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行業變局都帶來江湖秩序的重構。
從當年的茅五劍,到后來的茅五洋,行業秩序的調整最直觀的表現可能就是以營收為標準的酒企行業位次的變化。在2012年底酒業逐步走入深度調整期后,白酒行業企業無論大小均感受到市場趨冷、消費疲軟等帶來的巨大壓力。到2014年,隨著行業調整向縱深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崛起,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個傳統商業價值秩序崩塌、分化,行業新秩序重建的年份。
經過兩年多的行業調整,業內對行業變局的認識愈發清晰。隨著白酒行業上市公司2014年報以及2015年一季報的陸續公布,不難發現一線陣營與二線陣營的差距在逐步拉大,而二線陣營內部企業之間的差距卻逐步縮小。在行業轉暖的理性預期下,酒類企業都對未來發展抱以信心,不知誰能笑到最后?
行業調整,白酒江湖秩序驟變
一個行業的興衰與大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酒業進入調整低谷的同時,宏觀經濟發展趨緩、消費亟待提振等問題并存,使得包括酒業、食品業、汽車等諸多行業在內的產業面臨調整轉型。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的商業形態也在催化產業的創新與升級。
不可忽視的是,在經濟環境不景氣的背后,行業調整更多是自身的原因。
在調整前的近十年間,白酒行業走過了被稱為“黃金十年”的高速增長期。在這一階段,不少企業為了追求過高的銷售業績,忽視了企業內部管理體系、市場營銷體系、品牌發展戰略等方面的努力。在粗放式發展的同時埋下了危險的炸彈。
嚴控“三公消費”等政策一出,成為壓倒中國白酒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伴隨著行業進入調整期,在過往十年中形成的行業秩序也面臨重構。
縱觀2013年、2014年兩年的發展,僅從十多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報表來看,除擁有牛欄山與寧城老窖兩大品牌的順鑫農業外,營收與凈利的雙雙下滑已成普遍的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8778.05億元,同比增長5.85%;累計實現利潤總額976.17億元,同比下降7.44%。2602家規模以上企業中,虧損企業327家,企業虧損面達12.57%。
今年3月份,在全國兩會和全國春季糖酒會上,茅臺與五糧液負責人分別宣布各自的營收業績。
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用一組數據對外揭開了茅臺集團近兩年的表現:2013年,茅臺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02億元,2014年茅臺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08億元,利潤223億元,上繳稅費165億元。相比于2013年到2014年的小幅增長,2015年初茅臺集團市場銷售實現了“開門紅”。截止到3月5日,茅臺酒銷售收入達到92.94億元,同比增長32.5%。30%以上的增幅遠超各方的預期,令行業企業震驚不已。
而對于五糧液的表現,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中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剛剛過去的一年無論是對廠家還是對商家而言都是極為艱苦的一年,但是2015年前兩個月,五糧液銷售業績同比實現良好增長。”
結合近期白酒上市公司相繼發布的2014年報、2015年一季報來看,茅臺、五糧液表現比較穩健,成為行業發展的標桿。洋河股份的表現也令人滿意,2014年全年完成了146億元左右的銷售額。這三家企業成為目前行業內碩果僅存的百億俱樂部成員,而瀘州老窖、郎酒、汾酒已經滑出百億俱樂部陣營。
百億俱樂部成員數量的腰斬,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市場變化與企業自身策略所產生的行業秩序的急劇變化。
一二線陣營差距不斷擴大
就在行業內感嘆酒業百億俱樂部減員的同時,我們看到,一線陣營與二線陣營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
目前,一線陣營中營收較少的洋河2014年業績尚在146億元。而在二線陣營中排名靠前的古井貢酒其2014年業績為59.25億元,尚不足洋河業績的半數。
除古井貢外,瀘州老窖業績為53.53億元,牛欄山業績為41億元,汾酒業績為39.16億元,今世緣業績為24億元,衡水老白干業績為21.09億元。
僅從上述數據來看,在一線陣營中,洋河與茅臺、五糧液存在巨大的業績差距,而二線陣營又與一線陣營之間存在巨大的業績差距。
不難發現,在目前的行業格局中,茅五洋處于寡頭地位,其后的二線陣營雖然實力尚不如一線陣營,但是其內部企業間的差距尚小。
事實上,隨著瀘州老窖、郎酒和汾酒滑出百億俱樂部,二線陣營在近兩年也不斷擴容。陜西西鳳、湖北稻花香、四川劍南春、安徽迎駕貢酒、北京紅星、安徽口子窖、貴州金沙、山東景芝、江西四特等也憑借自身的基礎條件和近兩年的轉型發展成為二線陣營的代表。
在上述企業中,古井貢酒、牛欄山、貴州金沙、衡水老白干、山東景芝等作為區域強勢品牌,在行業調整中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在業內企業業績普遍下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滑的背景下,這幾家企業不僅及時走出市場低谷,而且借助行業轉型期依托自身轉型、市場調整等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其中,2014年古井集團新任掌門人梁金輝在上任伊始就重提百億規劃,讓行業為之一振。
此外,古井貢酒依靠自身扎實的市場操作,不僅逆勢提價,而且在市場層面取得了省內省外遍地開花的好成績,為在冀魯豫區域市場擴張,進一步打開了業績增長的空間。
而牛欄山則依托多年來穩扎穩打的作風,一方面堅持繼續精耕北京市場,深挖“1+4+5”億元等周邊市場,另一方面,逐步將市場觸角向長三角、珠三角乃至海外等更廣闊的區域延伸,全力打造中國“二鍋頭”第一品牌。
再看貴州金沙,這家企業從2007年0.7億元的銷售收入,猛增至2014年的23.4億元,完成了7年33倍的增長,被業內稱為“黑馬金沙”。
在行業轉型的背景下,古井貢酒、牛欄山、金沙塑造了大眾消費品牌,搶占了民酒市場,為業績增長和市場開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看到二線陣營與一線陣營巨大差距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二線陣營中所迸發出的強大前進動力,和對行業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
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黃巍分析認為,目前行業筑底,新常態成為亮點,同時,未來行業將出現“品牌集中度提升帶來消費升級”的趨勢。在區域白酒方面,強勢龍頭品牌將擊垮非龍頭品牌。
市場回暖,引發江湖秩序新變局?
對于黃巍得出的行業筑底觀點,營銷專家和行業企業也較為認同這一觀點。
朱中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白酒行業整體上市場已經見底,但利潤沒有見底。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目前身處深度調整期的中國白酒企業走到了L型的底部。
與此同時,來自沱牌舍得、水井坊等企業止跌回升的業績數據也證明,當前部分行業企業已經觸及調整低谷,正有回暖趨勢。
《2014年中國白酒價格運行報告》也顯示,2014年全國白酒批發價格同比跌幅逐步收窄,環比指數小幅波動,可以說正視市場新變化、適應市場新特點已成為行業共識,且行業價格有逐步探明底部的趨勢。作為供應與需求之間的橋梁,白酒批發價格的波動反映著行業供需的變化。2014年全年,全國白酒批發價格總水平雖然繼續下跌,但價格走勢呈現出止跌趨穩傾向。
在全行業止跌回暖的利好信號下,結合目前行業企業轉型措施逐步發揮實效,我們有理由相信,洋河等一線陣營企業將在現有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而以古井貢酒、牛欄山等為代表的二線陣營企業將有沖擊百億俱樂部的希望和預期。而瀘州老窖、郎酒、汾酒等滑出百億俱樂部的企業也將隨著自身戰略定位愈發明確、市場運作思路梳理完畢等之后迎來強者的回歸,未來繼續折桂“百億”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拋開單個企業來看,在行業調整中四川“六朵金花”不再如往日那樣輝煌,但依然有極大可能做強做大。貴州醬酒板塊在茅臺、金沙和國臺的引領下正在做大醬酒市場蛋糕。再將視線東移至黃淮名酒帶,以江蘇和安徽兩省為代表的蘇皖酒企正在上市步伐中進一步強化自身固有優勢,在規模和質量上再上新的水平。而在“一帶一路”、“互聯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未來行業仍將有新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