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前,2015中國酒業發展信陽論壇在信陽舉行。論壇以“調整、升級、機遇、希望”為主題,行業專家和龍頭企業家觀點碰撞之間擦出絢麗的火花,大家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對過去一年的理性總結和未來一年的行業謀變上。
酒類行業新常態下市場需作出新調整
當前,白酒行業存在總量和結構都相對過剩的問題,“白酒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深度調整期,未來也將會出現一個新的常態。新常態下,行業發展速度、結構以及品類將做出新的調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漆云蘭表示。
根據行業前瞻人士的預判,白酒行業首先將呈現出“適度平穩”的增長速度,以往的高增長態勢將不復存在。高增長率的消失同時也意味著,行業大起大落的毛利率會趨于平穩,廠商大力度持續向市場投放的開發費用相應減少。
成都尚善品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鐵犁發表了他對明年白酒市場的預估:“第一,市場消費見底是在明年。今年白酒零售市場已經下降得比去年少了,明年將迎來小幅上漲;第二,高端產品降價,特別是國內一線名酒將再次降價。第三,各地企業的問題會爆發。此外,明年光瓶酒會受到重視,是中小經銷商的必然選擇。”
酒類行業如何尋求可持續發展道路
那么,在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現狀不斷發生變化的當下,酒類行業如何尋求可持續發展道路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認為,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創新和謀變,而且是主動的、積極地去謀變。
她認為,首先是體制、機制的創新和謀變。“目前國內15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1家實際控制者是地方政府,大部分是國企,經濟高速發展時,體制的問題被掩蓋了,被弱化了,但現在競爭、調整開始之后,這個問題就突出了,所以國企改革需要解決企業的決策機制和激勵機制問題。此外,還有相當多的酒企是民企,它們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我想,提高企業競爭力是改革的核心內容,包括國企和民企。”
其次,是在轉型和結構調整中創新和謀變。先明確發展定位,重新規劃未來的發展目標。然后適度調整規模和擴張的節奏,“磨刀不誤砍柴工”。最后是細分市場,明確目標客戶群體。
再次,是產品和品牌的創新與謀變。“在大眾消費者中推廣品牌戰略,重獲大眾消費者的認同感。當然大眾消費者也是多層次的,我們要找到最適合的那個層次,品牌應更多地貼近消費者的情感訴求。目前我們的市場分化就證明了這一點。”
最后,是營銷方式的創新和謀變。渠道重建,重新建立廠商分工合作關系,深化合作關系,各司其職,提升效率。電商作為新型銷售渠道異軍突起,深刻改變行業格局,重視電子商務的運用和創新,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生產和經銷共同發展,規范渠道,形成生態圈和產業鏈。
贏從來都不是在起點,而是在拐點上
在論壇上,河南省酒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輝認為,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沒有危機就沒有發展。而在危機之后顛覆性創新,對一個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危機本身也并不是一件絕對壞的事情,它是一種趨勢,符合一般的經濟發展規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受到危機波及的國家和地區,才有資格進入第一梯隊。這就是危機的作用,通過強制性的淘汰落后,通過強制性的創新,保持繼續生存的活力。
中國中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觀峰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華表示:“我們不要活在別人的世界里,行業有起就有落,這是一個常態;不用驚慌,對于經銷商而言永遠要相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再肥的草地上都有瘦馬,贏從來都不是在起點,而是在拐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