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對于白酒行業而言,到底是好還是壞呢?有人斷言高檔白酒退出公務消費后,會對茅臺這樣的本土高端酒類品牌產生致命打擊。然而茅臺的實踐則證明,抓住機遇促進企業深度調整結構,民族品牌的發展會更加健康。茅臺的成功,在于它的轉型到位,同時也為白酒行業開辟了新的道路。
“國酒”,不可復制的秘密
茅臺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是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其釀造工藝順應了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節律,復雜程度居于各類白酒之最,十分獨特。
科研人員到茅臺鎮實地勘察后發現,茅臺酒的生產與其“難以復制的生態小環境”直接相關,包括水質、微生物群落、土壤植被,以及特殊的氣候和自然條件等諸多因素。2001年,茅臺酒成為中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茅臺酒傳統釀造工藝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茅臺酒一直是中國一張飄香世界的名片。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當時的茅臺酒包裝土氣,不為評委們所重視。中國代表急中生智,將一瓶茅臺酒擲于地下,頓時,酒香四溢,舉座皆驚,茅臺酒因卓越的芳香征服了世界,留下了“智擲酒瓶振國威”的經典傳說。
茅臺有著悠久的紅色歷史和深厚的擁軍愛軍情結。1935年3月中央紅軍長征路過茅臺鎮,當地百姓捧出美酒獻給紅軍將士。為了保護聞名遐邇的茅臺酒生產作坊不受損失,紅軍還專門在一些酒坊門口貼上保護布告,成為流傳至今的佳話。
“國酒”不可復制的秘密,正是因為其獨特的工藝,也因為厚重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走向世界大舞臺
任何一個成功的民族品牌都應該是世界的名牌。茅臺集團公司努力拓展海外市場,不斷加大文化國際宣傳傳播力度。至今,茅臺酒海外經銷商超過70家,分布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實現了由依靠客戶主動上門購買向主動拓展市場轉變,實現了由主要在國內市場銷售向國內、國際市場并重轉變。
據介紹,未來五年,茅臺集團計劃在俄羅斯、美國、法國、韓國或日本建立辦事處,消費群體要力爭從華人市場為主,轉向西方主流市場為主的群體結構。茅臺酒品牌知名度排名要每年有所提升,不斷增強品牌化建設能力和國際化推進能力,實現茅臺產品國際化、品牌國際化、市場發展國際化。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個優秀的民族品牌,茅臺的過去是輝煌的。但是這個難得的品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茅臺集團分析認為,茅臺的經濟總量與世界知名品牌相比仍比較小,必須堅守發展、生態和安全“三條底線”,把發展作為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和根本任務。茅臺集團黨委書記陳敏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穩定和發展國內市場方面,茅臺克服過去“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傳統觀念,多渠道開發市場。據介紹,在逐步推進專營向直銷轉變外,還進行渠道變革,成立了電商公司,用互聯網思維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電子商務平臺,在京東、天貓、1號店、國美等網站開設茅臺官方旗艦店,2012年至今電子商務實現銷售收入8100多萬元。
茅臺集團高度重視質量和環保。茅臺在仁懷、習水、金沙等縣投資建設有機高粱基地,確保原材料有機標準。仁懷市壇廠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石玉華說: “茅臺對有機高粱的要求近乎苛求,每年都有專人在基地監督是否使用農藥、化肥。”對赤水河生態環境的保護,茅臺更是連年投入巨資。
實踐證明,反腐不僅不是經濟發展的對立面,反而擠掉了“消費泡沫”,釋放了真正的內需,優化了發展環境,使市場機制、創新驅動進一步凸顯。正如經濟學家所說,消除權力尋租的弊病,經濟發展質量、健康程度甚至發展速度,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