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將至,白酒市場也迎來了傳統的消費旺季。據往年數據顯示,“雙節”白酒銷量占到全年20-30%左右,是酒企及酒商搶占市場、清理庫存的關鍵窗口期。那么,在今年這個雙節旺季,白酒表現究竟如何呢?對此,佳釀網在市場一線進行了走訪調研。
眾所周知,今年上半年,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普遍保持著穩健發展勢頭,營收、凈利潤也大部分實現了兩位數以上增長。不過,在業績增長的背后,幾乎所有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貨量都明顯走高,其中前五強酒企的存貨均超過百億元。
為了有效的減庫存、促動銷,各大酒企也使出了渾身解數,近期更是輪番上陣。比如,茅臺開啟了打造中秋國慶雙節的“大IP”活動,堅持線上線下“雙線”融合,合力推動終端市場實現動銷;又比如,五糧液推出了圍繞“和美五糧液,幸福中國節”立體整合營銷推廣,持續加大了39度五糧液、五糧液1618和金裝五糧液宴席開瓶獎勵力度;洋河則啟動了“中秋團圓夢 好運上上簽”活動,加大了對海之藍(22版)、天之藍(21版)、洋河·夢之藍M6+等產品的開瓶獎勵力度等。
“今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存貨量大多上漲,銷售費用增幅明顯,應收賬款也出現反彈,這從側面說明庫存過高、動銷率低等是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而各大酒企節前推出的各項促銷政策,也正是為了提振渠道信心、減輕庫存壓力。”業內分析人士這樣說道。
不過,與酒企“積極備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終端市場的消費熱度卻沒有明顯提升。佳釀網團隊在市場調研中發現,雖然商超渠道“買酒送月餅”、“滿1000元減300元”、“買四件送一件”等促銷標簽牌讓人目不暇接,但酒水專柜前卻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多位保定商超工作人員對佳釀網表示,9月份以來,前來采購和詢價的消費者多于第二季度,但與往年同期相比明顯減少,最終成交量也十分慘淡。“如果節前一周銷量不能實現大幅反彈,預計雙節總銷量還達不到去年同期的六成。”
商超之外,眾多煙酒店也面臨這一情況。“我們社區煙酒店大多是熟人消費,相比往年動輒十來件的訂購量,今年大幅減少,有的甚至僅訂購一兩件。”不少社區煙酒店老板表示,目前一二線名酒的高端主力產品成交量有所提升,但這些產品價格非常透明,利潤只有幾十元,而知名度不高的中小白酒品牌,消費者卻不買賬,“好賣不賺錢、賺錢不好賣”已成為煙酒店發展的現狀。
值得關注的是,在市場需求走低背景下,不囤貨、按訂單進貨,也成為煙酒店等酒類主銷終端渠道在今年雙節前的主要經營策略,這也導致酒類產品在廠家、經銷商、零售商之間流速下降,加大了渠道的庫存壓力。
佳釀網團隊對山東、河南、河北、北京等白酒主銷地近百位酒商的抽樣調查結果,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這一點。70%左右的酒商透露,終端備貨意愿低,庫存依舊較高,很難完成廠家任務。僅30%左右的酒商表示,終端備貨環比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未恢復至疫情前出貨水平。
有經銷商坦言,目前雙節前銷量還不足此前端午節銷量的八成。“今年端午節前1個月,企業大客戶就開始訂貨,一個訂單動輒幾十箱甚至上百箱,但這部分銷量目前已經基本消失。”
在業界專家看來,當前市場大環境下,消費者普遍緊縮了消費開支,業外企業也減少了支出預算,這直接造成市場購買力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從而導致白酒旺季不旺。同時,這也是節前行業未出現往年那樣漲價潮的重要原因,市場需求下降的現實情況下,去庫存、穩價格才是當務之急。
“白酒市場整體表現略顯平淡,但白酒依舊是宴席、禮品與商務等消費場景中的‘剛需品’,尤其名酒更是如此,預計行業整體在雙節期間將平穩渡過,動銷率環比也將有所提升,不過難言樂觀。”業界專家進一步說道。
券商機構研報也持相類似觀點,中秋、國慶是消化庫存的關鍵節點,但當高庫存遇上低需求,實際市場情況必然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這在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報中將有所展現,對雙節期間白酒整體市場表現持謹慎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