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鋪天蓋地預調酒。
RIO(銳澳)、百加得冰銳,這些預調酒市場的企業們原本就打得火熱。如今,各路資本又紛紛殺入,做白酒的、賣奶品的,飲料大佬,乃至啤酒巨頭也來了……
本為小眾酒的預調酒,為何突然受到各路資本的垂青?他們看中的是這個市場多達百億的市場容量和高額利潤。2013年預調酒市場產值約10億元,2014年預計30億元,同比增速200%,預計2015年將擴大到50億元,行業遠未達到天花板,目前仍然處在快速增長期。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預調酒行業還處于導入期,市場份額非常大。
但預調酒行業進入門檻低,格局未定,未來行業競爭勢必加劇,利潤或被攤薄。
行業處在成長期
預調酒到底有多熱?在今年成都糖酒會上,有近30家預調酒企業亮相。
目前,各路資本都在競逐這個原本小眾的市場。2014年,國內預調酒市場容量已達25億~30億元規模。“國內市場迎來高速滲透期,,仍有5倍行業空間。”招商證券在去年的研報中預測。該研報將國內預調酒的發展分為幾大階段:一、零星消費(1990~2000年),國內預調雞尾酒市場剛起步,歐美品牌主導,屬于高檔消費,消費者較少;二、強者進入(2000~2005年),更多預調雞尾酒品牌進入中國,百加得推出爵士、冰銳等品牌產品,銳澳等部分品牌也開始探索;三、格局初現(2005~2010年),國內進行生產的品牌如百加得、銳澳、紅廣場等逐步顯示出一定的市場規模,超過部分全進口洋品牌,渠道拓展仍主要以夜場為主。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數據,2013年預調雞尾酒銷售量近千萬箱,銷售金額約為10億元。
方正證券研究員成雨軒告訴記者,預調酒行業2003年的市場規模是2億元,2014年達到30億元。預調酒行業未來市場空間巨大,根據日本和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能達到200億元左右。
中信證券分析師黃巍預測,預調酒在2015年的銷售額將超過40億元。
多名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201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50億元,未來幾年,預調酒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會超過50%。
毛利率多超70%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各路資本匯集預調酒領域也不例外。
白酒企業最為積極。去年8月以來,古井貢、洋河、五糧液集團都有產品推出。
連賣奶品的、賣飲料的,乃至啤酒巨頭都來湊熱鬧了。去年,黑牛食品進入;2015年,匯源果汁集團推出“真炫”預調酒;今年3月,百威英博在深圳推出旗下預調雞尾酒品牌MIXXTAIL魅夜。
實際上,不僅大型公司紛紛宣布進軍預調酒市場,很多中小企業也開始推出預調酒產品,甚至山寨其他預調酒品牌,打起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