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節慶連連,公司與客戶之間的聯誼,同學朋友之間的聚會紛至沓來。照理說,現在正是葡萄酒消費最為暢旺的時候,不過,從2013年以來,葡萄酒進口量、額均持續下滑,給葡萄酒市場蒙上一層陰影。為了遏制出口量的下降趨勢,活躍于國內市場的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簡稱“CIVB”)進一步加強在國內的推廣宣傳活動,并分析國內葡萄酒市場進入更為理性的“個人消費年代”。
年底旺季,局部地區進口量回暖
自從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出臺,對國內零售業的影響逐漸浮出水面。從去年6月開始,葡萄酒進口量、進口價齊跌,而且持續到今年。據海關統計數據,2014年上半年中國進口葡萄酒進口總量約為18.18萬千升,進口總額約為62.38億元,均價約為34.32元/升。從進口葡萄酒均價上看,6月份29.33元/升的均價相比上半年均價34.32元/升,比平均價格低了14.54%。
市場經過一輪調整,在下半年零售業銷售旺季出現了局部回暖跡象。從進口數量上看,2014年前5個月進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但今年6月進口量同比出現小幅上漲,上漲6.9%。在局部地區,進口葡萄酒的進口量也開始止跌回升。據海關的統計數據,今年5月份,上海和廣東分別位列進口的前兩位,其分別進口1087.3萬升和685.9萬升,分別增加6.2%和12.2%,二者合計占當月葡萄酒進口總量的53.9%。雖然進口數字依然低迷,但似乎能看到銷售回暖跡象。
葡萄酒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進口葡萄酒已經差不多到底了,但是市場起碼還要兩三年才能慢慢恢復到比較良好的局面,過去幾年的黃金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個人消費,漸成紅酒消費支柱
在中國所有的進口葡萄酒中,歐盟葡萄酒占了60%,法國葡萄酒占了進口的歐盟葡萄酒中的60%,波爾多葡萄酒占了法國葡萄酒中的60%。也就是說,波爾多的葡萄酒在國內進口葡萄酒中占了約21%的市場份額。
去年走馬上任的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總經理法畢安·博瓦(Fabien BOVA)近日在活動中解釋說,2013年波爾多葡萄的收成不好,投入市場葡萄酒本身量少,因此即便中國零售市場疲軟,實際上對他們的影響不算太大,F在,他們最為關注的點是普通老百姓的消費—這才是進口葡萄酒消費的支柱群體。法畢安·博瓦認為,國內的葡萄酒市場處于正在成熟的階段,這點影響正好成為讓普通消費者更多接觸、認識葡萄酒的機會,這對葡萄酒市場的發展是更加有利的。
針對個人消費市場,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今年把已舉辦8屆的“隨時隨意波爾多”活動從酒店宴會廳“搬”到商場里進行,增加消費者親子體驗的機會,姿態更為親民。
價格理性,四百元以下是主流
在葡萄消費者心目中,進口葡萄酒一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詞之一,最為出名的是令人耳熟能詳的法國拉菲葡萄酒。但從上半年中國進口葡萄酒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法國酒價波動最劇烈,出現大幅下跌,酒價下跌的主要國家中,意大利、智利和西班牙的價格低于均價。在過去一年里,商場、超市里的進口葡萄酒頻頻以白菜價出現,AOC級別的紅酒經常有“買5送1”等相當于八折的優惠,電商平臺上更加有列級莊葡萄酒以40元左右的白菜價出現,有名的進口葡萄酒也未能避免尷尬的局面。
法畢安·博瓦表示,消費者以往對波爾多葡萄酒有一定的誤解。“隨時隨意波爾多”活動堅持每年都為消費者甄選出100款價格在100元至400元的優質佳釀,其中包括了干白、干紅、甜白、桃紅等葡萄酒品類;顒优e辦了8年,主辦方發現,100至400元的價位正是入門級消費者中最受歡迎的葡萄酒,恰好跟法國本地的消費偏向相似!
同時,新世界葡萄酒也紛紛發動攻勢。目前澳大利亞葡萄酒每年在中國銷售價值超過2億澳元,關稅介于14%和30%之間,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4年內取消關稅。國內市場引進葡萄酒品種會越來越多,競爭性會越來越高,法畢安·博瓦稱:現在是個人消費年代,進口葡萄酒也要講求性價比。
紅酒口味,最愛還是干紅
你最喜歡哪一款葡萄酒?隨著國內葡萄酒市場逐漸成熟,這個問題再也不會困擾消費者。
法畢安·博瓦從參加培訓人士和國內消費者的接觸中總結到,消費者口味會隨著他們的認知有所變化。對葡萄酒懂行的人,會喜歡口感立體豐富。味道柔和平衡的葡萄酒,第一選擇紅葡萄酒,然后再嘗試其他類型葡萄酒。而對葡萄酒入門的人,反而更喜歡干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甜白葡萄酒等其他類型的葡萄酒。
刀叉牛排配美酒雖然經典,但地道的法國人也早開始盛行全新的美食美酒趨勢,街邊美食與波爾多干白、甜白和干紅的全新搭配,或者是生食主義的自然美味與波爾多氣泡酒、甜白和桃紅的曼妙結合才是如今年輕人的最愛!進口葡萄酒邂逅中國傳統美食,中國消費者用自己的理解去詮釋,不再糾結于固有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