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出版,這本書站在民間和商業的角度,回顧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的種種精彩與曲折,作者在書中說道:“過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輝煌,特別對于沉默了百年的中華民族,它承載了太多人的光榮與夢想,它是幾乎一代人共同成長的全部記憶。”而回顧魯酒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中前期的快速崛起開始,經歷了起伏波折,有過輝煌也有過挫折,這段歷史同樣精彩,同樣飽含著魯酒人的心血與智慧,光榮與夢想,這是屬于魯酒的激蕩二十年。
當前,在酒業深度調整的浪潮下,魯酒又面臨著二次創業的機遇和挑戰。在8月27日舉行的2015年秋季(第74屆)山東糖酒商品交易會主題論壇上,魯酒領袖企業們匯聚一堂,針對新常態下的魯酒戰略創新,以及魯酒產業格局的重構等問題,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與思想對話。魯酒應如何保持發展動力,以及如何激發新的市場活力,在這場魯酒的高峰對話中,我們都可以找到清晰思路和解答。我們依稀看到,魯酒產業將從激蕩二十年,走向更長遠、更輝煌的未來。
魯酒戰略創新進行時
山東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會長薛劍銳:
為了更有力地推動魯酒發展,山東糖酒會近年來也在不斷尋求功能升級和價值提升。為此,我們與行業權威媒體《華夏酒報》一起,共同打造了首次山東糖酒會主題論壇,希望通過思想碰撞與智慧交流,為魯酒發展帶來更多靈感,幫助廣大魯酒企業找準調整方向,盡快回歸到良性發展軌道。
現在絕不是我們可以松口氣、歇一歇的時候,酒業仍然面臨著深度調整的嚴峻形勢,要實現真正的持續健康發展,還需要我們做出更進一步的調整創新。
究竟應該怎樣判斷酒業形勢,我認為并不是幾個階段性數據就能說明的,而是要看酒行業在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解決上是否找到答案。比如怎樣化解過剩產能,怎樣培育新型的酒類消費文化,怎樣達到傳統渠道與電商的充分融合,怎樣整合行業資源、優化企業機制,怎樣走出家門,開拓國際市場等等。只有把這些問題解決了,酒業才能重新進入強勁增長的階段。
具體對于魯酒而言,當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是消費層次、消費方式的改變,要求魯酒企業在生產、營銷等各個環節做出改變;一方面是大眾化、休閑化的酒類消費定位,以及酒文化的理性回歸,都非常符合魯酒的資源特點,為魯酒崛起提供了有利條件。
《華夏酒報》總編輯韓文友: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魯酒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這不僅是產銷規模、品質品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飛躍,還包括行業內在的升華,從人治走向法治,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無序走向規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理性。魯酒這種內外兼修式的提升發展,堪稱整個行業二十多年來的典范。
時至今日,當阿里巴巴和蘇寧達成戰略合作,當小米手機和滴滴打車結為一體,跨界、合作、共贏,已成為商業領域的大勢所趨。對于魯酒,這同樣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課題。我們需要以共贏的心態面對問題,用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只有這樣,魯酒才能持續強大。
我們今天這個論壇,其實就是魯酒開啟合作共贏模式的一個標志性事件,魯酒優秀企業們悉數到場,大家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必將給行業帶來深刻而長遠的積極影響。通過合作,有助于魯酒更好地關注消費者,樹立和優化魯酒的整體形象,加快魯酒創新的步伐。
花冠集團總經理馮震:
站在整個白酒行業的高度來看,魯酒具有自身不可復制的競爭優勢,一方面是低度濃香和芝麻香的品質特色,賦予魯酒強大的產品競爭力,另外,誕生成長于齊魯大地這片文化沃土,魯酒品牌普遍與地域文化、歷史文化有著密切融合,具有強大的價值背書和訴求優勢。而魯酒長期以來善于精耕根據地市場,形成了一大批強勢區域品牌,這在客觀上為魯酒企業培育了高度成熟的區域市場運作模式,如果能夠把標桿市場的經驗加以復制,將成為魯酒走向全國化的一個有利條件。
基于這種判斷,花冠集團的戰略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強化打造“人文釀造”的價值定位,通過體驗式交流,讓消費者與釀酒大師、技術專家進行面對面的對話,系統了解花冠的品質內涵,并將之與“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釀酒”的花冠企業文化相呼應,使品質價值達到物質與精神相統一的和諧境界。“將這種人文釀造的品質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加以固化,將有助于魯酒的價值提升,在與外省品牌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另外,花冠還創新提出了品牌與結構的雙核心驅動戰略,即一方面優化品牌形象,提升市場美譽度,一方面拉升產品結構。“二者是相互統一,相輔相成的,”馮震表示,品牌力提升顯然是產品結構延伸的基礎條件,而中高端市場份額的擴大,反過來又能使花冠的品牌形象更加豐滿,從而達到以結構拉升品牌的反作用。在新的市場競爭形勢下,這是魯酒企業必須邁出的一步。
花冠的戰略創新還包括對互聯網平臺與渠道的整合運用。“我們既要對原有的根據地市場成功模式加以復制推廣,也必須重視新理念與新模式的發展嗎,”馮震說,盡管電子商務模式在一段時期內還很難替代傳統渠道,但這卻是對未來的戰略性布局,要從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包括組織結構上為之做好充分準備。如果魯酒能在互聯網平臺上形成先發優勢,對于標桿市場、樣板市場的全國化復制將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