入305.11、315.8、329.2億元,同比增長5.0%、3.5%、4.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22.9、25.1、26.9億元,同比增長12.74%、9.88%、7.20%,對應2015-2017年EPS分別為1.65、1.81、1.93。目標價65元、對應2015年39.4XPE。
燕京啤酒:“西部擴張+產品升級”支撐業績向好,改革預期增強彈性較大。公司確定性的全國戰略開啟且西部擴張計劃明晰,西部量增空間仍存,且公司謹小慎微的渠道扁平化,支撐公司業績穩健提升。公司聚焦產品升級,中高端產品升級潛力巨大,有望提振公司盈利能力。另外公司是唯一沒有外資背景的啤酒企業,在國企改革背景下,對照A股市場國企改革標的來看,預期增強且彈性較大。據此我們認為公司具有良好的業績支撐且改革預計增強彈性較大,給予目標價18元,“買入”評級。
惠泉啤酒:我們看好燕京啤酒控股的國內二線啤酒公司惠泉啤酒的國企改革及重組預期,目標價30元,“買入”評級。(1)啤酒銷量低增速,行業過于擁擠,整合已是大勢所趨;(2)2015年一季度惠泉啤酒虧損0.15億元,下滑趨勢明顯,預測未來將繼續下滑,管理層及控股方可忍受程度低。在北京國企改革升溫的大環境下,我們預期燕京啤酒有望整合惠泉啤酒整體啤酒業務,以避免同業競爭。同時惠泉啤酒有望注入北京國資委旗下資產實現北京國資資產證券化率提升。受國企改革預期及資產重組預期,我們給予惠泉啤酒目標30元,“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成本大幅度上漲;食品安全;國企改革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