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前董事長季克良老先生在《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茅臺陳年酒》中介紹過“每年出廠的茅臺酒,只占五年前生產酒的75%左右。剩下的25%左右,有的在陳放過程中揮發一些,有的留作以后勾酒用。”75%的基酒比例,再加上勾兌老酒10%左右的比例,茅臺理論可售數量為5年前基酒產量的85%左右。”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綜上,茅臺的理論可售數量可通過5年前茅臺基酒產量的85%來推算。按照2011-2015年的茅臺基酒產量的85%,可測算出茅臺未來5年(2016-2020)的理論可售數量。
翻開茅臺的年報,每年都會有一句“公司共生產茅臺酒及系列產品基酒xxxxx噸”,這個xxxxx噸包含了當年茅臺酒和系列酒的基酒的產量總和,而投資者最關心的產量是其中茅臺基酒的產量。
而值得注意的是,茅臺基酒,并非指茅臺今年生產的成品酒,也不是指前幾年生產,經過并壇或是勾兌過的在庫的半成品,而是指下沙后經過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后當年入庫的未經并壇未經勾兌的新取出的原酒。
如果僅從財報透露給出的數據,基本是無法得出其中茅臺酒的基酒產量的,幸好,茅臺領導們經常會在一些公開場合“炫耀”透露出一些茅臺基酒的產量信息,投資者才不至于過于霧里看花,如此,每年茅臺基酒的產量基本可以得到一個比較精確的數據。比如最近的2017年,茅臺基酒產量為42771噸。
茅臺基酒產量和設計產能的矛盾
在得知茅臺每年基酒產量之后,自然就會發現一些矛盾之處,因為茅臺很明確的公布了其有關茅臺基酒產能的十五計劃,十一五計劃,十二五計劃。茅臺十五計劃共二期,新增產能3000噸. 十一五計劃共五期,新增產能10000噸. 十二五計劃共四期,新增產能13900噸。
茅臺每次新建制酒廠房,公司都會發布投資公告,準確的告訴投資者這次會建設制酒廠房多少棟,每棟產能達200噸,完工后共新增產能XXXX噸,但是那棟制酒廠房具體什么時候完工什么時候投產,我們卻不得而知。
所幸的是,互聯網的發達讓投資者也能享受一下互聯網+,只要有過度研究的精神,總歸能搜尋到其動工日期,大致的工期,以及完工投產具體時間的蛛絲馬跡。如此便能得知每年茅臺基酒理論新增產能的大致數據。
而把每年的基酒產量的實際增量和每年理論新增產能做了對比研究之后,發現茅臺每年的基酒產量的實際增量基本都高于其理論新增計產能。
據相關資料數據分析研究之后,猜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應有如下兩個:
第一個原因,是茅臺基酒的實際產量一般能高于設計產能,這點可以從上市募集期的三個改擴建工程可見一斑,上市募集期的第一個工程是800噸老區茅臺酒擴建工程,其設計產能是800噸。
但從茅臺年報公布的與之對應的每年實際產量卻**超出了800噸,其2003年共累計產基酒1208噸,2004年共累計產基酒2407噸,2005年共累計產基酒3603噸,可見其產量每年基本穩定在1200噸左右,**高出其800噸設計產能。
同理查看第二個700噸茅臺擴建工程,發現其每年實際產量穩定在1000噸左右,第三個1000噸茅臺技改工程,發現其每年實際產量穩定在1500噸左右。
第二個原因,是茅臺釀酒工藝的不斷完善進步。比如,茅臺菁華QC小組在2011年研發成功了茅臺酒尾酒利用的新方法,通過對每輪次尾酒進行回收處理利用,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提升了茅臺基酒產量。
2014年茅臺基酒產量增速放緩疑問和2015年茅臺基酒產能下降
2014年,茅臺基酒產量為38745噸,而2013年,茅臺基酒產量為38599噸。茅臺基酒在2014年基酒產量基本沒有增長,這顯然和茅臺十二五擴張計劃不符。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2014年茅臺基酒產量異常?茅臺在2014年理論上新增了3000噸茅臺基酒生產能力,而這3000噸為何完全沒有體現在2014年的茅臺基酒產量上?
經過對一些零碎的信息進行整合對比分析之后,我猜測單位產量減少的原因基本有三,第一個因素是原料的某些原因,第二個因素是對茅臺工藝的微調的原因,第三個因素是茅臺鎮天氣的原因,三個因素非常巧合的疊加在了一起,形成共振,造成了2014年茅臺基酒產量的異常。
可以說只要沒有其中任何一個條件,茅臺基酒產量就不會如此異常,而在經歷2014年的產量異常之后,茅臺管理層是否理應對其產生足夠重視?是否不會再造成類似2014年的產量異常情況?透過2015年年報的相關數據,情形尚不是十分樂觀,2015年產量僅為32179噸,下降6000多噸。
茅臺銷售目標
在茅臺2018年度工作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直言茅臺過去一年里最大的收獲,是“酒香、風正、人和”成為了3萬多名員工的共同心聲、理念、自覺,更激情吐露沉甸甸的“900億”目標:“如果今年能實現900億,明年我們就下決心努力拿下1000億。”
2018年茅臺集團可以完成900億的銷售目標,原因是量增價升:
1、根據歷年基酒產量推測歷年茅臺酒銷量,2018年茅臺酒可銷售酒量2.8萬噸,比2017年的2.6噸有所增加;
2、茅臺在2017年末宣布提價決定,“普茅”出廠價上漲18%至969元。
大膽預測
初步預測,茅臺2018年總銷售收入將達到900億元,可能會隱藏部分到明年釋放。
2019年要完成千億目標必須提價,原因是可銷售茅臺酒量大減17%:
據茅臺集團的數據,2015年茅臺基酒僅僅完成3.22萬噸,比2014年減少約6500噸,減產比例高達17%。據此推算2019年可銷售茅臺酒量比2018年減少17%左右,到時為了完成千億銷售目標,茅臺勢必再次調價,預計幅度在20%左右,出廠價達到11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