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身為最知名的國際酒商之一,但是比起茅臺這樣的體量,卡慕集團這樣的家族企業實在算不上大,但是,僅僅通過旗下300多個免稅店品牌的渠道,就成功將茅臺提升為全球第二大酒類品牌,這其中,有中國酒業值得參考的很多經驗。這一次,法國卡慕酒業集團(以下簡稱卡慕集團)總裁西里爾·卡慕接受《中國經營報》獨家專訪,為中國白酒行業解讀國際化策略。
法國卡慕酒業集團(以下簡稱卡慕集團)總裁西里爾·卡慕,可以一邊飲著中國的白酒,一邊用流利的中文聊白酒產業。愛上白酒,應該是他在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習期間。而那一段經歷,不僅僅讓他深入了解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其與全球經濟該如何結合,更為日后卡慕集團與茅臺酒建立長達十年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白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給你歷數出無數個白酒品牌,從高端的茅臺、五糧液,到地方酒二鍋頭、蒙古王,但是在國際上,白酒卻比不上其他酒類的知名度。
卡慕告訴你:白酒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不是因為本身的質量,也不是因為國家經濟不夠強大,而是歷史原因造成的。酒作為一種國際貿易商品最大的問題在于,重量大不方便運輸。所以酒類的國際貿易的興起,是伴隨著航運而起。中國也曾經有很強大的國際貿易,但基本上是通過“絲綢之路”這樣的運輸方式。當國際海事興起時,恰恰中國實行了海禁,于是也就錯過了酒類貿易的發展。
白酒鮮少能獲得國際酒類大獎,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國際標準與白酒不符合,甚至認為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卡慕告訴你:這也不能說明白酒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市場,而是評委們根本不懂白酒,沒有品鑒的標準。我們在運作茅臺品牌的時候,也致力于讓這些國際評委來中國考察調研和品嘗各種白酒,相當于給國際評委上了關于白酒的一課——這也是白酒想走上國際市場不可或缺的一步。
進入國際白酒市場的品牌越來越多,但是能被接納的卻越來越少。還是有很多人會認為這與東西方文化差異有關。
卡慕告訴你:其實作為一種烈性酒,白酒和干邑、伏特加等都是有很好的全球市場基礎,不會因為口感的差異而被排斥。但是,白酒的品質確實層次不齊,未來經過一定的沉淀,那些品質特別穩定的品牌才會留下來,而且在國際市場上,尤其是高端的酒類消費市場,一個好的酒類品牌是需要帶給消費者想象空間,這就需要品牌的歷史傳承,所謂想象,可以比對下故宮和國貿,哪個才更讓人充滿想象。
在白酒的運作上,有三類方式,一個是自建品牌,但可能就會缺少歷史傳承;一個是購買質量好又有歷史積淀的品牌,但是對方不一定肯賣;另外一種就是與有潛力的品牌進行合作,成為代理商,雙方共同發展。
中國有很多白酒品牌都打著歷史傳承的旗號,但國際消費者并不買賬。甚至茅臺在和卡慕合作以前,已經在國際市場上銷售20年,知名度卻與自身品質嚴重不匹配。
卡慕告訴你:國際市場上所謂的歷史傳承,是指的可考證的歷史。很多白酒品牌號稱自己的酒是某某皇帝特別喜歡的,或者曾經有多少年歷史,都是無法被考證的,說的越多,反而越被國際市場認為是騙子。如果想證明自己有深厚的歷史,要有科學的證據。以茅臺舉例,我們會考察茅臺的地理標志。比如茅臺說自己釀造酒的時候,必須要跟當地的土壤接觸,那么我們在品牌宣傳的時候,會注重告訴消費者,研究當地的土壤是什么樣的,甚至追溯它最開始釀造時期的土壤,是不是有變化,未來還會不會有變化。這才是理性的訴說品質穩定的角度。
中國經濟發展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有人認為,白酒市場去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大量的投入。
卡慕告訴你:酒業是個特殊的行業,一款酒能慢慢的被別人接受甚至推崇,需要幾時年。一個能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的酒類品牌,也無不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絕對急不得。而且,經過那么多年的發展以后,只會剩下為數不多的品牌,這就是酒類品牌的發展規律,不僅僅是白酒,每一種酒都是這樣的。但是中國人太急功近利了,這與酒的發展是不相符的。
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每一個行業都號稱要把自己做大,仿佛這樣能代表中國經濟的實力。而國際已經成熟的同行卻不這么想。
卡慕告訴你:白酒早晚會被國際市場接受。卡慕集團只是在十年前就認識到這一點。而我們從來沒有想通過提早介入而壟斷渠道,我們更希望的是,在未來白酒強大以后,我們已經提早布局,成為這種強大品類中龍頭品牌最好的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們是幫助合作伙伴提升和建立他們的渠道,同時也是為整個白酒行業提供一個國際化的經驗。
到目前為止,能進入免稅店的中國白酒品牌越來越多,但是對于這種渠道,中國眾多的白酒品牌還是望塵莫及的。
卡慕告訴你:以往中國的白酒,只能在中國餐館或者中國人常去的商店才能看到,所以也不好打開國際知名度。但是免稅店是一個全球各地方人都會隨時進入的商店,它的品牌推廣效應也就會幾何倍提升。而恰恰是這樣,免稅店寸土寸金,對進駐的品牌要求嚴格?阶畛跻彩菭奚俗杂衅放频奈恢,讓給茅臺銷售的。我們這樣的出讓,當然會遴選最好的酒品,甚至要求是“特供”。大多數白酒品牌,其實不具備這樣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