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面這些是杞人憂天,那以往每年因為酒駕醉駕導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則是觸目驚心的血淋淋現實。
據統計,從1994年到2004年的十年間,因為酒后駕駛而導致的死亡人數占交通事故總死亡人數的比例,由1994年的2.0%,上升到2004年的4.4%,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長,導致的事故起數每年以17.4%的速度增長;導致的死亡人數平均每年以13.5%的速度增長。酒后駕駛已成為引發交通事故,特別是惡性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來源:趙衛興、高巖、陳鷹《我國酒后駕駛現狀及影響分析》)
1995年10月2日,著名的相聲演員、優秀的口技表演者洛桑,就是因為酒后駕駛不幸釀成事故,因傷勢嚴重,不治身亡,終年27歲。如果他現在依然平安健康地活著,注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藝術家,但是,事故的后果沒有如果,更不再有傳奇的故事。
雖然交警每天都查酒駕,但是直到2011年8月23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新增第133條,才將醉駕、飆車等危險駕駛行為定為犯罪,并予以立案追究。此后,大大威懾了駕駛員酒后駕車的危險行為。2016年公安部交通局,出臺了最新最嚴的酒駕處罰標準,更為那些心存僥幸的酒后駕駛者以身試法亮起了紅燈。
如今,因酒催生的交通事故在路上逐漸變少了,在餐桌上釀成的事故卻越來越多了起來。迄今為止,因飲酒過量而死亡的案例不勝枚舉,死者有食客、賓客、新人、領導、下屬、員工,甚至現役軍人。一人意外導致家破人亡,同桌均被法院判擔責賠償。實屬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同樣是喝酒,動機不同,境界就有天壤之別。
據港媒報道,1998年1月底徐增平帶齊所有的證明文件及50多箱62度的二鍋頭,和兩名助手飛往烏克蘭,開始他難忘的航母談判之旅,憑著每頓飯喝2到3公斤的二鍋頭建立的友情,烏克蘭政府和船廠,答應以2000萬美元連船和四十噸重的圖紙一起賣給他,這艘名叫“瓦格良”的半成品大船便是如今,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的前身。然而,在談判的酒局當中,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中,開著門窗,他都滿身大汗。
無獨有偶,據傳我軍在對蘇和對俄的軍事裝備訂購談判當中還專門設有“酒司令”一職,由有雅量的專人負責擔任。據說每每談判結束戰果豐碩。以人品品酒,以酒品塑人。這些都是高風亮節、利國利民的壯舉,不可非議!
有得必有失,白酒文化給中國帶來機遇的同時,同樣也帶來了悲劇。
雖有詩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但話又說回來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嗜酒如命、狂放不羈、瀟灑倜儻的李白,縱能文思泉涌斗酒詩百篇也難逃厄運。由于長期酗酒,導致他患上了腐骨癥,此事卻鮮為人知。而且,酒精慢性中毒的后遺癥將李白突變的基因傳給后代,造成癡呆,最后沒有一男半女延續香火,更無后代有任何建樹可談!對于李白的粉絲而言,美酒與詩是故事,李白與酒就成了事故。
酒文化的責任
酒泥可以飄香,但是爛泥扶不上墻。一個總是扶墻走路的民族,一個醉爛如泥的民族,一個總是東倒西歪、醉生夢死的民族,是不可能把江山社稷的基礎打牢,是不可能把國家的高樓建好,更不可能把民族的大廈建高的!醉酒、酗酒、嗜酒無法完成高空作業,任何人都不會在沉醉之后順利地爬高上低、清醒自如地操作空中吊車。“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意味著,社會主義建設要對中華文明千年的醉酒文化積弊說不,吊兒郎當的糟粕文化上不了大雅之堂,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千秋基業不能掉以輕心!
酒的表面現象是來解決飲者的盡興問題,其實質是人類豐收的農業勞動果實的能量,為滿足人類生存生活需要,而進行的延續、保存、轉化與升華,這就是酒所謂“水的外形,火的性格”。否則,人類經過千辛萬苦勞動得到的那些豐碩成果,那些富足而過剩的原材料,只會因為保管不善霉變、腐敗、爛掉而最終化為烏有,釀酒的物質升華的過程其實就是“反腐敗”的過程。
因此,酒文化的傳播的過程同樣也是反腐敗的過程。
貪杯=貪心=貪念=貪污=攤事。
軍中巨貪谷俊山被查時,部隊紀檢人員從其將軍府深宅大院的地下室里搜出茅臺酒1000多箱,還有不計其數的名表、首飾、字畫等等。38軍軍長張巖違反中央八項禁令,與下屬聚眾喝酒致人死亡,并瞞報上級,釀成大禍,影響惡劣,被視為對黨不忠。大老虎周永康的弟弟和侄子通過特權關系,獲得了無錫的五糧液專賣權,進行斂財更是讓人發指。
所有這些劣跡的矛盾根源,直指的是浸淫在白酒文化中由來已久的劣根性,即“江湖思想”,講哥們兒的江湖義氣,勾三搭四、張揚跋扈、匪霸之氣十足,對社會和人民的罪行罄竹難書。白酒沒有將中國社會的弊病“活血化瘀”,自己卻“水鈉潴留”,出現了淤血、水腫、中風等綜合征兆。
白酒自古以來受小農思想的影響,充滿了地域情懷、田園情懷、大陸情懷。中農的國家觀、大農的世界觀、超農的星球觀尚未建立,各自為政、各行其是,以致“國酒”的名分之爭紛擾不斷,這也是“江湖思想”發酵的結果。按照目前的精神狀態,在沒有樹立“酒是用來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觀念之前,基本上無解。
然而白酒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唯有在歌曲里唱的那般:“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酒里蘊含著大河精神,正如解放軍報中說的那樣:“大河不知是大河。大河蘊藏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條大河,記載著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匯聚著革命先烈為民族解放和獨立而拋灑的熱血,翻騰著一個飽含挫折又不斷欲火重生的古老民族的深厚情感。稻花不只是稻花。這飄香兩岸的稻花,寄托著人民對來之不易的和平的珍惜與渴望,對當家作主美好生活的自豪與喜悅,對未來奔向小康的憧憬與期盼。”(解放軍報《大河不只是大河》2016.12.23)
中國的白酒文化應該借鑒吸收葡萄酒微醺之美的優點,培養有靈魂、有思想、有境界、有情操、有魄力、有節制、有遠見的飲者,而不是渾渾噩噩、得過且過、醉爛如泥的酒鬼!中國的酒文化不應該是“地獄文化”、“死神文化”,而應該是“人間佳話”、“靈魂文化”!白酒不應該越喝越糊涂,葡萄酒更應該越喝越清醒。
但愿歷經風雨之后,中國的酒文化“杯具”不再變成“悲劇”,酒桌上的“餐具”也不再變成“慘劇”。
作為人本主義科學之一的馬斯洛夫需求層次理論,其中鮮為人知的第六層次超越自我的Z理論,倡導的高峰體驗、靈性成長、天人合一,而不僅僅注意個人興趣或人性需求,尤其是要注意超越人性、自我以及自我實現等觀念意識,或許是中國的白酒文化最終解放的歸宿與希望所在。
解鈴還須系鈴人,千回百轉之后,東方人的精神與境界,最終仍然要擔起解決東西方文明共同面臨的世界酒文化難題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