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場大事件過后,新秩序總會隨之伴生。
歷史上,破壞性史無前例的“一戰”之后,戰勝國通過1919年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原有強國德國落寞,國際地位由英法美一力主導。緊接著的“二戰”勝利,美蘇大國又在雅爾塔會議上,確立了共建戰后世界和平的基石,新秩序形成美蘇兩級世界格局,影響至今。
這種推倒舊秩序,再建新秩序的歷史也出現在白酒行業。經歷過數次產業大調整的白酒江湖,都出現了多輪競爭座次的重排。
我們看到,本輪行業調整盡管尚未走完,但新一階段白酒企業秩序也在悄然形成。
穩居一線陣營的“茅五洋”在這次調整風暴中勝券在握。而瀘州老窖、劍南春、山西汾酒、西鳳、郎酒和古井貢酒等,在這場尚未結束的格局調整中,座次最終是向上還是向下,一時還難下結論。稻花香、今世緣、衡水老白干、順鑫農業、迎駕和金種子酒等區域強勢企業在逆勢上揚,座次前進少許。不過,以水井坊、酒鬼酒和皇臺酒業為代表的酒企則出現虧損,座次直線下滑。
是誰在改寫、重構了白酒江湖這一輪的新秩序?
是否適應本輪行業調整?
從行業歷次調整歷史來看,每一次調整之后,都有企業在高位上滑落,當然也有酒企實現了彎道超車,白酒江湖都會產生新的競爭格局。這種類似每輪洗牌式的座位重排,也間接鼓勵很多企業發展的雄心。
1990年,山西汾酒曾一舉超越瀘州老窖成為汾老大,不過,汾老大在四年之后卻被五糧液超越,自此,五糧液展開了十余年的“霸占榜首”歷史。貴州茅臺當然不甘心,緊隨其后,最終雙方在“老大”的爭霸戰中,分別實現了集團最大和單一品牌最大,戰略轉換之間雙雄并立,深度交鋒帶領行業走向成熟。
兩個一線名酒還帶著當年業績傲人的劍南春,一起組建了流傳甚廣的“茅五劍”,這甚至一度被稱為霸占中國白酒高端市場的“鐵三角”。進入新世紀以來,“鐵三角”格局打破,進入一線白酒陣營和白酒百億俱樂部的企業逐漸增多,洋河和瀘州老窖快速崛起,最終形成了行業內的“五虎爭霸”。
再后來,劍南春受到“汶川大地震”影響,暫時退出“茅五劍”格局。洋河則帶領“綿柔”革新藍色酒業板塊,強勢攫取了白酒“黃金十年”中最豐盛的營銷果實,“茅五洋”格局初步形成。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和郎酒也快速追趕,最終圓夢百億。
不過,成績只是暫時的。隨著國家政策調整風暴到來,行業在2012年再次掀起新一輪的行業調整,白酒江湖面臨新格局,這首先對“茅五”的座次提出了挑戰。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風向標之一,貴州茅臺目前已經擁有品牌、股價、營收甚至終端價格均第一的優勢,但撲面而來的行業調整風暴還是讓行業老大“措手不及”。
2014年三季度,貴州茅臺出現了上市以來的營收和凈利潤“雙降”。在渠道層面,茅臺也面臨經銷商低價、無利倒掛的巨大壓力,無奈之下,茅臺甚至大幅降低經銷商代理門檻。截至記者發稿時,貴州茅臺2014年的財報尚未公布,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茅臺的老大座次還會穩固,不過,與往日高高在上相比,茅臺的今日已經“走下神壇”。
同為行業標桿企業的五糧液也一樣,五糧液在本輪調整開始時,也面臨政務需求快速萎靡渠道倒掛的壓力,為此五糧液選擇了不同階段的“控量保價”和“降價保量”的雙重措施。此外,五糧液還開啟渠道下沉、推出腰部產品和“走出去”并購區域酒企的戰略。五糧液2014年年報同樣未公布,但可想見的是,在戰略執行期,五糧液還會面臨市場壓力,不過,這是在為未來座次的重排承受短痛。
讓茅臺、五糧液都感到“措手不及”的行業調整,足以影響本輪白酒新秩序的重定。這輪行業深度調整大幅打擊高端白酒消費市場,這也意味著,高端白酒企業的規模和利潤必須為過去的泡沫“埋單”。在量價之間,如何去除“政商務消費”的泡沫,刺激民間消費的需求,才能勉強保持原有的行業座次。
與兩位行業巨頭積極調整適應行業調整新變化的不同,我們還看到,曾經都以高端產品奠定市場的水井坊和酒鬼酒,因為無法適應高端市場的調整,導致了企業近兩年的虧損,企業座次當然不斷下滑。
水井坊的高端庫存高企和“洋外教”的水土不服,酒鬼酒的高端營收占比過高和缺乏有效的市場調整戰略,直接導致了這兩家企業面臨退市風險。
是否意識到互聯網沖擊?
洋河股份2月份披露的2014年快報顯示,公司2014年營業總收入146.59億元,同比下降2.4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24億元,同比下降9.55%,基本每股收益4.2元。
除了年度業績企穩,洋河甚至被某些券商認為“率先走出了調整期”。公司去年第4季度顯示,實現營業收入23.53億元,同比增長19.44%,凈利潤5.42億元,同比增長7.38%。這是進入行業調整期以來,洋河公司首次實現了單季度收入和凈利潤同比正增長。
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投資市場上,基于洋河業績的表現符合預期,多家證券公司再次重申對洋河股份的長期推薦,給出“增持”的評價,甚至將之作為白酒行業首推品種。
在市場層面上,洋河今年一季度在重點市場表現非常靚麗,增長一度超過20%,春季前夕許多地區的洋河藍色經典系列庫存告急,甚至出現了洋河銷售柜臺一開賣,馬上就被搶光的熱銷局面。據券商預測,洋河一季度季報收入有望同比增長10%。
“茅五洋”中的洋河在這輪調整中,不但率先業績企穩,同時有沖擊更好座次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并不小,洋河在去年的市值一度超越了五糧液,有人就此甚至說,這可能是洋河趕超的最好歷史瞬間。
對于洋河在縮小與五糧液業績差距的分析,我們看到,洋河公司近兩年確實調整有效,在本輪調整中一手不但抓存量,通過持續創新實現主業增長。另一方面,洋河通過“顛覆式創新”適應行業新常態的做法,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印象。尤其是,近年來面對互聯網沖擊,洋河股份布局基于互聯網體系的商業模式,開啟酒類互聯網營銷。
伴隨著酒行業調整,“互聯網+”迅速席卷整個酒類行業,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古井貢酒等酒企均積極布局互聯網,洋河在擁抱互聯網上,有著獨特的做法。首先是打造“洋河1號”,實施自有電商戰略布局,同時探索以微信為核心的微店營銷模式等。
據《華夏酒報》記者了解,洋河的互聯網布局,旨在實現“賣貨+聚粉+建平臺”三大戰略目標。通過三大電商平臺銷售公司產品;簽約當紅人氣偶像藝人陳偉霆代言,讓大批的年輕消費群體來關注和體驗白酒新型消費模式;開拓中國最大的垂直類酒文化粉絲社群。
同時,洋河在互聯網大潮涌動時代,還率先探索一種預售模式:洋河的“移動互聯全柔性生產模式”。該項目入選中國工信部“2014 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項目”名單,主要通過互聯網實行“預售”模式,以“個性化定制”及“移動O2O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模式創新應用”為重點發展方向,通過對個人特定要求及白酒定制營銷的融合,自建和整合現有線上資源平臺,系統地實現線上品牌體驗、B2C 商城、手機移動商城(微信商城)等功能。
互聯網的沖擊橫掃一切,不與互聯網爭鋒,積極擁抱消費新業態,這也許是在本輪行業調整中,洋河能夠縮小與對手差距的最重要原因。
是否看清中國經濟轉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曾對《華夏酒報》記者表示,正如中國經濟當前面臨著少有的錯綜復雜局面,中國酒業與中國經濟一同走入了改革的關鍵節點。
由此我們看到,對宏觀經濟的把握和順應,也是決定本輪調整后座次前后的關鍵因素。
當前,宏觀經濟壓力居高不下,中國經濟面臨深度轉型——從高度向低速換擋,從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創新決定了未來的增長動力。
當前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從各個方面的推測來看,2015年一季度GDP回落已成定局,多方機構預測,由于外需回升乏力、消費穩中偏弱、投資增速回落超預期,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速可能保持在7%或略低一點的水平上,較去年四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左右。也有更加悲觀的預測表示,可能存在破“7”的風險。
盡管經濟下行,GDP不能與以往相比。但相比世界范圍內的其他國家,中國經濟在去年實現7%以上的增長,還是世界領先的。對比同期的日本經濟增速是0.4%,歐盟0.8%,巴西是0.3%,印度是6%。
速度放緩成為現實之后,我們看到,中國經濟深度轉型還要求中國從速度向質量轉變。不過,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所說的“舊常態”已去,但新常態尚未到來。中國經濟轉型尚未實現,我們必然面臨著陣痛。
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呼吁需要啟動創新動力,從過去推動經濟增長的勞動力等要素轉換為創新動力,以創新適應新常態,這也是酒業調整的要求。
可以看到的是,在經濟轉型要求之下,酒業的方向更多的是要向大眾消費轉型,不斷攀升的大眾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正在成為推動白酒增長的新引擎。同時,制勝于電商渠道的創新和改革模式,也是酒業未來成長的基石。
順鑫農業塑造的大眾消費品牌牛欄山二鍋頭可看作實踐前者的典型。目前,公司繼續搶占大眾市場,成效明顯。2014年,公司實現營收94.8億元,同比增長4.5%,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3.6億元,同比增81.8%,每股收益0.63元。其中白酒實現銷售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10%;白酒銷量達26.5萬千升,同比增長21%。
地處冀北、開啟本輪行業調整中首輪“混改”的河北衡水老白干酒則是以創新機制,踐行改革推動座次前移。2014年,老白干酒實現營業收入21.09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5913.76萬元,同比下降9.80%,基本每股收益為0.42元,收入增速超過市場預期。
積極適應白酒行業調整、熱烈擁抱互聯網沖擊、把握中國經濟深度轉型的機遇,這也許是改寫本輪行業座次的關鍵因素。我們相信這三者還將繼續有力有效,假以時日,也許它們將改變整個行業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