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未來,不會重復這一輪的粗放方式,將會是全新方式,主要在四個方面不同。
行業乍暖還寒,復蘇不會是“普漲”
現在大家熱情高漲,行業顯得更有活力,這是好事。但我認為,此時有必要降降溫,冷靜冷靜,提行業全面復蘇為時尚早。我們行業可悲的地方在于,一些人缺少獨立思考和長遠眼光。行業調整的時候,大家都一片悲觀。我說不要悲觀,那是個正常的經濟規律,寒冬也意味著意味著春天不遠了。那么現在,行業還處于乍暖還寒之時,我要說我們熱血沸騰的度數不要太高,還得理性判斷,冷靜對待。
到現在為止,我對行業調整的判斷,基本上還是符合行業發展情況的。2014年重慶秋季糖酒會上,我就談到過2015年行業會見底。在南京秋糖會上,我說,2016年,白酒的價格將會回到上升通道,特別是五糧液茅臺,但幅度不會大。而行業的全面復蘇還有待時日,至少要三年。去年下半年,與行業人士私下探討,我也講了我的判斷,2017年行業會延續上升通道,但步子會更快,幅度會加大。如果說2016年主要是茅臺五糧液進入上升通道,那么2017年,會有更多品牌的價格走入上升通道,F在,我們基本上已經看到了這個趨勢。所以說,2017年,繼續延續價格上升的態勢,幅度加大,頻率會加快,但還是談不上全面復蘇。原因很簡單,因為宏觀經濟還是不支撐。
最近兩天,我連續看了糖酒快訊團隊的行業文章。這些文章給行業提出了一種思考和警示,比如說《次高端二次來襲,是商機還是坑兒?》,比如說對五糧液近五年年報的梳理分析,比如說對上市公司低端酒業績狀況的關注和分析。我認為,這樣的觀察和分析是有獨到之處的。這是媒體負責任的做法。
行業未來的發展,不會重復這一輪發展的粗放方式,而將會是新的增長方式。
此輪行業高景氣時候,就像十年前股市。一漲就是普漲,股票不分質地,大藍籌也好,垃圾股也好,行情一來大家都漲,機會均沾。這種所謂的牛市,只要是買入股票,你就會賺錢。也確實有人在其中賺到了錢,但是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的普漲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是違背經濟規律的,F在的股市,已經不太會出現這種情形了。
在2010年白酒發展的高峰期,我曾對行業表達過憂慮。為什么?那個時候行業就像普漲的股市,什么酒都敢漲價,而經銷商似乎也是什么酒都能賣,什么價都能賣。這種狀態不正常。那時候,多少廠家提出了百億目標,多少廠家在擴容,上馬新生產線,而且一擴就是三萬噸、五萬噸;那個時候,到處都是酒城、酒都,白酒產業園,地方政府腦子都熱了,忽略了最基本的經濟規律。過熱、過度帶來的是一擁而上無序發展,最后是過剩,調整就成了必然的結局。對于未來這一輪的發展,我個人認為不會是上一輪發展的簡單重復,因為行業的背景和發展都已經完全不同。
第一,名酒企業已做好充分準備,產品線成型,行業不存在普漲機會
盡管上一輪的發展,把白酒行業拉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那個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廠家其實是沒有準備好的。面對市場爆發式的增長, 我們的一線廠家,如茅臺、五糧液,在這一輪上漲中,沒有好的產品梯隊,價格上漲之后,給二線品牌留下了巨大市場空白,二線品牌的提價又給三線四線品牌留出了空間。二線品牌填次高端,而三四線品牌跟隨二線品牌提價,形成了行業普漲的現象。
這一輪行業調整期間,茅臺五糧液價格下滑,壓縮了次高端空間,把原先那些不入流的品牌打回了原形。
現在,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名酒產品線已經今非昔比,他們把握住了調整期,著力打造腰部中檔和中高檔產品,現在產品梯隊成型,即使主力品牌價格再度上漲,也不會像以前一樣有大量空白地帶。
像五糧液,雖然調整期大幅度下滑,但是其五糧春、五糧醇卻是逆勢成長,反而更奠定了他堅實的市場基礎,包括尖莊從原來純低端,提升到了中低端。
再比如茅臺,在上一輪,茅臺除了主力品牌,系列酒是非常弱的,F在雖然也稱不上強,但勢頭非常好,成立了專業公司,專攻系列酒,有點類似五糧液的系列酒公司。還有習酒,原來濃醬并舉,現在以醬香為主。
現在看來,一線廠家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完整的產品線。所以,我認為未來新一輪茅臺五糧液價格上漲,不會形成行業性的普漲格局,不是誰都可以有機會的。
第二、新一輪的發展,不同的是消費形態改變
上一輪的消費,特別是發展的中后期,行業中充斥著無序的公務消費。這種畸形的消費需求把團購也放大到了畸形的地步。那個時候,團購幾乎成為高價白酒最主要的銷售方式,而且這種畸形消費方式把我們行業的思想搞亂了。
經銷商用不著去認真做市場了,用不著去認真做終端了,也用不著去維護門店了,哪怕是從來沒做過酒的人,只要去搭上一個有一官半職的官員,用所謂的團購方式,就可以達到賺錢的目的。其實,這種團購不會為行業帶來增量,僅僅是渠道攔截,對現有市場蛋糕的重新切分而已。多少經銷商放棄了多年維護的網絡,轉而去做所謂的團購。恰恰是這部分人,在后來的調整中輸得最慘。三公消費的禁令一下,他們立即就沒有市場了。他們中的很多人,退出了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