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擴張趨勢
關鍵詞:并購,新增產能,改擴建搬遷,轉型
2014年,可以說是近年來并購行為最少的一年,被并購資源稀缺是當然的原由。并購的主角當屬百威英博,分別收購了四平金士百和江蘇大富豪這兩個被行業認為年內規模最大、并購金額最高的啤酒企業,此外,青島啤酒收購淄博綠蘭莎55%的股權,嘉士伯成功收購重啤集團東部資產,成為了年內僅有的四起并購行為。新建、擴建、改建、搬遷的項目仍然在延續,項目規模和行業新增產能承繼了上年的理性和減速態勢,遠低于前兩年。據不完全統計,在2014年擴張建設的項目如下:
表十 2014年全國啤酒行業主要建設項目統計表④
④本表為不完全統計,且未包括協議投資、意向投資項目和后期建設項目;
⑤該企業當年新增產能中包括被并購企業的產能;
⑥全國合計新增產能中不包括被并購企業的產能。
圖一 2007年~2014年啤酒業約新增產能情況
2014年行業凈資產增加166.59億元,增幅8.27%;流動資產增加32.51億元,增幅4.01%;負債增加27.33億元,增幅2.63%,增幅繼續回落。從資產和負債情況來看,顯示出啤酒行業資產增加溫和,資產結構的流動性較好,償債能力加強,同時,也顯示出投資進一步減速的預期。相比2012年以前的幾年,行業每年的當年新增產能基本在600萬kL以上,2012年降至443萬kL,2013年再降至230萬kL,顯示出擴張減速的跡象,2014年的當年行業新增產能約315萬kL略高于上年,但從項目數量上看是近幾年最少的,2014年僅為29個,遠低于上年的43個,顯示出投資趨于理性的態勢。
從投資的比重上看,改擴建和搬遷項目仍是現階段擴張的主要手段,無論從項目數量還是建設規模上,都是最多和最大的。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受限于當前的擴張形勢和消費需求,并購資源短缺,新建工廠的布局點越來越少,那么,改擴建就成為了相對最為有利的選擇。對于工廠搬遷,還有其他的原因,一方面,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當地政府動員工業企業搬遷至工業園區或遠離市區的郊區;另一方面,通過工廠搬遷,啤酒企業可以對新廠區進行重新規劃,更新設備,擴大產能,還可以獲得一定的補償;再者,搬離市區后,避免了對居民的噪音污染,減少了環境污染,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口碑。
雖然,行業的擴張腳步在不斷減速,頻率也在降低,但是,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日益提高,啤酒企業的每一次并購或者擴張行為都為外界更加關注,特別是當下媒體對行業的集中度的興趣顯然要高于產銷量的增長與否。2014年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啤酒五大集團的總產銷量為3477.78萬kL,增長0.47%,占總產銷量的70.66%,比上年提高了7.66個百分點(上年占國家統計數為63.00%,占行業統計數為74.4%),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如剔除并購企業的產銷量,五大集團的有機增長為-3.36%,降幅大于行業總產銷量的降幅,由此可見,五大集團市場份額的擴大來自于當年的并購行為。
現如今,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正處于轉型階段,因為依賴數量型增長的經濟模式已經難以支撐龐大的經濟體量實現高速增長,特別是隨著人口紅利減少、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資源配置效率和要素供給效率下降等因素,中國也面臨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頸。對啤酒行業而言,也是同理,把市場規模和市場份額放在首位的經營理念也許要更新,雖然,行業集中度依然有提升的空間與可能性,但這已經不是當下最為重要的。在同樣的產能、生產水平下,制造業的資本和勞動力結構是怎樣的?中國顯然偏向于以勞動力獲取生產優勢,而歐美國家則倚重于技術和資本。中國啤酒業和國內很多工業企業一樣,長期依賴于低盈利水平下的規模經濟,實際上,這種低利潤的狀況是制造業前一個階段的發展模式,是要素結構帶來的結果。當前,中國把開發國內增長動力放到了首位,包括城鎮化、技術創新和建設消費性社會等等。與此同時,制造業的經營模式和創造價值的方式,都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啤酒企業理應順應時代的節奏和把握行業發展的脈搏,把有限的財力、精力和物力集中到企業質的提升。
七、創新意識
關鍵詞:創新不足,轉型升級,微創新
進口啤酒連續三年大幅度增長也引起了媒體和社會輿論的關注,一些消費者和媒體認為這是國內啤酒企業缺乏創新意識所造成的。其觀點也較為直觀和犀利,進口啤酒在商超里擺放的琳瑯滿目,各種特色產品、不同的包裝形式和國內清一色淡爽型啤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引發了消費者獵奇的心理之后,又產生了對國產啤酒是否創新不足的困惑。
中國啤酒業是充分市場化的行業,生產經營受制于消費需求,也略滯后于消費需求,這是供需關系所決定的。中高端啤酒產品需要中高端消費市場和消費人群來支撐,在特定消費人群未形成或市場需求不足的前提下,即使啤酒企業開發了相應產品,也只能叫好不叫座。中國啤酒業經歷過計劃經濟時期有酒就能賣的草莽時代,當時,并無品質一說;也經歷了并正在經歷著供大于求的市場經濟時代,此時,產品質量迅速提升并且穩定,但產品同質化,差異性小,而企業轉而注重市場營銷。在當前中國啤酒市場容量趨于飽和的形勢下,將會出現競爭方式和營銷手段同質化的現象,中國啤酒市場也必將會迎來啤酒產品品種和品牌交相輝映的大發展時代。差異化產品、中高端啤酒產品以及更為細分市場特色產品的需求增長迅速,觸發并支撐啤酒行業的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和創新意識。通過調整和創新使我國啤酒業從價值鏈和產業鏈的低端走向中高端,而創新并非單指產品創新,這涉及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創新等等的系統創新。
目前,中國啤酒業的創新大多是借鑒性創新,也就是“二次創新”的拿來主義,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上的創新,基本是在別人已有的基礎上做改進和創新。有時甚至不惜標榜為源于純正的“××國工藝”等等,雖然,取得了短期的銷量,但也間接向消費者傳達了“××國啤酒”就是好的概念,那么,進口啤酒量大增就不足為怪了,F在,中國啤酒業將迎來市場容量趨于飽和的轉型期,轉型升級就是要從勞動力驅動和投資驅動等傳統驅動力過渡到以創新為驅動力,啤酒企業要進入一個新階段——怎么通過“二次創新”走向“原始創新”。誠然,啤酒業屬于制造業,啤酒產品是食品,是快速消費品,其創新雖然比不得電子產品具備的“顛覆性原始創新”基礎,一般而言,“原始創新”可遇而不可強求,“革命性原始創新”更是劃時代的產物。但是,中國啤酒市場缺少并且至少需要的是具有中國元素的“原始微創新”,而這種“原始微創新”的累積效應也可以形成中國啤酒業持續發展的創新驅動。
八、互聯網思維
關鍵詞:互聯網+,結合度,消費群體,價值鏈重構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使絕大多數人有一種目不暇接和猝不及防的感覺,互聯網將會改變城市、企業、金融等諸多領域。不知不覺中,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等新興產業已經悄然來到身邊。新的產業革命的特點是“互聯網+”,“互聯網+制造業”被稱為“工業4.0”,這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思維”儼然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界、產業界炙手可熱的詞匯,而傳統產業的互聯網思維也成為網絡上熱議的話題;ヂ摼W思維帶來的是沖擊還是機遇?互聯網思維將顛覆傳統產業還是將加速傳統產業的升級?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傳統產業,意味著更大的風險還是更好的發展?誠然,用好互聯網思維,制造業鏈條上的研發、生產、物流、市場、銷售、售后等都要順勢而變。
釀酒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想來業內也已不陌生,一時間,“互聯網+酒業”的B2C、O2O、B2B、C2B似乎瞬間就誕生了。雖然,目前的“互聯網+酒業”結合度仍然較低,但是,不能不看到其發展前景的巨大潛力。“互聯網+酒業”的結合首先是對傳統渠道的沖擊,在如今酒行業仍是以“傳統渠道為王”的時代,多數企業只能選擇和傳統渠道站邊,也因此形成“互聯網+酒業”結合度不高的局面。如以細分酒種來看,結合度較好的是白酒產品,在互聯網渠道的年銷售額約為50億元,約占白酒行業年銷售額的1%。啤酒產品則很低,在互聯網渠道的年銷售額不足5億元,占啤酒業年銷售收入的0.26%,如以零售價計則更低,約為0.09%。
表十一 2012年~2014年酒類產品在淘寶網和天貓網銷售額所占例
數據來源:《情報通》,《酒仙網》
以酒類主要的互聯網渠道——淘寶網和天貓網為例,可以看出啤酒在互聯網渠道的銷售額占比是極低的,其2014年啤酒的年銷售額為3.33億元,約占互聯網渠道銷售額的66.66%。但是,銷售額的增長還是比較可觀的,三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3.50%,雖然銷售額不大,但品牌、品種可以千計,店鋪之多,可以數千計。青島啤酒、雪花啤酒、珠江啤酒和百威英博的自營天貓旗艦店的銷量和銷售額排名比較靠前,但四家合計銷售額也僅為1919.84萬元,可見其分散程度。2014年按銷售額排行的各大品牌中業內較為熟知的有:青島啤酒(第2位),百威啤酒(第9位),雪花啤酒(第11位),喜力啤酒(第15位),1664啤酒(第18位),健力士啤酒(第22位)。
從消費群體來分析,白酒和葡萄酒的消費群體以60后和70后為主,啤酒的消費群體則是以更為年輕的80后和90后為主,而年輕的消費群體正是網購的主力軍,那么,為什么啤酒產品與互聯網的結合度反而不如白酒和葡萄酒呢?其原因是,雖然,啤酒的產品屬性與網購群體的消費屬性較為吻合,但是,啤酒產品的單品價值和包裝形式與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不相適應,使啤酒產品在利用互聯網渠道到達消費終端之間出現了斷層。從已在互聯網渠道銷售的產品就可以看出,基本都是進口啤酒和國產的中高端產品,包裝形式也大多以易拉罐裝為主。正是這個斷層在當前重構的消費模式中成為了阻礙啤酒市場容量增長的一個負面因素,特別是在現如今啤酒消費由商務分享型向自我享受型過渡的時期,顯得越來越為重要了。
相對于以大規模生產、大規模銷售和大規模傳播為特征的工業化思維而言,互聯網思維正通過對市場、用戶、產品以及產業價值鏈的重構,把人類帶入一個以開放、平等為特征的信息化革命的全新時代。在2015年3月5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與此同時,還要扶持新興消費,“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前不久的“雙十一”,我們見證了在一天的時間里,阿里巴巴和天貓350億元交易額的產生。這是一種必然會后來者居上的新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的迅猛發展告訴我們,新的時代賦予了新生事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面而來,可能與我們本來遵循的邏輯和慣性思維并不相符,但是,你必須要去適應它、利用它和改造它,乃至為我所用。
第二部分 啤酒分會2014年工作總結
根據《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產業發展方向,啤酒分會積極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要求,切實解決啤酒行業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為啤酒企業服務的過程中逐步走向成熟。2014年,在中國酒業協會的領導、廣大啤酒會員企業以及省市區協會的支持下,啤酒分會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年度重點工作
㈠完成2013年年度啤酒行業統計工作
2014年3~5月,在啤酒企業和各省市區協會的協助下,啤酒分會完成了2013年年度啤酒行業統計工作。依據統計信息,在《啤酒科技》雜志上公布了產量、銷售收入、利稅總額以及“2013年度中國啤酒行業十大暢銷品牌”“2013年度中國啤酒行業十大成長品牌”,及時向各省市區協會反饋了各類統計結果。為使入網企業盡快得到信息交換資料,繼續實行發送電子版季度產量快報制度。在對2013年行業統計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完成了題為“為所應為——2013中國啤酒產業發展概況及趨勢分析”的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