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五糧液的價格,起碼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五糧液自身價格,目前的價格難題該怎么看;二是在整個白酒行業里,五糧液在價格坐標上居于何種地位;三,五糧液和自己最大競爭對手茅臺的價格競爭問題。
在筆者看來,第一個問題是短線問題,事關兩三年內的市場價盤穩定,后面兩個問題則是長線問題,則事關五年、十年的品牌定位問題。下面,筆者將先討論五糧液自身的價格問題。
一思:五糧液作為價格標桿的地位在強化
誠然,五糧液自身的價格體系面臨嚴峻挑戰,但從目前來看,五糧液在中國白酒行業價格方面的標桿地位沒有變化,相反卻是強化了。五糧液是茅臺之外所有白酒品牌的價格上限,也可以是天花板,其他品牌在常規條件下都無法逾越這個天花板。所以,五糧液價格下滑,看起來是五糧液的自身的難題,但其實是行業大問題,五糧液一下滑,其他品牌的高價位產品莫不受阻,多數產品會面臨有價無市的窘境。這種結果其實已經在近兩年來上演了。另外,在某種程度上,在價格一起下降的過程中,五糧液其實“收編”了許多曾經的次高端產品的市場份額。
無論是價格的標桿還是對其他競品的收編,這皆源于五糧液自身的強大品牌力。這種品牌力使得產品價格下降而形成鮮明的性價比,要知道,沒有深厚的品牌和市場層面的高占有率,性價比是不容易形成的,比如某些品牌雖然降價,但銷量并沒有增加,因為沒有品牌和占有率的降價很可能讓消費者覺得此前的價格虛高。
二思:曲折中上升的五糧液價格大勢
這兩年五糧液的價格體系有目共睹,很嚴峻,那么未來五糧液價格到底會怎么變化。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放長眼光,看大勢,看長期的曲線。
我們來看看過去的17年五糧液的價格走勢。
很有意思,五糧液的出廠價和中國宏觀經濟聯系如此緊密,甚至和全球大勢有一定的關聯。筆者進一步地計算這17年五糧液出廠價格的平均增長率,在8%以上,這和20年來中國的GDP年均增長率(9%左右)是多么的貼近。所以,只要中國經濟穩定發展,五糧液的價格就會穩定上漲,如果說GDP的增幅下降,五糧液的價格增幅也會下降,但增長是顯然的。不過,加入反腐倡廉這個很大的變量,將會削弱五糧液和宏觀經濟之間的正相關聯系。當然,如果五糧液向商務領域轉型成功,這個變量的負面影響將會大大降低。
2014年五糧液出廠價格會怎么演變?會不會有史上第三次降價?或者像1997年之后那樣的出廠價在幾年內保持不變?這取決于綜合因素,尤其是宏觀經濟走勢,其次是五糧液自身的努力。毫無疑問,五糧液需要比以前更加努力、更富有創新意識才能和中國宏觀經濟共同起舞。
三思:和茅臺互有勝負的長線競爭
現在該談談五糧液和茅臺之間的價格了。茅臺、五糧液的價格“戰”是白酒營銷上的經典案例,當然這個價格戰的核心是比誰價格更高,而不是普通比誰更低的價格戰。
在25年前名酒價格放開的時候,茅臺、五糧液兩個品牌就已經互相鎖定對方為競爭對手了。從發展來看,這兩個品牌的價格戰基本經歷了三個階段。
即,1988年~1998年——相持階段;1998年~2006年——五糧液占據上風;2008~目前——茅臺占據上風。自然,茅五的價格競爭是一個長期的游戲,不能用一時、一兩年的時間狀況來判斷他們的價格地位。茅臺用了五年才扳回局面,假如某些方面失手了,可能五糧液又將扳回局面。所以,茅臺、五糧液的價格競爭需要放長眼光去衡量。當然,五糧液不可能坐等競爭對手的失誤,這需要五糧液在價格管理、消費者拉動方面有新的、更富有創新型的措施,畢竟茅臺這個老對手已經變得比以前更強大、也更老練。
四思:強勢價格政策需要適應新常態
在白酒的價格走勢上,2012年可謂關鍵節點,也是名副其實的拐點,該年之后,價格一路走低,銷量也持續下滑。這個價和量到底下滑到何時,其實在2012年,2013年大家都是心存僥幸,認為不會持續太久,不久即將見底,但中央在反腐倡廉方面的深入,持續,同時更重要的宏觀經濟在持續下滑,兩種力量的交匯,對白酒價格的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應該說,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兩種力帶來的影響是如此強大,都超出了傳統的經驗認知。
在這種背景下,企業按照傳統經驗出牌而產生不了預期效果也就好理解了。五糧液長期以來采取的都是強勢的價格政策。所謂強勢,就是任何時候確保五糧液的強勢價格地位,也就是確保五糧液在價格上的領先地位,這是完全正確的,尤其符合過去十多年中國宏觀經濟長期高速的大背景,所以五糧液在過去的十多年一直采取強勢價格政策。2003年五糧液看到水井坊價格冒得特別快,于是采取強勢價格政策,當年暴漲100元,短期來渠道和終端反映都不佳,但一兩年后即見良效,五糧液價格再次占據制高點。
但同樣的強勢價格政策在十年后的2013年卻失去效果。去年初盡管形勢不明朗,但五糧液逆勢提價,實踐證明,市場并不買賬,形勢更加嚴峻,量價持續下滑,渠道壓力劇增,迫使五糧液在今年5月宣布降低出廠價格,這是十多年來五糧液首次降低廠價。毫無疑問,從營銷角度來看五糧液的強勢價格政策沒有問題,但形勢比人強,宏觀環境實在太糟糕,這次強勢價格政策失去效果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看漲的前提下,強勢價格政策才有實施的土壤,只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消化一個奢侈品酒精飲料的價格上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反過來,一個奢侈品的價格上漲就會遭遇更大的阻力。在這方面,國窖的遭遇是一樣的,逆勢漲價后被迫降價,這些在營銷上都是正確的做法,但需要好的形勢。遺憾的是,產品的出廠價格可控,但市場所面對的宏觀經濟卻難以捉摸。
從目前來看,五糧液價格體系受到的壓力還是非常大,這兩年經銷商盈利的不多見。一些價格促銷手段反而起到了負面作用,比如509元的配售政策實際操作中拉低了價格,目前市場上批價多在520上下,而電商雙十一的五糧液499元零售價狂歡,則繼續在五糧液脆弱的價格體系上壓上了一塊大石頭。
顯然,在新的形勢下,在所謂新常態宏觀經濟下,五糧液的強勢價格政策需要更加柔性,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