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誤區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新瓶裝老酒,換湯不換藥”。很多所謂的時尚小酒,大多是包裝的時尚,或者是簡單的用了一些卡通圖片,網絡語言,就認為是時尚小酒。這是極大的誤區。時尚小酒是基于年輕人喝的白酒,這種產品需要的不僅僅是包裝時尚,更需要的是酒體和口感的創新。“新瓶裝老酒”式的時尚小酒是注定要失敗的。二是營銷方式,這其中也包括品牌名稱。時尚小酒需要從品牌到營銷都具備傳播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自帶IP”。很多企業的時尚小酒仍然是品牌名稱“簡單粗暴”,營銷方式“特別老套”。盡管江小白在產品、品牌和營銷方式取得了突破,并形成了自身的體系,但是這方面突破的空間依然很大。
我們認為,時尚小酒只有解決了上述兩個誤區之后,才能取得根本突破。否則,時尚小酒的競爭格局不僅是江小白“一家獨大”,而且是整個時尚小酒的品類難以成長。
“小容量”的小酒是基于健康理性消費和休閑聚會飲酒的消費行為,是白酒消費的大趨勢。
傳統飲酒多以“宴會”和“正餐”為主,隨著“社會化休閑時代”的到來,人們工作壓力加大,總要在工作以外找到“放松”的方式,因此,“練地攤”和“擼串”成為休閑的主流方式。而且這兩種方式從“難登大雅之堂”到“冠冕堂皇”的“高雅享受”。據統計數據,“擼串”是中國餐飲最大的大單品,消費額在3000億左右。這就說明,小酒的消費基礎非常強大,同時小酒的市場潛力也非常大。
我們的調研中也發現,絕大多數白酒企業認為,從15元/瓶以下的光瓶酒升級為25-50元/瓶的中檔光瓶酒非常困難,因為很多企業做了很多產品,也做了很多輪推廣。
原因是什么?我們的研究表明:
一是產品沒有真正的實現升級,或者說升級的“梯度”太小。
一般的企業都是從15元/瓶的產品,寄希望升級為20元/瓶,或者20元/瓶的產品寄希望升級為25元/瓶的產品。事實上,以“5元”為“梯度”的檔次升級,由于處在“非敏感區間”內,所以,品質提升幅度不大,導致消費者沒有覺得品質有“梯度”提升。
結合當前和未來的消費趨勢,我們建議,絕大多數區域白酒企業應該在“30-60元/瓶”的價格區間找到戰略單品做突破。2018年,汾酒對“光玻汾”老產品做升級,主推“50元/瓶”的光玻汾新瓶。目前的市場表現非常強勁。
二是營銷方式“太老套”。
說營銷方式“太老套”是因為很多企業總是用低檔光瓶酒的營銷方式運作中高檔光瓶酒。
一般情況下,20元/瓶以下的光瓶酒,就是快消品的營銷策略,即以爆發式鋪貨為主,同時做“刮獎”和“瓶蓋促銷”。推廣方式也是簡單的“贈飲”。
而中高檔光瓶酒的營銷方式是系統且持續的推廣。不是簡單的“賣和促”。
我們100多款的中高檔光瓶酒的經驗表明,中高檔光瓶成功運作,并成為戰略大單品,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價值完全交付”。中高檔光瓶酒的消費特征是:消費理性且回歸的前提下,喝好點,喝少點的基本需求。早些年,我們提出“喝酒喝品質,不喝酒盒子”的中高檔光瓶酒戰略,也成就了類似于河南張弓酒業15-35元/瓶的中檔光瓶“星級系列”。這類產品成功必須在品質上取得突破,做到“價值完全交付”。
二是定位要準,“梯度”合適。我們認為,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現有光瓶酒的市場基礎,在現有基礎上做“梯度”把握。
三是要系統推廣。低檔光瓶酒依靠“賣貨式”的鋪貨,而中高檔光瓶酒就要依靠系統推廣。
近幾年,我們通過實踐和研究,總結出了中高檔光瓶酒“運作三段論”營銷體系,從餐飲的推廣,引爆到流通渠道的核心戰略聯盟店體系。從中檔光瓶的路徑體系和運作體系完成了成功運作中高檔光瓶酒的“抓手”。被業界稱為中高檔光瓶的“重構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