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論是酒類銷售平臺1919、酒仙網,還是酒企茅臺,甚至是阿里巴巴,都紛紛在葡萄酒領域落下重要棋子。“葡萄酒的利潤空間相對名優白酒更大,現在酒企、酒商都在積極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重點布局葡萄酒業務。”中國副食品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楊征建近日如是點評。
龍頭企業紛紛加碼
4月8日,1919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稱,已與北京逸香世紀葡萄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框架協議》,協議約定1919取得逸香49%的股權,成逸香第一大股東。據了解,逸香是我國歷史最長,最大的葡萄酒教育培訓機構。1919在年初就推出了葡萄酒戰略,高調宣布打造萬酒網,打造葡萄酒類的淘寶。
4月12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意大利2016Vinitaly酒展上宣布,要將每年的9月9日打造為“天貓全球酒水節”。業內人士表示,阿里的這一戰略棋子,表明了中國葡萄酒市場熱度漸起,為新生代葡萄酒消費者未來的消費場景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間。
4月13日下午,酒仙網宣布與澳洲最大的葡萄酒企業譽嘉葡萄酒集團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并表示未來雙方將在產品采購、銷售、品牌營銷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至此,酒仙網紅酒全球直采戰略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
國內知名葡萄酒專家、葡萄酒收藏投資顧問陸江稱,隨著阿里巴巴、酒仙網等這些大企開始關注、重視葡萄酒,無疑將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領軍人物來頭越大,對行業現有運營者存在挑戰的同時,也會加速行業自身變革與成長。其次,新的商業思維和元素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機會。
楊征建認為,“隨著葡萄酒的普及,低端紅酒需求量將會很驚人。像酒仙網這種依靠資本運行的酒業公司,他們的擴張速度是非?斓,他們十分需要像葡萄酒這樣新的增長點。預計未來,葡萄酒業務份額將增加到他們整體份額的20%左右。”
非剛需產品增長受制約
2015年我國進口葡萄酒整體數量增幅為44.2%,而國產葡萄酒在近年來也是越做越好。不過,“爆發式的增長并不會出現,葡萄酒是一種相對傳統產品,在中國也并不是剛需產品。”陸江則告訴記者,中國葡萄酒市場增長并沒有想像的那么快,根據業內調查,2015年我國進口葡萄酒增幅飆升很大一部分是流通環節里的補貨,補充2013和2014年里國內消耗掉的葡萄酒。中國人均消費量還是太小,但市場基數在,發展潛力巨大,屬于朝陽行業。
陸江感慨道,“前幾年我國酒業一直低迷,2015年更是觸底一年。但我們并沒有等死,很多紅酒推廣人士和酒企都在積極培育葡萄酒的個人市場,進行葡萄酒推廣等。目前整個葡萄酒市場已經開始回升,從政府和商業消費為主轉向個人消費。2016年我們推測說是一個復蘇之年。”
楊征建認為,國內正經歷著中國葡萄酒消費發展史上最好亦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地方是葡萄酒市場已經觸底并開始回升,而80、90后的年輕人逐漸開始成為飲酒主流,他們更接受這種舶來文化。同時,資本全面關注與介入葡萄酒行業,將推動葡萄酒行業進入個人消費的高速成長期。”而最壞的是國內葡萄酒企業還受困于體制和產業政策,在無力與矛盾中錯失了轉型的機會,同時競爭力強大的進口葡萄酒越來越多,而我國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葡萄酒渠道系統,最終國內不少酒企會在產業消費升級中慘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