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你開了個微商,客人就自然來了?事情不可能這么簡單!
沒有營銷,就沒有流量;沒有流量,微商、電商都只是間背街門面。
開間電商不是關鍵,關鍵是如何讓消費者看得見你
電商出現后,營銷似乎不受待見了。電商廢掉了渠道,封閉了搜索,傳統營銷的4P框架廢了,難道營銷也廢了?
然而,眾多商戶們發現,沒有了營銷,電商、微商都不過只是個背街門面,冷冷清清。
讓我說,豈止是個背街門面,甚至是連門面都沒有的店。如果沒有進入電商首頁、品類首頁或搜索排名前三名,基本上都是背街門面。
商戶越多,你被淹沒得越深。開間網上的電商鋪子不是關鍵,關鍵是如何讓消費者看得見你。
傳統電商只有馬云和劉強東在做營銷,他們產生了巨大的流量,然后在商戶之間分配流量,商戶們要么購買流量,要么守著個背街門面。但是,購買流量不是營銷。
微商出現了,因為有微信加持,所以刷屏成了一些微商的流量來源。初期,這一招是有效的,畢竟很新鮮,但微信泡沫在2015年3月逐步破滅后,這一招肯定也會不管用。如果沒有正常的流量來源,微商還是逃不過背街門面的尷尬境地。
有人說,O2O是電商的流量來源。然而,除了服務行業外,多數線上線下還是兩個價格體系,更何況傳統渠道曾經被當作“革命對象”,現在又要“結盟”,O2O還有一段距離。
當然,搏頭條,當新聞人物,確實讓一部分人做了免費傳播,但這不具備普遍意義,難道所有商戶們都能上頭條,當新聞人物?
社會化營銷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一線希望,因為社會化營銷能夠引導流量。只要有流量來源,無論是電商、微商,無論首頁上是否露面,都是高街門面。
“暴力刷屏”可能廢掉一個有效傳播手段
營銷的本質是“消滅信息不對稱”,背街門面就是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見不到。在互聯網時代,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稱,所以,仍然需要營銷。
從信息傳播角度看,廣告、公關、渠道和終端,核心是廠商與消費者溝通的信息管道,核心價值是“消滅信息不對稱”,或者建立“有利的信息不對稱”。
互聯網時代,信息傳遞更便利了,但傳統電商是個封閉的系統,比如,只能用阿里的搜索,封閉了外部搜索。
社群的出現,給了廠商一個與消費者建立聯系的便利手段,于是,這個手段被濫用了,“暴力刷屏”出現了。“暴力刷屏”的結果可能是把一個有效的傳播手段用廢了。
社會化營銷,比暴力刷屏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至少在傳播學上有點專業的味道,但傳播不是營銷的全部,傳播在營銷中總是更加醒目,一如傳統營銷。
要想讓電商、微商不做背街門面,必須建立一套基于互聯網的營銷體系,從而支撐互聯網營銷,特別是“互聯網+”熱潮后更是如此;诨ヂ摼W的營銷體系,我認為要做好下列幾方面:
1.建立互聯部
中國企業過去需要龐大的銷售隊伍,因為渠道和終端是碎片化的;ヂ摼W營銷同樣需要龐大的銷售隊伍,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
互聯網解決什么問題?解決通過社會化營銷手段與消費者互動的問題。如果說過去銷售隊伍是管理線下渠道的話,互聯部就是管理線上渠道。只要不能直接與消費者見面,無論線上線下,渠道總是存在的。
2.建立社群創意部
這應該是類似傳統營銷市場部部分職能的一個機構。傳統傳播,重在播,一個廣告片,播放次數越多越好。去中心化的傳播,重在傳,傳一次就夠了,關鍵看能否引爆。所以,去中心化的傳播,對傳播創意的消耗量非常大。
3.建立爆品部
我之所以沒有用研發部這個概念,主要是目前最稀缺的產品是爆品,爆品不是銷量最大的產品,而是能夠引發“集體圍觀”的產品,是能開創社會化營銷局面的產品。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創建職能部門的做法已經過時,更流行的做法是把這些部門的職能融入一個個“創客團隊”,如海爾的“小微主”和韓都衣舍的“三人團”,這也是可行的。
可是我們討厭那種幾十人、上百人甚至幾百人的微信群:它們的每條信息都提示我去閱讀,卻和我完全無關;它本來應該是一根管道,卻被撐成了一個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