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白酒在漲價潮中迎來了行業的復蘇:茅臺重新站穩千元價位,五糧液、國窖相繼順價。近期洋河又推出千元手工班新品,高端白酒市場一派繁榮。那么高端酒接下來會是怎么的走勢呢?
2002—2016年:以外力為主的白酒高端化之路
首先回顧整個高端酒的發展史,不難發現中國高端白酒的發展史直接反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以53度飛天茅臺為例,茅臺的高端性其實從并不是黃金十年奠定的,黃金十年只是助推了茅臺的奢侈化發展。
飛天茅臺的漲價破百元價位在1987年128元,破三百價位在2003年320元、破五百2007年、破千元2011年、破兩千2012年。飛天茅臺的價格異常期間主要是在2011及2012年兩年期間,這也是中國白酒行業最瘋狂的兩年,也就是四萬億刺激下的造成的異常,其它時間的茅臺價格控制一直比較穩定,飛天茅臺及平均工資比穩定在24-29%之間。
可以說從新中國建立以來到1990年前,飛天茅臺的價格比較于全國每月平均工資,都占到了平均工資的10%左右,1990年以后飛天茅臺的價格比較于全國每月平均工資達到了20%,從此茅臺一直保持在這個位置,因此其高端性也始終保持不變。
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時間是在2002年后開始,價格一路高歌成為了黃金十年的標桿,2002年的中國白酒剛剛經歷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調整,行業經過了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盤整之后,由酒鬼酒及水井坊品牌拉開了中國白酒高端化的道路,由此也催生了國窖1573、舍得、紅花郎、青花汾酒、藍色經典等一些列中高端白酒品牌,而茅臺、五糧液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啟了快速提價的道路,從此以后以飛天茅臺、水晶五糧液為首的兩大中國高端白酒品牌走向了神壇,成為了中國白酒產業的風向標。
2017年:高端白酒難以實現量價齊升
但是與2002年開始中國白酒高端化道路不同的是,進入2017年的中國白酒產業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并非像亞洲經融危機那樣影響短暫,國內外經濟環境依然非常不明朗,此時的漲價看起來有跡可循,也符合行業盤整的規律,因此行業能夠熱衷于中高端白酒的漲價熱潮。
但是不同的是,當時的白酒還處于供方市場階段,尤其是高端白酒品牌,產量及品牌極少,而市場的需求隨著2002年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高端白酒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