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將馬上到來?v觀今年白酒行業的整體發展,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先熱后冷”。而若具體到酒企發展層面則是“溫差”較為明顯。
從白酒品牌霸屏央視春晚,到各大上市、非上市酒企實現一季度“開門紅”,這一切都預示著白酒行業在疫情開放后的第一年將迎來更好發展。但由于社會庫存高企、消費需求走低等多維度原因影響,此后的端午、中秋等白酒傳統消費旺季并未迎來“小陽春”。
同時,市場上也不時傳出終端煙酒店倒閉的消息,也因此“白酒消費凜冬將至”、“白酒是夕陽產業”的論調又一次甚囂塵上。不過,白酒行業以穿越周期的發展韌性,再一次向市場證明其依舊是優質行業。
先看一下行業整體發展,穩中有進、逆勢上揚。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9月,規上白酒企業產量為306.6萬千升,同比下降9.0%,但在第三季度最后一個自然月9月份,規上白酒企業產量達到42萬千升,同比增長12.6%。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白酒市場正逐漸的回暖,從而帶動了產量的提升。
不止于此,同期白酒上市公司也交出了堪稱亮眼的答卷。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凈利潤分別為3111.62億及凈利潤合計1189.8億,同比增幅均超過15%。
在行業調整和市場轉型雙重影響下,白酒上市公司有此良好表現無疑彰顯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尤其是其營利情況及增速均位居消費品上市公司前列,這也從側面說明,白酒行業依然是一條優質賽道,而市場上不時出現的“白酒是夕陽產業”等論調,顯然是杞人憂天。
再來看一下酒企表現,溫差明顯、分化加劇。檢驗一個行業是否屬于優質賽道,除了行業整體表現外,領軍企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確定性的發展走勢則是更為關鍵的參考指標。
今年前三季度,前六強白酒上市公司的營收、凈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穩健增長。同時,它們的營收、利潤總額占比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總營收、總利潤也得到了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占比分別達到84.45%及92.22%。
可見,白酒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品牌強勢集中,而這也是白酒行業長期保持發展活力的最深層次原因?梢哉f,一個行業保持長期向上發展通道,頭部企業始終是當仁不讓的“壓艙石”。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在頭部酒企亮眼成績的背后,目前不少白酒企業發展陷入了倒退或虧損。數據顯示,今年1-7月,規上白酒企業虧損面達到33.47%,比上年同期增長27.35%。這意味著白酒行業正進入到強分化的發展階段,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近期也曾指出表示,相較于上個周期,白酒品類全面增長的黃金時代或許已經不能復制,酒業向產區優勢、優勢企業、優勢品牌集中的趨勢愈加明顯。
其實,面對同一消費市場環境,白酒酒企出現如此明顯的“溫差效應”,很大程度上在于,外部市場環境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導致消費者在縮減支出的同時,消費更加的謹慎和務實,而具有品控背書的一二線名酒旗下各價格帶主力產品自然成為他們首先選擇的目標。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唯有深刻洞悉市場變化并在此基礎上持續推出順應市場需求產品的企業才能更好的穿越行業發展周期。曾經的手機巨頭諾基亞之所以在市場上銷聲匿跡,根源在于它的產品性能已不適合市場體驗,而一些規上酒企發展陷入停滯的原因也在于此。因此,為了扭轉目前發展頹勢,聚焦產品、品質的差異化應該成為一些規上酒企的重中之重。
跨界,是今年白酒行業的另一大亮點。據佳釀網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白酒企業聚焦年輕消費群體推出的跨界聯名產品多達數十款,其中茅臺推出的醬酒拿鐵等成為爆款產品并引發年輕消費者熱議。
這不但為相對“冷清”的消費市場注入了一股新活力,而且也很大程度上表明,以“白酒+”的產品開發模式聚焦年輕消費群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當然,就目前而言,相比于增厚企業業績,白酒名企借助這類產品維系品牌熱度和獲取市場流量的意圖更為明顯。
此外,白酒名企也加速了對其它行業的跨界布局。從茅臺設立產業基金,到五糧液加碼新能源,再到瀘州老窖入局新材料領域,以及洋河、舍得等扎堆做投資等,白酒名企積極尋求業務多元化,盤活閑置資金,探索企業新的業績增長點的趨勢愈發明顯。
當然,白酒行業也并非高枕無憂,目前首要任務依舊是加速去庫存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順價銷售。由于在過去三年,受疫情等外部環境影響,線下消費場景大減,終端動銷放緩,造成了社會庫存大量積壓。而渠道商為了盡快回籠資金低價拋貨,從而導致白酒市場出現行業性的價格倒掛情況。
其實,供需失衡導致價格波動,幾乎是所有行業的共性。而本輪白酒出現價格倒掛,也只是行業面臨的階段性發展問題。畢竟,白酒尤其是一二線名酒屬于“剛需”產品,供需一旦恢復平衡,其市場價格也必然企穩,回歸順價銷售。
據渠道反饋,目前頭部酒企的渠道庫存處于相對合理區間,同時一些明星大單品也基本上實現了順價銷售。在光大證券看來,庫存去化或仍將是2024年春節的主旋律,但行業正在逐步從主動去庫存過渡至被動去庫存的階段;浙商證券也預計,當前白酒行業庫存或為今明兩年最高水平,伴隨今年第四季度庫存消化,預計春節后將進入庫存下行趨勢。
總之一句話,作為中國獨有酒精飲品行業,白酒行業在頭部酒企和腰部企業的強力共振驅動下,未來發展具有高確定性,尤其今年下半年以來一系列“促消費穩增長”政策的出臺更是極大利好。2024年的白酒行業,值得期待。