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白酒行業是釀酒行業整體增長格局的具體內容,2015年前兩個月,白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0.2%和7.2%,與釀酒行業整體增幅非常接近,同時占釀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的比重均進一步加大,對釀酒行業整體增長的決定性作用也繼續得到強化。
2014年前11個月,釀酒行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降低8.3%,其中白酒行業降低13.7%,啤酒行業增長7.4%,黃酒行業降低10.1%,葡萄酒行業降低0.1%,其他酒行業增長32.8%,酒精行業增長15.1%。在釀酒行業利潤總額中,白酒行業占70.9%,啤酒行業占16%,葡萄酒行業占4.4%,酒精行業占4.1%,其他酒行業占3.2%,黃酒行業占1.6%。2015年我國釀酒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詳情內容如下文所述。
分析我國釀酒行業現狀獲悉,2015年伊始,釀酒行業呈現一掃上年頹勢的表象,整體增長顯示出較為明顯的反彈勢頭,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幅超過輕工全行整體增長,利潤總額不僅扭轉為同比正增長,增長幅度也迫近輕工全行業整體增長節奏,占輕工全行業的比重也得到回升。同時,釀酒行業中各子行業也處于全面增長的走勢中。
2015年前兩個月,全國輕工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2%,其中釀酒行業同比增長9.1%,釀酒行業占輕工全行業比重為4.7%;全國輕工全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6%,其中釀酒行業同比增長7.2%,釀酒行業占輕工全行業比重為9.3%。相關信息請查閱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撰寫的釀酒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在釀酒行業中主營業務收入中,白酒行業占63.7%,啤酒行業占18%,酒精行業占8.1%,葡萄酒行業占4.8%,其他酒行業占3.3%,黃酒行業占2.1%。在釀酒行業利潤總額中,白酒行業占80%,啤酒行業占6.9%,葡萄酒行業占5.2%,其他酒行業占3%,黃酒行業占2.7%,酒精行業占2.3%。
白酒行業是釀酒行業整體增長格局的具體內容,2015年前兩個月,白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0.2%和7.2%,與釀酒行業整體增幅非常接近,同時占釀酒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的比重均進一步加大,對釀酒行業整體增長的決定性作用也繼續得到強化。釀酒行業整體走勢之所以取得較為明顯的回升,其實就是白酒行業的明顯回升產生的直接效應。而這個回升局面的形成,我們不能簡單地做出白酒行業開始走出困境的結論,其增長實質是一個觸底回升的必然結果。以利潤總額為例,此前白酒行業持續出現大幅度下滑,是在不可比的增長大環境下產生的,具體說就是用全行業利潤縮水期的指標對比利潤膨脹期的指標,增長幅度顯著下滑是順理成章的。而進入2015年,白酒行業的增長環境雖然沒有出現好轉的苗頭,也沒有進一步惡化的跡象,跟去年同期相比局面基本平穩,這就使全行業發展環境與上年同期趨于可比,加上白酒行業整體利潤優勢依舊得以保存,在可比的增長口徑上出現增長反彈也就成為必然趨勢。這也同時說明,進入2015年以后,白酒行業以至于整個釀酒行業開始步入正常的增長節奏。
與白酒行業不同,啤酒行業卻處在峰谷回落的走勢中,經歷了2013年短暫的反彈式高增長后,2014年增長速度高開低走,持續回落。啤酒行業雖然保持住同比正增長的局面,但與上年伊始的強勢開局相比,增長速度明顯放慢,前兩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僅同比增長5.2%,利潤總額更是以0.2%的增幅,同比基本持平,全行業并沒有呈現出“高開”的局面。啤酒行業整體增長空間已經非常有限,而此前一度出現的顯著增長,現在看來,屬于更早時段持續下滑后的低谷反彈。在國內啤酒行業固有的低端格局難有實質性改觀的前提下,這種反彈只能是暫時現象,并不具備可持續性,很容易導致全行業增長走勢的劇烈波動起伏,而2015年正是處在一個峰谷過后的增長下行線上。
葡萄酒行業2015年伊始延續了上年后半段觸底回升的走勢,并一改往年開局低迷的態勢,前兩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1.5%和14.7%,為全年走勢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葡萄酒行業出現的這個新局面,是在連續幾年全線持續下滑的基礎上,實現的觸底反彈,屬于恢復性增長,其反彈勢頭能夠維持到什么程度,還需進一步觀望。但從綜合規模最大的山東省看,前兩個月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占全國葡萄酒行業比重分別達到62.5%和72.7%,前兩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7%,雖然增長節奏依舊低緩,但能夠保持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長節奏,對葡萄酒行業的整體增長走勢,無疑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就山東省葡萄酒行業整體所擁有的高端素質而言,其穩定增長對于全國葡萄酒行業整體秩序的維穩格局,發揮著根本性作用。
黃酒行業在經歷了2014年的全年低迷后,持續一年的全線增長頹勢,很快便在2015年開局出現明顯轉機,前兩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2%,利潤總額同比增幅更是高達35%。黃酒行業綜合規模偏低,絕對規模稍有增減就會造成增長幅度的明顯起伏,而低迷過后的黃酒行業,只要稍有作為,增長走勢的上揚就會非常容易實現。前兩個月,作為黃酒行業傳統優勢區域的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合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占全國黃酒行業比重分別為50.3%和67.6%,而這三個省份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都實現了同步增長,而且后者增長速度均明顯高于前者,其中浙江省分別增長4.1%和15.7%,江蘇省分別增長14.9%和66%,上海市分別增長8.7%和18.7%。這個對比說明,在黃酒行業增長走勢發生顯著回升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全行業產品附加值提升、利潤空間恢復等利益層面,終歸需要傳統優勢省份發揮關鍵作用。
酒精行業則成為釀酒行業中出現增長逆勢的唯一子行業,2015年開局相對低迷,前兩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僅同比增長2.9%,而利潤總額卻同比降低23.9%。酒精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高投入低產出行業,產品結構比較單一,價格層次相對簡單,利潤空間非常有限,該行業在2014年增長走勢相對較好的基礎上,若想實現進一步的提升,難度相當大,出現增長下滑也在情理之中。同時由于白酒行業原酒產能已然嚴重過剩,對酒精行業主產品價值及利潤的提升,同樣起到了很大的壓制作用,成為酒精行業迅速淪入增長逆勢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之,2015年前兩個月釀酒行業以及各子行業的增長走勢,就是一個觸底回升或者峰谷下滑的實質,如果單從增長數據判斷行業的景氣度,難免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更多相關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年釀酒行業研究報告。
從產量增長走勢看,2015年前兩個月全國白酒產量同比增長4.5%,啤酒產量同比降低1.8%,葡萄酒產量同比增長18.5%,酒精產量同比增長11.7%。
2015年前兩個月,白酒行業總產量繼續保持正增長的態勢,說明白酒行業新增產能的釋放周期還在延續;啤酒行業總產量不僅失去以往較高增長的開局,而且出現同比下降的局面,顯示出啤酒市場淡季需求增長乏力,行業產能已經飽和到沒有持續提升空間的現實;葡萄酒行業前兩個月總產量實現18.5%的同比增長,一改以往年份開局不利的低迷走勢,仍屬于觸底反彈的增長模式;酒精行業前兩個月產量增長勢頭依然較為強勁,但這一良好勢頭與所帶動的經濟指標低迷走勢大相徑庭,只能理解為進入2015年后,酒精行業整體產品價值,特別是利潤空間在急劇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