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踵引入戰略投資者
酒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
白酒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2014年已經提上日程。
自從上海市國資委[微博]率先對監管國企進行體制改革后,全國掀起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風潮。而競爭激烈的白酒業,本應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只因酒企都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柱企業,所以多數白酒企業依然是國有企業的身份。而隨著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的加速,白酒行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箭在弦上。
最早爆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白酒企業是貴州茅臺。今年3月份,貴州省啟動了國有企業的體制改革,作為貴州省龍頭企業的貴州茅臺集團成為此次國資改革的一員。茅臺率先進行的混改動作是旗下賴茅酒業公司引入中石化[微博]易捷銷售有限公司為股東,這也標志著其混合所有制改革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五糧液則在啟動內部改革(公車改革)的同時,也在嘗試混合所有制改革,其與新希望(14.80, 0.21, 1.44%)的合作正是試水混合所有制的寫照。
值得一提的是,兩大白酒巨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都對國企改革提出了時間表。在剛剛結束的經銷商大會上,兩家企業均表示,明年將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企業的混合所有制,以更加靈活的組織架構來實現企業的不斷發展。
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表示,2015年,茅臺將以深化改革為契機,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購重組等方式激發企業活力。
同樣,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也表示,明年可能是五糧液的改革之年,引入戰略投資者、商家持股、薪酬體制改革、員工持股等問題都將有考慮。
事實上,隨著酒行業調整進入“深水區”,僅依靠酒企自身的調整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更大的突破,酒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但可以激發企業的積極性,還可以給市場帶去活力。因此,酒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老白干酒(47.10, -0.80, -1.67%)就是最好的例子。
12月1日晚間,老白干酒發布定增公告稱,公司將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分別引入戰略投資者、經銷商以及員工持股。而參與老白干酒定增對象包括北京航天產業投資基金、北京泰宇德鴻投資中心、鵬華基金增發精選1號資產管理計劃、匯添富-定增盛世添富牛37號資產管理計劃、匯添富-衡水老白干酒員工持股資產管理計劃5家投資者,且均以現金認購。
12月2日復牌后,老白干酒股價連續走出三個漲停板,股價從停牌前的26.2元/股漲至昨日收盤價的47.1元/股,漲幅高達64.88%。老白干酒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也由此成為資本市場白酒板塊的一個符號被定格在2014年。
從老白干酒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投資者對于老白干酒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還是比較認可的。正如老白干酒自己所言:此次引入投資者及優秀經銷商,可以提升公司的資本實力,進一步優化產品質量并提升營銷理念,借助與優秀經銷商的合作強化公司品牌運作,強化公司全國營銷網絡的市場推廣能力,以此加強和深化公司與行業各類資源的合作關系,多渠道、多手段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老白干酒在搞混合所有制改革外,沱牌舍得也曾公告重大事項重組的信息,但目前仍無定論。
不過,白酒混合所有制改革雖然在今年才剛剛啟動,但是市場上也有比較成功的案例。
據記者了解,青青稞酒在未引入戰略投資者華實投資公司之前,公司作為國有企業負債超過110%,而引入新股東后,公司經過整合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在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后,作為民營企業的青青稞酒在應對行業寒冬時顯得較為靈活,效率也高。
總之,白酒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走混合所有制改革之路將是一個趨勢所在,注入新鮮血液的酒企必將在企業機制、執行力等方面有所改觀。而高管利益、股東利益、經銷商利益都捆綁在一起后,企業才能發揮其各方優勢,才能有更長遠的發展。而在資本市場,明年國企改革有望成為支撐白酒板塊估值繼續平穩甚至提高的主線。
“圍剿”電商雷聲大雨點小
酒企“觸電”僅是時間問題
以互聯網思維來打理企業成為很多傳統行業都在做的功課。但是,在擁抱電商方面,酒企略顯被動。
白酒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對經銷商的依賴性較強。雖然此次行業調整,給傳統經銷商帶來重創,但是從近兩年的調整來看,傳統渠道依然是白酒銷售的主渠道,而且這一市場地位在短期內是很難撼動的。
面對群起的電商及移動互聯網,酒企可以說是既愛又恨。“愛”是因為傳統銷售渠道受阻時,電商作為一條新的銷售渠道,對于處在寒冬中的酒企來說是必要的支撐,這也是酒仙網、中酒網等酒類電商網站崛起的原因之一。意識到電商的重要之后,酒企們也自建或以托管的方式紛紛成立自己的電商平臺。酒企對電商的“恨”則是因為電商們為爭奪江湖地位,低價傾銷擾亂了價格體系,且電商渠道給酒企帶來的利潤甚微。
11月6日,貴州茅臺曾發聲明撇清與四川1919、中酒網、購酒網、酒仙網四家酒類電商的關系,對外表示與上述四家電商無直接合作關系。
在今年雙十一,酒企和電商之間的“掐架”成為酒行業的一個標識符。其中,茅臺向四川工商局投訴在新三板上市的1919公司低價“傾銷”茅臺酒。
面對電商們的“價格戰”,五糧液、郎酒、劍南春和山西汾酒(23.58, 0.58, 2.52%)等也紛紛站出來“圍剿”電商,并明確自己的合作或者非合作的電商渠道。
酒企對電商亮劍的背后,主要是來自經銷商的壓力。畢竟目前酒類電商占據酒企銷售份額較小,傳統渠道依然是白酒銷售的主渠道。事件過去了月余,酒企與電商之間的“戰爭”仍無定論,這充分說明了酒企和電商之間的復雜關系。
茅臺投訴1919的背后,是擔心低價帶給公司的損失,以及低價使消費者價格預期發生變化,那樣對經銷商和廠家都沒有好處。而作為電商,它們低價傾銷也得不到實惠,可以說是虧本賺吆喝。電商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維護其江湖地位,因為電商吸引廣告客戶、消費者的主要手段是靠流量,而酒類電商不做促銷就沒有流量,沒有流量排名就會落后,江湖地位受到動搖,這就是酒類電商寧愿虧損也來做促銷的原因。
雖然酒企和酒類電商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但是,互聯網電商銷售增長趨勢已勢不可擋。
根據阿里巴巴[微博]集團公布的雙十一數據顯示,淘寶雙十一的交易額達到了191億元,同比增260%。而酒類電商在雙十一也收獲不小,酒仙網公布其在雙十一當日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購酒網當日銷售額超過1200萬元,這些數字的背后正是消費者對電商平臺的認可。
事實上,擁抱移動互聯網,擁抱電商是各個傳統行業都必須正面面對的事情,白酒也一樣。盡管目前酒類電子商務占全行業的份額僅為1%,尚屬一個補充渠道,但卻有著較大的上升空間。因此,酒企和酒類電商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合作,而非排斥。如果將“線上和線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做好消費者體驗和互動,那么互聯網平臺將是酒企的一個新“蓄水池”。同樣,酒類電商要想分享千億級別的饕餮盛宴,其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對于它們來說,應該與酒企在產品研發等方面一起下功夫,開發一些定制產品,盡量較少對線下產品的沖擊,以實現酒企與電商的共贏。
“改革+轉型”是酒企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酒企與電商之間的關系雖然十分的微妙,但是酒企“觸電”已成常態。不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誰能笑得美麗長久,這不僅要看產品的質量,還要看企業的智慧。
個性化消費時代來臨
定制酒漸成酒企新寵
既然消費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中占有領先的地位,白酒作為快消品的一員自然有其大放光彩的舞臺。不過,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消費群體也正在發生變化:低端消費群、價值消費群、主流消費群、富裕消費群等多元化消費群體的出現,使得對產品的要求也呈多元化。而為迎合不同的消費群體,酒企們紛紛推出個性化定制產品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2014年,個性化消費時代已經開啟。
事實上,在個性定制化路上,瀘州老窖一直走在行業的前面,且收獲頗豐。
據了解,在高端酒國窖1573市場銷售不暢的情況下,瀘州老窖推出了“生命中的那一壇酒”為企業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在嘗到定制酒的甜頭后,瀘州老窖又與酒仙網推出“三人炫”酒,而這款酒上市僅84天,便實現了100萬瓶銷售,銷售額則突破7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白酒龍頭企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也推出了自己的定制酒公司。其中,貴州茅臺個性化定制酒營銷公司于今年1月18日掛牌,而茅臺對定制酒的預期目標是:2014年茅臺酒個性化定制公司保底銷售目標為10億元,2015年目標30億元,2016年實現50億元。另外,五糧液雖然在12月10日才公告成立宜賓五糧液創藝酒產業有限公司,但是,其定制酒業務早就在今年3月份就已經實施,其與中鐵二局(15.58, 1.42, 10.03%)開發了“開路先鋒”酒之后,又與北大荒(10.23, 0.21, 2.10%)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開發“北大[微博]荒鴻福”酒。這一系列舉動被分析師評價為將對公司業績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另外,老白干酒、山西汾酒、西鳳酒等都紛紛成立定制酒事業部,也想在定制酒領域分得一杯羹。
眾所周知,我國的白酒行業經過10年的快速增長后,在消費、市場和流通環節方面都積累了大量的問題。而目前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高端消費信心受挫,需求發生明顯變化,行業亟需重新定位。另外,其它酒種的沖擊,消費者口味的變化等,對白酒企業也提出新要求。
而隨著主流消費群體逐漸老齡化,年輕的80后、90后走向社會,白酒傳統消費群體存在流失的風險。因此,如何將高品質、性價比較強的產品通過另一種形式賣給消費者,是當下酒企都在考慮的問題。而個性化定制酒則在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會帶給企業銷量的增長。
中國白酒行業經過近兩年的調整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之際,酒企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未來的白酒行業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主體,逐漸向大眾化消費、商務消費和個性化消費轉變。酒企應該積極投身改革大潮中,找出企業發展的動力,帶動企業和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